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四力”

2020-08-13 09:23孙君琳
锦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司马迁新闻史记

孙君琳

摘 要:司马迁,中国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修撰的鸿篇巨制《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修史的基本体例。从新闻传媒的角度读《史记》,读司马迁的一生,其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精神和新闻采写编辑技巧。司马迁的探访足迹遍全国,鉴别力过于常人,在著史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唯物主义思想、人民性立场以及文学性笔法,与我们今天倡导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高度契合。当前,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和记录者,不妨向司马迁学习学习如何践行“四力”,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这个大变局中讲好中国故事,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新闻

司马迁的脚力—— 西至崆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于江淮

所谓“脚力”,就是能跑、肯跑、善跑。新闻界说“脚板底下出新闻”“如果你拍得不够好,说明你离得不够近”,这些都是对“脚力”的形象描述。

新闻需要真相,历史也需要真相,而真相在现场。司马迁曾奉命出使西南夷设郡置吏,还从巡汉武帝,目睹各种盛大的典礼场面、阅兵仪式以及游猎活动……这些今天的历史,当时就是“新闻”啊!

即使面对遥远的过去,司马迁也不是坐在书房里照抄资料。少小立志要和父亲一起来完成《史记》这部旷世大典的司马迁,20岁时就走出家门“下基层”,一方面广游祖国名山大川,搜奇访古,网罗天下旧闻;一方面熟悉社会,了解民情。

司马迁“下基层”的范围很广,“西至崆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于江淮”,可以说足迹遍及全国。他上会稽探访禹穴,到九嶷山考察舜的遗迹;浮游沅水、湘水,寻踪屈原漫游的路径;他到鲁地参观孔子庙堂的车服礼器,观察孔子教化的遗风流韵,还到邹县、峄山学习了乡射礼节;他到楚地参观春申君故城宫室,去北方参观蒙恬所筑长城、亭障和直道;他过大梁之墟,求问夷门,听“墟中人曰”;至淮阴,听“淮阴人为余言”……此类例证,不胜枚举。

司马迁曾在考察途中“厄困鄱、薛、彭城”,虽然遭遇了危险,却终于了解到当地真实的风俗。他在《孟尝君列传》中说:“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即使是与孟尝君同时代的著史者,也未必到过薛地,与薛地人攀谈,了解过薛地的风土人情。

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想随便逛逛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不仅交通设施方面不完善,对离开原籍的人还有各种管制和限制措施,甚至会被以“游荡罪”抓起来。现在出行的便捷度,非司马迁所处的时代可比了,想去哪儿瞬间可达,这也为写出好作品提供了绝好的条件。但是,人到了,心也要到,“走基层”更重要的是用心去贴近群众,只有这样才能深入群众生产生活,走进群众内心世界,了解百姓生存状态,写出反映群众冷暖和诉求、紧扣时代脉搏和社会发展节奏的佳作。

司马迁的眼力—— 不仅是善于发现,更在于善于鉴别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眼力是脚力的持续,只有跑到才能看到。司马迁足迹遍及全国的過程,就是一个“既见人之所见,亦见人之所未见”的过程。

司马迁在“下基层”过程中,搜集到大量被秦始皇在“焚书坑儒”中毁灭了的各诸侯国史料。比如在年表、世家记述各诸侯国史事所用人称中,常有“我”“今王”等表述,这些只能来自于司马迁漏改的各诸侯国史料。此外,司马迁还采集到大量民歌童谣、俚语俗谚,载在《史记》中的共有数十条之多,标明“谚曰”“语曰”“鄙语曰”等等,用以褒贬人物。如《李将军列传》中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魏世家》中的“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留侯世家》中的“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等,至今都脍炙人口。

当然,眼力不仅仅是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更在于善于判断、善于鉴别,不能剜到筐里都是菜。司马迁写《史记》,对于海量的良莠不齐的材料如何取舍,考验的正是司马迁的判断力和鉴别力。

《五帝本纪》记载的是上古时代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的传说。因为时代久远,传说中充斥着大量的神话。比如《五帝德》述黄帝,有“黄黼黻衣,大带黼裳,乘龙扆云”的记载;述颛顼,有“乘龙而至四海”的记载;述帝喾,有“春夏乘龙,秋冬乘马,黄黼黻衣”的记载。因为不可信,司马迁均予以删除,未予采纳。两千多年前,在那个崇拜神灵、崇尚神话的时代,能做出这样的取舍,没有一双明辨真假的慧眼和敢于挑战的勇气,是不可能做到的。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善于观察和发现,决定着新闻的质量,善于判断和鉴别,则决定着新闻的立场。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眼力,才能客观地看、全面地看、辩证地看;才能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言论、观点、思潮、思想进行准确鉴别,不被各种歪理邪说和奇谈怪论所迷惑;才能更好地洞察问题的本质,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司马迁的脑力—— 初步的唯物主义思想和人民性立场

