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体中的话语场域问题及其优化研究

2020-08-14 10:17范晁珲
声屏世界 2020年10期
关键词:优化问题

范晁珲

摘要:当今时代已然是智媒体时代,智媒体中的话语场域问题成为媒体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智媒体的话语场域呈现出智能化属性增强、多元话语对话与交锋、以满足用户瞬时感為主的显著特征,同时面临三重潜在挑战:囿于资本逻辑和消费主义漩涡;瓦解意义在场,弥散虚无主义;中心主义与消解中心并存。对此,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立场;协调差异话语,寻得共同体意义;优化智能话语技术平台,深化媒介融合,以此来推动智媒体中的话语场域优化发展。

关键词:智媒体 话语场域 问题 优化

进入媒介时代,以文本、语境与场景为基本要素,“经历了语言表达、文字文本、图音影像乃至数据模拟等形态阶段”,媒介话语具有了新的变化。法国哲学家福柯颇有见地将话语与权力连接,提出了话语权理论及拓扑学模型,基于话语的事件与历史性质,对话语中的规律性及实证性展开探讨。之后,中外诸多学者在哲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等多元学科中展开话语问题探讨。随着智能媒体技术的发展,理论界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基于智能媒体这一复杂平台,话语场域得以深入展开。场域本身代表一种空间格局,更多在物理学中使用。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将场域引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展开了社会场域探讨。事实上,话语中同样存在着场域问题,特别是在智媒空间中,话语场域课题尤为需要引起关注。话语场域是指话语的语法构成、意义属性及其语境应用在社会场中展开,此种展开体现为在交互性关系中的动态性建构与生成。这意味着话语问题本身牵涉着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彰显着生活世界的意义。在话语场域构建中,尤为需要构思智媒技术中的话语传播新特征及其“配套的措施与方法”。

智媒体中的话语场域特征

进入智媒体时代,由话语构成的话语场域在新的技术要素与意义赋予中逐步形成。不同于传统媒体技术平台的话语场域,智媒体中的话语场域在“传播场景嬗变”下呈现着新特征,主要体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智能化属性增强。我们目前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新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突破点,人工智能、类脑智能和人机互动等成为了时代前沿问题。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技术生产和传播通讯等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重塑新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以传媒领域为例,人工智能与媒介的结合改变着媒体传播方式与用户互动方式。相较纸张印刷和广播影像等传统媒介,智能媒体具有了超信息承载量、新型开发共享生产、深度互动、移动互联、大数据深度计算、虚拟现实叠加和人机交互等新型特征,大大增强了智媒话语场域的智能化属性。

多元话语对话与交锋。当前的媒介话语场域不仅限于语言符号和语句表达,而且更加注重场景塑造和行为互动。不同的话语符号和语言表达具有不同的规则构成,同时,基于场景和行为互动要素,话语本身体现的意义象征作用将得到深刻彰显,推动智媒话语呈现更为复杂的内容。用户基于情感、意志、态度和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其话语方式不可避免地存有差异,在智媒空间中形成话语交锋,话语交锋代表着属人价值与社会关系的角逐,且在智媒体平台中呈现着加剧趋势。

以满足用户瞬时感为主。随着日常生活的智能化,网络空间体验不再被少数阶层独占。面对这一现象,越来越多的媒介生产主体认真构思着新策略——拉近与普通民众的距离,从而争取在智媒话语场域抢得用户市场。在低成本的投资新境遇下,一批批微小网络个体及平台崭露头角,对传统强势企业甚至主流平台发起了强大冲击,倒逼后者在智媒空间展开自我变革。特别是随着网络媒体向智能媒体的更高版本转变,满足作为消费端的用户体验成为智媒生产者的重要目标,近几年颇为流行的“VLOG”现象即为典型体现。无论主流媒体还是小众平台,均采取多元方式,借助短小视频影像满足用户的视听觉体验,用户瞬时感成为了新的媒介话语场生长点。

智媒体中话语场域构建面临的潜在挑战

智能媒体中的话语场域呈现了多元新特征,然而,基于人在能动探索中的主客体条件限制,智媒体中的话语出场及场域建构面临着潜在挑战,概括而言,主要体现为:

囿于资本逻辑和消费主义漩涡。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对于认知智媒时代的生产具有重要启发意义。传统观点认为,围绕生产方式形成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然而,这不代表单一经济决定论,在现实的社会发展中,消费端同样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智能媒体空间中,用户至上成为了智媒工作者的核心理念。由此,资本逻辑渗透到满足用户瞬时体验中。一些媒介生产商在经济利益的导向下,最大限度地刺激用户的视听感觉,制造粗陋的媒介话语内容,推动用户沉迷于瞬时感满足,对用户本身和社会良性进步产生了破坏性后果。

