郭智宽 翟红印 周永星 张勇
摘要:目的探讨头针结合六味地黄汤对脑性瘫痪患儿炎性因子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脑性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运动及智力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头针联合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运动功能及炎性因子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IL-6、TNF-α水平比对照组低,IL-10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性瘫痪患儿采用头针联合六味地黄汤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提升患者运动功能。
关键词:脑性瘫痪;头针;六味地黄汤;炎性因子;运动功能
中图分类号:R74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20)04-0072-03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常常伴有认知、语言、感觉、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及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CP对小儿患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有较大的治疗难度,对患儿的学习及生活及家庭造成严重的影响[1-2]。目前临床上对小儿脑瘫提倡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辅助器具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及手术治疗等,并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治疗效果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3]。笔者旨在探讨头针联合六味地黄汤对脑性瘫痪患儿炎性因子及运动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8年3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脑性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4.23±1.48)岁;偏瘫12例,双瘫16例,四肢瘫12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4.46±1.74)岁;偏瘫11例,双瘫13例,四肢瘫16例。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参照《中国脑性瘫痪 康复指南(2015):第一部分》中脑性瘫痪的诊断及分型标准[4];(2)符合《中医儿科学》[5]中五迟、五软、五硬相关诊断标准:肝虚亏损证,主证:发育迟缓,筋骨萎弱,站立、行走、坐起、生齿迟于同龄小儿;次症:舌淡,苔少,脉沉细无力。
1.3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1-6岁;③监护人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伴有凝血功能障碍;②有严重听、视力障碍的;③癫痫未得到控制的;④伴有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的。
1.4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根据儿童发育及生长的规律,结合Bobath五项手法及Vojta诱导法,辅助患儿进行平衡及行走训练,30 min/次,2次/d,单独训练,促进其自主运动,40 min/次,利用器械辅助练习,训练其手语言、功能、感知。基于此,观察组加用头针联合加味六味地黄汤颗粒剂治疗,头针:取穴百会、四神聪、颞三针、智三针、平衡区、运动区、感觉区,消毒后平刺或斜刺,进针0.5-1寸,得气后留针50 min,1次/d;加味六味地黄汤颗粒由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颗粒剂药房提供,药方组成:山茱萸、熟地黄、山药各15 g,泽泻、牡丹皮各6 g,茯苓10 g,并根据患者的证候进行加减,温水冲服,早晚各一次,1剂/d,连续治疗2个月。
1.5评价指标(1)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患儿的运动功能,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采用0-3分四级评分法,分为5个功能区,共88项,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粗大运动功能越好;(2)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取患儿静脉血3 mL,抗凝后,3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20℃低温保存,4 h内完成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配套试剂盒均购于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运动功能治疗前,2组GMFM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GMFM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炎性因子治疗前,2组IL-6、IL-10、TNF-α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NF-α、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IL-10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脑性瘫痪是儿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导致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由于患儿大脑发育尚不成熟,脑性瘫痪严重困扰患儿的日常生活[6]。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小儿脑性瘫痪发病率约为0.96‰~3.86‰,患病率在1.04‰~5.40‰,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给患儿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7]。近年来,现代医学在研究脑性瘫痪的治疗上有所突破,多采用运动疗法及物理因子治疗,但缺少明确有效治疗的药物及手术治疗,导致疗效欠佳。而中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具有明显优势,可针对不同患儿病情,通过调整脏腑功能,改善患儿临床症状[8]。
传统祖国医学中无脑性瘫痪病名,本病属于中医古籍中“五迟、五软、五硬”范畴,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心肝肾虚损,髓海失充,气血虚弱所致,治疗应以填补肾精、豁痰开窍、健脾疏肝治疗为主。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GMFM评分、IL-10水平比对照组高,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脑性瘫痪患儿采用头针联合六味地黄汤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头针具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节阴阳的作用,能反射性地增加脑部的血流量,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所选穴位中,智三针位于大脑额叶皮层反射区,与智力发育密切相关,针刺可益智健脑,百会为督脉、手足三阳之会,四神聪为经外奇穴,针刺可开窍醒脑;颞三针是颞叶皮质的投射区,与上、下肢运动功能关系密切,针刺可疏通经络,通络关节;另外对患儿的感觉区、平衡区、运动区进行针刺,进一步提升患儿运动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六味地黄汤方中茯苓可开胃化湿;熟地黄有补阴滋肾的作用;山药可补脾胃亏损;山茱萸有补肾止汗之效;泽泻可养五脏、利水益气;牡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效;诸药合用,共奏疏肝气、健脾气、填肾精之效。
综上所述,脑性瘫痪患儿采用头针联合六味地黄汤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提升患儿的运动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高姗.头针联合六味地黄汤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1):134-137.
[2]中国十二省市小儿脑性瘫痪流行病学特征[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33(5):378-383.
[3]李恩耀,騰军放,赵鹏举,等.头部水针疗法联合常规康复改善小儿脑性瘫痪智力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34(2):49-55.
[4]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编委会.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一部分[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7):747-754.
[5]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岀版社,2007:169.
[6]赵德智,鲍超,李彦彩,等.吴旭教授补肾健脑针法治疗脑性瘫痪的经验特色[J].上海针灸杂志,2018,37(3):335-337.
[7]李晓捷,邱洪斌,姜志梅,等.中国十二省市小儿脑性瘫痪流行病学特征[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33(5):378-383.
[8]丁小芹,汪秋春,曾火明,等.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9,41(7):711-714.
(收稿日期:2020-01-20)
作者简介:郭智宽(1984-),男,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