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益勇 顾丽红 徐铁山 林 鹏
(1.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00;2.海南传味文昌鸡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海南文昌 571133;3.海南省热带动物繁育与疫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 571100;4.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01)
鹅大肠杆菌病在鹅病中占有较大比例,对养鹅业造成较大危害[1]。鹅传染性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鹅鸭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是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是近两年在鹅群流行比较严重的细菌性疫病[2]。饲养环境恶劣、饲料营养搭配不合理和鹅苗质量较差是诱发大肠杆菌病和鹅传染性传染性浆膜炎的主要原因[1,2]。多项案例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鹅大肠杆菌病与传染性传染性浆膜炎往往混合感染[3]。患病鹅临床症状为精神差、离群呆立,食欲下降,伏卧,不愿走动,呈犬坐姿势,共济失调,头颈左右摇摆,前翻后仰,倒地后仰卧不易翻转,跗关节肿胀、跛行,眼、鼻流出浆液或黏液性分泌物,粪便稀薄、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整个肛门周围的羽色被粪便沾污[4]。对鹅群进行药物预防和免疫接种,现在普遍认同的做法是鹅传染性浆膜炎与小鹅大肠杆菌进行二联接种。针对鹅传染性浆膜炎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我们拟比较定安鹅传染性浆膜炎和大肠杆菌病疫苗分开接种和联合使用的效果,并将之优化。通过免疫效果评价和凝集试验水平检测,进一步验证免疫方案的可行性。
1日龄浙东白鹅,地点:定安县新竹镇白堆村委会,试验周期12周,85天出栏。
(1)试验共分7组,每组30只,详见表1。
(2)疫苗接种
鸭传染性浆膜炎三价灭活疫苗(1型YBRA01株+2型YBRA02株+4型YBRA04株)购买于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鸡大肠杆菌病蜂胶灭活疫苗(EC24株+EC30株+EC45株+EC50株)购买于山东华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严格消毒注射部位和注射器,且逐头更换针头。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要求进行稀释和接种。
(3)免疫副反应观察
免疫后24h,逐只观察和记录各组试验鹅的精神状况、采食、发病、死亡等情况。
表1 免疫试验方案
(4)样品检测及结果判定
采用凝集反应法检测血清抗体水平。
微量凝集试验(Microagglutination test,MAT)方法检测鹅血清中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1型YBRA01株+2型YBRA02株+4型YBRA04株和大肠杆菌EC24株+EC30株+EC45株+EC50株抗体情况。V型微孔板中,反应体积为100uL,5 uL血清用95 uL PS稀释后进行倍比稀释,加入50 uL抗原,37℃反应2 h过夜。阴性孔中央有白色沉淀点,当板垂直竖立时,沉淀点向下滑成线状;阳性孔中无沉淀点,板垂直竖立时无下滑线现象。
接种疫苗29日龄采集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见下表。
表2 抗体检测结果
表2的结果显示疫苗被成功接种,产生了相应的抗体。
表3 85日龄料重比、成活率和死淘率
结果显示,第7组成活率最高,死淘率最低,且出栏肉鹅体重最高,为最佳免疫组合。
鹅的传染性浆膜炎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1~8周龄的雏鹅,2~3周龄的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和干酪性输卵管炎为病理特征[5]。鹅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可引起各种年龄鸭感染发病,而雏鸭感染发病后的病变特征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相似,并常与鹅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临床上很难将两者区分[6,7],其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与传染性浆膜炎相似,仅靠肉眼很难区分,鉴别诊断需要实验室检查鹅鸭传染性浆膜炎和大肠杆菌病是困扰养鹅业的重要细菌性传染病,药物防治和疫苗免疫是控制上述疾病的重要措施。由于鹅和鸭子的大肠杆菌和浆膜炎致病菌一样,故养殖户可用鸭子的这两种疫苗接种免疫鹅苗[8]。
研究发现大肠杆菌和浆膜炎二联疫苗两者互不影响作用,且接种次数少,费用低,效果好。本试验中7日龄接种大肠杆菌病和传染性浆膜炎疫苗,22日龄加强免疫1次可明显提高成活率、死淘率,且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