《史记》当然是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的,但是在贯穿中国几千年“君权神授”的历史大背景下,其中带有的初步的唯物主义思想和人民性立场,成为中国封建时代史学著作中的一抹亮色。

《史记》把《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放在一起,有人说这是司马迁对项羽的特别喜爱,但是更主要的,作者是想通过相互映衬,构成强烈的兴亡对比,揭示楚亡汉兴的根本是人心向背,不是天道。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明确指出正是项羽一系列杀人屠城的倒行逆施导致了他的失败。《项羽本纪赞》评论道,项羽认为霸王的功业,就是用武力来征服天下,用武力来治理天下,结果却是五年就亡掉了自己国家。但是,亡国并没有使项羽醒悟,他不但不责备自己,临死时还说“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对此,司马迁愤怒地斥责道:“岂不谬哉!”

在紧随《项羽本纪》的《高祖本纪》中,刘邦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这段话,是司马迁通过刘邦之口,表明了自己的兴亡观:天意不能支配历史的变迁,一切皆是人谋。

《史记》所载历史跨度数千年,其中名人显贵何止千万,能留在司马迁笔下的只是极少数,他却不吝文字给一些刺客游侠等社会的下层人物立传载之。司马迁通过颂商人、游侠等主流社会之外的人物,来表达他对开明政治的向往,对人民求实利和反强暴的肯定,反映了《史记》包含的一定的人民性立场。

司马迁的唯物主义思想和人民性立场不是凭空而来的,是他足迹遍及全国了解民情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是脚力、眼力综合的结果。做好新时代的新闻传媒工作,更应该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通过加强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增强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深化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自觉履行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职责使命,真正做到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司马迁的笔力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笔力是脚力、眼力、脑力的集大成者,之前所有的工作,都要通过笔力来呈现。无论是“脚力”上的奔波,还是“眼力”上的洞察、“脑力”上的思考,如果没有“笔力”上的表达,一切都是零。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史记》的整体评价,这其中当然包含着对司马迁笔力之美的不吝赞誉。

《史记》的笔力之美体现在一是精,二是活,三是情。

司马迁写《史记》的时间,有不同的说法,但可考的时间至少是13年,期间少不了要数易其稿甚至是数十次易其稿,才用52万余言叙出了2400年历史,做到了字字精炼,要言不烦。

《史记》以实录著称于世,是就其所反映的历史本质而言,细节方面却不乏文学手法。如瞽叟和象迫害舜的故事,本是根据《孟子》和《淮南子》改写而来,但是描述更生动,使冲突更激烈也更合理。又如《孔子世家》,主要引载《论语》的材料,但是因为作了时间和场景的定位,单一的语录就变成了连续的編年史,具有了故事性。

新闻的写作不能虚构,但是完全可以在新闻的结构、语言的运用、叙事的风格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和构思,让故事更生动更具吸引力。刻板而不忍卒读的新闻不代表真实,只有生动的故事才能入眼、入脑、入心,更具宣传效果。

笔力不是单纯的文字游戏,不是写得天花乱坠就是好,而是要有血有肉有真感情。《史记》之所以能被称讼2000多年,成就“一家之言”,就是因为他是司马迁用真情写就的。

在《史记》中,司马迁多次提到“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比如“读《春秋历谱谍》,至周厉王,未尝不废书而叹也”,哀叹周朝的灭亡;比如“读功令,至于广厉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操心读书人的前程;比如“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痛心于君王追逐私利是社会动乱的根源。另外,他读《虞书》,看到古代明君贤相互相鼓励,情不自禁,“未尝不流涕也”;他读孔子书,“想见其为人”;他写晏子传,愿为之“执鞭”;他读屈原赋,“悲其志”……司马迁无一不是被他笔下的人物打动着。

司马迁是无与伦比的人物传记作家,是讲故事的高手,篇篇传记都有生动的故事情节。但是,他又不纯粹是讲个好听的故事,而是以这些故事记述历史的治乱之变,载其恶以诫世,书其善以劝后。

适逢新时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面对徐徐展开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图卷,有太多的故事值得称颂。但是如何才能讲好这些故事,像《史记》一样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首先要“精”,不是谁的篇幅长谁就有理,有用的没几句、废话一大堆,是拒读者于千里之外最好的方式。其次是“活”,一定要善于运用自然活泼的生活语言,即使阐释的是深刻的思想,也要让其穿上朴素、简约、平民的生活化外衣,这样才能把作品送到群众的心里。其三是“情”,融入了自己感情的作品是最具感染力的,因为只有先打动自己,才有可能去打动他人,成为“成一家之言”的不朽之作。

猜你喜欢
司马迁新闻史记
司马迁还璧不犹豫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司马迁拒受玉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