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妹霞
绘本这一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重要表达形式,深受学生喜欢。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理论的指引下,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阅读绘本,让绘本世界与学生生活发生交融,让绘本思想与学生思维发生碰撞,给学生带去美妙的自我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绘本用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少年儿童的目光,起到了很好的知识和情感的传播作用。因此,绘本这种文体也被用于现行的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德法教材很多单元都有绘本内容。笔者观察到在实际的德法课中,很多教师对教材中的绘本版块处理比较粗略,随意性较大,教育效果甚微。如何处理好绘本板块,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更好地为学生启思明智,是教师需要重视的。笔者认为,在教学绘本板块时,教师首先要解放教学理念,在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理论的指引下,从学生地角度打开认知之窗,解放学生的眼睛、嘴巴、双手、大脑、时间、空间,让他们从自我的角度思考和体验,让绘本成为道德品质的生长点,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优良的品行。
1 读前,问题导向,尊重主体
阅读前的心理准备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绘本阅读的体验和理解。如果教师简单的让学生读一读,学一学绘本中的人和事,学生的注意力不会被有效吸引,兴趣也不会高,其心理是一种“要我学”的状态。他们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进行阅读,其思维被框在绘本表面,绘本中所传递的道理,学生不能深入体会,学生只能是被动接受,他们并不会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更不会让这些道理解放至学生自己的内心深处和生活空间中。因此,在学习绘本前给学生创设一种“我要学”的学习心理至关重要,只有具有“我要学”的学习心理,才能帮助学生打开自我防御,真正解放其眼睛、嘴巴、双手、大脑、时间、空间,从内心生发道德学习欲望。“我要学”的学习心理可以从学生的眼睛、嘴巴等多维度来创设问题导向情境,让问题成为学习者内发探寻道德动力的原点,成为链接学生主体和绘本的纽带,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回归于学生。
例如一年级上册第8课《上课了》,“多提问题勤举手”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习惯和积极思考、勇于发言的良好学习状态。教材上提供了以小熊为主角的绘本材料,通过绘本学习,帮助学生懂得如何才能多提问勤举手,成为一名好学生。为使接下去的绘本学习真正成为孩子们道德自觉地过程。教师在前面创设了一个情境:在多媒体中播放哭泣声。小学生是天生的好奇心使者,他们听到哭声,注意力马上都被吸引住了,心里不禁产生疑问:“谁在哭?”教师出示小熊,告诉孩子们是小熊在哭。好奇心让他们对未知充满激情,孩子们好奇地问:“为什么呀?”教师顺势说:“小熊想成为一名勤举手、多发言的学生,但他不知如何做?”“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他吗?”在这样的问题导向情境中,孩子们的大脑被解放,他们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态去与绘本对话,就像是带着问题在生活中探索,思维会从书本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飞舞。
2 读中,亲历实践,情感共鸣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学习绘本内容,使学生得到道德的提升,精神世界的成长。教学中,教师必须掌握的原则是不能让教学成为一种教师和绘本的训导模式,而是应该充分解放学生的眼睛、嘴巴、双手、大脑、时间、空间,帮助学生自我意识的崛起,使他们能思、能看、能讲,能学习自己渴望的东西,让绘本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我的一种教育。
2.1 媒体助力,打开学生主体。
现代多媒体的技术可以利用动画、视频、音乐等优势,把静态的绘本动态化,由此来解放学生的眼睛、嘴巴、双手、大脑、时间、空间,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促使他们主动理解绘本内容、自我反思和情感提升。如一年级上册第15课《快乐过新年》,在绘本环节给学生播放各地热烈过新年的视频,并且给绘本配上欢乐的新年轻音乐,在新年的欢乐氛围中,学生被带出课堂,走进绘本中过年的世界,此时此刻,学生与绘本交融,更能与绘本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2.2 活动助力,打开学生主体。
对于绘本环节,教师可突破单一的阅读模式,采用丰富的活动,例如游戏、分组朗读,角色扮演等形式,解放学生眼睛、嘴巴、双手、大脑、时间、空间,帮助学生亲近绘本,更好的理解绘本内容和学习绘本所内涵的品德。如一年级上册第10课《吃饭有讲究》,教师请学生表演绘本,表演的过程,并不是单纯的绘本再现,而是学生全心投入绘本故事中,換位思考、体验和学习人物美德的过程,这样的品德教育是无恒自然的教育。
2.3 留白助力,打开学生主体。
运用留白教学,可以更好地打开学生生活之窗,引导学生解放自我,开放地联系绘本反观自己、评价自己,从而不断丰富心灵体验,促进自我健康成长。如一年级上册第8课《上课了》中的小熊绘本故事,学生依托绘本,明白了要能很好地提问题,必须上课认真听、多动脑、仔细想、说清楚。但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情况,德育不能只停留在绘本故事结束,要解放孩子,让他们把心中所想说出来。因此,教师此时就运用留白的教学技法,组织学生进一步为小熊出谋划策。有的学生说:不要怕说错,被别人笑。有的说:不要怕老师,要勇敢。有的说:不要因为一次没叫到,就不举手提问了。有的说:要听别人讲,向别人学习。这一个个金点子,其实就是学生自己明辨是非的过程,是对自我经验的反思总结,所受到的教育是学生与自我对话得到的认知,它有效地将绘本所感推向学生生活。
3 读后,深入拓展,知行合一
道德教育不能停留在德法课上,在课结束时就噶然而止。它应该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教师要让学生在绘本中的所悟带入到生活中,要帮助孩子们在生活中解放他们的眼睛、嘴巴、双手、大脑、时间、空间,用生活来巩固课堂所得,最终达到知行合一。
以一年级上册第4课《上学路上》为例,教师在课上带领学生关注了上学途中不同的路况、上学的不同方式、路上的交通信号灯、上学路上发生的不同事件,最后也开展了“我是小交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做个讲文明,守规则的好孩子。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把教育的触角伸向生活,让学生主动向生活学。课后教师向学生发起了“我是交通小达人”的活动,活动要求学生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记录下上学路上的事情;上学途中和爸爸妈妈讲一讲自己上课了解到的交通标志;上学路上不认识的交通标志,向爸爸妈妈请教;让学生尝试画出上学路上的交通标志。学生记录的是自己上学路上的事件、和父母讨论的是自己上学路上的交通标志、画下的是自己上学路上的真实交通标志。这种开放性的活动不仅解放了学生的空间和时间,把学习在生活中无限拓展,而且在活动中,学生的眼睛、嘴巴、双手、大脑得到充分解放,他们学会了更好地观察生活、表达生活、反思生活、创造生活。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应从多种维度进行绘本的教学,在问题的引领下充分解放孩子们的眼睛、嘴巴、双手、大脑,利用一切的时间和空间,感受绘本中的道德内涵,并且激发学生内在提升品德的力量,让蕴理的绘本引领学生走向美好的生活。
(作者单位:常熟市红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