瓦解意义在场,弥散虚无主义。话语场域中存在着不同表达,不同表达代表着不同社会关系与意义。话语场域中的差异表达并不代表其本身毫无秩序。然而,人为作用下意义与秩序的混乱便会呈现,此时的话语场域便会分散破碎,此种分离尤其表现为虚无主义。关于虚无主义,一般认为其代表着价值的颠倒罢黜和意义的消解撕裂。对虚无主义的探讨需要在社会领域展开,尤其在历史虚无主义语境中展开。在智媒空间中,虚无主义问题不仅未得到解决,甚至一度成为其泛滥的“温床”。由于智能网络走向日常生活,在人人可以发言的场域中,一些媒介工作者抓住用户猎奇心理,肆意对传统的价值与历史事实进行裁剪、颠倒与瓦解。虽然价值及历史由人构建,但是,此种“新式”建构可能导致人类社会业已形成的基本正向价值与意义的瓦解。

中心主义与消解中心并存。近代以来,随着科学兴起和技术发展,人类在自我启蒙与理性构建中重塑自我。由于人类一度将自我确证为主体,且确证为唯一主体,在现实社会生活和话语场域,人类出现了自我中心主义倾向。主体的宝座并非人人享有,仅能归一部分人所有,由此,人们展开了对主体地位的争夺,这加剧了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冲突。伴随着后现代思潮,人类展开了对主体至上思维的反思,消解中心成为了现实生活的写照。智能媒体的出现,推动了中心话语的消解,话语差异与多元成为趋势。然而,人类在对中心消解的过程中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即网络自我中心或者网络特定群体中心,这意味着这一场域在去中心过程中可能形成新的更多的中心。

智媒体中的话语场域优化路径

随着智能媒体技术的深度发展,面对其中潜在的话语困境与挑战,我们不能走向悲观主义,更不能置之不理,需要直面这些潜在困境与挑战,从而优化智媒体话语场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立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直面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时代多元美好生活需要。智能技术的深度发展有利于解决媒体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困境。面对唯利是图趋向,需要引导相关成员以人民群众的多元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导向,走出利润至上的生产模式。从用户的角度看,开放性与互动性为特征的智媒体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打破传统媒体的垄断,降低发声门槛,推动更多个体拥有进场发声的机会。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媒体工作者与民众协同参与话语场域构建,而非将民众作为被动接受者,以此保障民众的话语权,在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立场中,推动民众有效参与这一构建。

协调差异话语,寻得共同体意义。面对智媒体场域中的话语差异,不应将其消除扼杀,而应采取包容态度,尊重话语差异。对不同话语的尊重意味着对不同话语意义的尊重,同时代表了对不同生活方式及人生意义的尊重。面对具有负面倾向的话语表达,需要予以引导,尤其需要对其背后代表的主体互动方式及价值表达进行正面引导,在寻得共通话语价值中寻得共同体理念,引导不同个体明确自我话语只有在真实社会互动中才能得到实现,引导个体形成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以推动不同话语主体合理表达自我利益及情感价值诉求,培育共同体意识,在协商互动中良性地构建话语场。

优化智能话语技术平台,深化媒介融合。智能媒体是为了人且服务于人的。面对智能话语技术平台,我们需要有效走出技术至上或者说“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的线性思维模式,结合当前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算法,优化智能技术平台,同时继续推进媒介融合。“媒介融合”不仅是以媒介为载体的简单融合,而且是“以技术融合为基础,逐渐朝涵盖内容融合和经营融合的深度融合方向发展”,是媒介在新话语场域下的优化整合过程,利于传播媒介、信息与多元互动主体的融合。通过整合优化一切媒体资源,利用媒体影像信息优势,推动平台间、主体间的深度融合,最终推动智能媒体话語场域的有效开辟与持续发展,推动当代人更好追寻智能话语意义及生活世界意义。

(作者单位:江西服装学院)

责编:乐禾

参考文献:

1.吴佳桐:《媒介话语“深后台”——隐蔽式传播趋势探究》,《传媒》,2020(8)。

2.许宝强,袁伟:《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3.杨生平:《话语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6)。

4.王斌,李岸东:《隐蔽的“深后台”:开放式新闻生产中的传受关系——以〈中国青年〉对卓伟的报道为个案》,《国际新闻界》,2018(4)。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6.田龙过,郭瑜佳:《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生产方式的挑战与革新——以澎湃新闻为例》,《出版广角》,2020(4)。

猜你喜欢
优化问题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以2021年解析几何高考题为例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