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水沙变化与重大工程安全”专刊序

2020-08-14 09:45窦希萍
海洋工程 2020年4期
关键词:水沙长江口入海

长江口是我国最大的河口。千百年来,长江流域丰沛的入海水量和沙量造就了广袤的长江三角洲平原,得天独厚的航运资源、滩涂资源、淡水资源和渔业资源,使得长江口地区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也是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和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的交汇点。

长江口呈“三级分汊、四口入海”格局,径流、潮流、波浪等相互作用,滩槽多变,动力环境复杂。20世纪50年代以来,围绕河势控制、防洪排涝、航运和水土资源利用等开展了大量的现场测量和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基础资料和创新性研究成果,为《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规划》制定、深水航道治理工程、青草沙水源地工程等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本世纪以来,随着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和水库群运行,长江下泄泥沙持续减少,大通水文站年平均输沙量由4亿多吨减至1亿吨左右,河口滩涂的淤涨速度减缓,高滩扩大,中低滩冲刷。在入海泥沙锐减、极端天气频发和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长江口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长江口河势稳定、资源利用与保护、重大工程安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开展更加深入地研究。

本期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口水沙变化与重大工程安全”部分阶段性研究论文15篇,包括长江口水沙变化与趋势预测、长江口综合治理回顾、河口水沙运动特性、滩槽河势演变规律、深水航道三维数值模拟技术、细颗粒泥沙起动规律、水下三角洲演变及河势控制、河口型水源地安全风险评估和深水航道减淤措施等,供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设计人员参考。

本期文章评审过程中,得到了同行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猜你喜欢
水沙长江口入海
渤海湾连片开发对湾内水沙通量的影响研究
沉睡的船
《黄河入海见奇观》 中国画
黄河入海,我们回家
听“黄河入海”的故事
生态空心块体水沙动力效应研究
近三百年来长江口泥质区沉积环境变化及与低氧关系的初步分析
大型水利枢纽下游水沙变异特征
台风对长江口表层悬沙浓度的影响
走在创新最前沿——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