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春萱,梁巨光,陆艳娥,黄彩妹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 百色 533000)
重症肺部感染是临床中具有极高危险性的一类呼吸系统感染疾病,可由免疫系统疾病、肿瘤放化疗等病理性因素及人体机能老化等自然因素综合作用所引发,而随着“抗生素时代”的来临,肺部感染临床死亡率虽然已有明显降低,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部分肺部感染致病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加重患者感染病程进展,增加治疗难度。重症肺部感染发病后,患者除合并肺部湿啰音、痰鸣音等症状外,还可在机体高代谢水平影响下增加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风险,故应在临床治疗基础上联合相应护理措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1-5]。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tive cycle of breathing techniques,ACBT)起源于新西兰,1979年首次被提出,Webber于1990年进行定义,包括呼吸控制(breathing control)、胸廓扩张运动(thoracic expansionexercise)及用力呼气技术(forcedexpirationtechnique)三部分。通过指导患者进行呼吸控制、胸廓扩张运动及用力呼气训练,能帮助患者进行有效呼吸,清除气道分泌物,改善肺功能,减少拔管天数[6],因此,为探究分析ACBT护理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肺部湿啰音消失率、痰鸣音消失率的临床影响,特设本次护理研究,结果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ICU病房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共1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及家属护理方案选择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样本量均为60例。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最大为84岁,年龄最小为62岁,平均(73.05±3.28)岁,其中合并支气管扩张11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例、合并社区性肺炎9例;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大为84岁,年龄最小为60岁,平均(72.08±3.15)岁,其中合并支气管扩张12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例、合并社区性肺炎8例。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入院经肺部CT、X线诊断及血清实验室检查后均符合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断指标;患者及家属经详解研究细则后,选取护理方案,确认参与研究。排除标准:排除合并脑血管疾病者;排除入院时合并昏迷、休克者。
1.2方法 入院后依据患者病情、症状开展治疗,期间予以对照组基础护理,即给予抗感染、吸氧支持,翻身拍背、振肺排痰、采用新型口腔清洁器进行口腔护理等常规性临床护理。予以观察组ACBT联合护理:(1)基础护理同上;(2)ACBT护理:①入院48 h内:患者入院开展相应临床治疗后,待确认患者恢复自主意识且生命体征稳定后进入ACBT护理实施阶段。在入院48 h后需先辅助患者平卧,放松肩颈及腹部肌肉后,指导其将双手放于腹部,经鼻腔吸气,吸气时需保持胸腔不动,感受腹部随着鼻腔吸气而隆起,吸气后屏气2 s后经口腔匀速呼气,直至腹部下陷,重复训练直至掌握腹式呼吸方法。②入院3~4 d:待患者掌握腹式呼吸后,开展胸廓呼吸训练,即在腹式呼吸基础上,引导其在进行3~5次腹式呼吸后,进行深吸气需在腹部隆起后逐渐引导其扩张胸腔,直至感觉胸腔扩张明显后,屏气1~2 s后缓慢呼气。③入院5 d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上述呼吸技术均有效掌握后,指导其开展用力呼气训练,需在完成1~2组腹式呼吸、胸廓呼吸连续训练后,于中等肺活量状态下,指导其用力呼气直至进入低肺活量阶段,呼气后辅助患者咳嗽,促进其肺部及呼吸道炎性内分泌物的有效排出[7-12]。
1.3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治疗、护理7 d内肺部湿啰音消失率、痰鸣音消失率,护理满意度及各类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差异及护理前后血气指标、肺通气量指标变化。血气指标包括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取患者入院时及治疗7 d后动脉血进行检测。肺通气量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通气量取肺通气量仪进行检测,检测时间同血气指标。肺部湿啰音消失率、痰鸣音消失率根据各组患者入院治疗7 d后症状完全缓解情况进行统计。症状缓解时间指患者院内治疗期间湿啰音、痰鸣音消失、腋温降至正常时间及痰菌转阴所用临床时间,取各组症状缓解时间均数开展对比。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问卷,总分为100分。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由患者在治疗后病情转归稳定出院当日协同家属一起填写,包括护理效果、护理实施情况等内容。
2.1肺部湿啰音消失率、痰鸣音消失率对比 经治疗、护理7 d后,观察组肺部湿啰音消失率、痰鸣音消失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肺部湿啰音消失率、痰鸣音消失率对比
2.2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价提升显著,P<0.05。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对比
2.3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观察组各临床症状缓解用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单位:d
2.4血气指标、肺通气量指标对比 护理前患者各项血气指标、肺通气量指标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护理后患者血气指标及肺通气量指标较入院时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血气指标、肺通气量指标对比
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期间,需在针对性临床治疗基础上,积极维护、提升患者肺部功能,促进各类呼吸系统症状缓解。研究结果表明:经治疗、护理7日后,观察组肺部湿啰音消失率、痰鸣音消失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价提升显著,且观察组各临床症状缓解用时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前患者各项血气指标、肺通气量指标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护理后患者血气指标及肺通气量指标较入院时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ACBT 护理技术是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呼吸系统康复训练措施,可经训练后促进患者气道内松动及过多分泌物的排出,在COPD、开胸手术及肺部纤维化病变等疾病患者临床护理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而本次研究中对ACBT 护理在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临床验证、分析后可知,ACBT的实施,可通过腹式呼吸、胸廓呼吸及用力呼气训练措施的开展,逐步使患者在提升肺通气量基础上,通过呼吸促使气道内壁附着分泌物松动,其后在用力呼吸训练中通过呼气后的自主咳嗽,促进分泌物排出,进而在治疗配合基础上实现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对肺部部分症状的有效缓解,并可减少肺部感染诱因,为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提供基础[13-16]。
综上所述,ACBT 护理在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可在临床治疗基础上,借助各类呼吸循环技术实现对患者肺通气功能的有效改善,进而促进其临床症状的快速缓解,提升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