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有幸随科考队再次重返可可西里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历时7天,行程千余公里,在中国绿色江河环保促进会会长、可可西里保护站创始人杨欣的带领下,寻访珠峰飞雁——斑头雁,记录和守护高原珍惜多样的生物。
斑头雁为什么被认为是世界上飞的最高的鸟类?
当我们看到圣地高原上自由驰骋和飞翔的绝地生灵,你可知道背后又有多少鲜为人知的守护者的故事?
距青海格尔木70km,G109国道2812km附近的昆仑山大峡谷,是一处新晋的越野穿越网红圣地,从高原顺流而下的舒尔干河,将昆仑山脉切割出一条12km长,数十米深的峡谷,景观奇特,震撼人心。在两侧高耸峭壁的裹挟中,驾车顺水穿越,感受自然变迁之力量,是它处难寻的独特体验。而由中国国家地理和江西五十铃联合举办的科考活动也由此开始了第三季的征程。
作为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因为人烟稀少、相对闭塞,这里拥有着大峡谷、羚羊谷、雪山峡谷等不同的世界级奇观风貌,吸引着世人前往。昆仑山亿万年的地貌变迁被昆仑大峡谷真实记录,成为了一座活的“地质演变史博物馆”。千年风蚀的大峡谷犹如桀骜不驯的巨蟒盘踞在昆仑山下,昆仑山上则是白雪皑皑。站立于峡谷之下上仰视险峻的断崖,科考队员无不感慨大自然的伟岸与神奇。
因为未到汛期,河谷内水流并不湍急,河道底部大都为硬实的鹅卵石,水深约40cm,大部分越野车均可通行。但极致风景背后却暗藏玄机,河底坑洼不平,很多河道狭窄坡多陡峭,路线的选择就极为重要。比如有小浪花翻涌之处,则意味着水下暗藏巨石,如果跨越而过则很可能会撞击底盘,来带风险隐患。而松散的鹅卵石和变幻莫测的河底地形,对于车辆的通过能力和动力也带来一定考验。但是作为科考级SUV,mu-X早已身经百战,凭借稳定的动力输出,即使在崎岖复杂的路段也能平稳度过。
遗憾的是,原来自然开放的格尔木昆仑山大峡谷,目前已经封闭开始旅游景区建设,越野人又少了一个可以自由驰骋的地方。
从昆仑山大峡谷穿越后,继续沿青藏线一路向西南前行,可可西里保护区默默地向外来者敞开了胸怀,这片广袤净土从《可可西里》电影的上映开始被外界熟知。因保护藏羚羊而被盗猎分子枪杀的索南达杰,以生命的代价唤醒了世人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视,从此也有了中国第一座民间建立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站,这位英雄人物的雕像和纪念碑屹立于昆仑山口,和矗立在不远处的索南达杰保护站一样,继续守护着这片高原生灵的栖息地。
可可西里鲜有人烟,但却有藏羚羊、黑颈鹤、野牦牛等数百种飞禽走兽在此世代繁衍。如今,这里被建成了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科考队员们有幸在这里见到结队成群的藏野驴、藏原羚,并远远地用镜头记录着它们自由奔跑的瞬间,希望这里能永远成为野生动物们生活的乐土。
驶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后,联合科考队驱车前往长江的源头——沱沱河流域,前往斑头雁在高原的重要繁衍地班德湖。斑头雁头和颈侧为白色,以头顶有二道黑色带斑而命名。据悉,斑头雁8h就能飞越空气稀薄的喜马拉雅山脉,翱翔在海拔7000m以上高空的生命禁区,是公认的世界上飞的最高的鸟类。
沱沱河流域的班德湖是斑头雁聚集数量最多的地区,每年4月底至6月中旬,都有数千只斑头雁从印度、尼泊尔飞到班德湖产仔,到10月初,母雁会带着小雁迁徙至南亚国家越冬。以前这里每年被当地牧民盗捡鸟蛋近2000枚,而斑头雁的全球野生种群数仅10万只,但遗憾的是并未进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名录。2012年开始,绿色江河等环保组织者以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为基地,启动斑头雁守护与调查项目,志愿者在斑头雁的产蛋季节驻扎在班德湖旁,住在寒风瑟瑟的帐篷中守护着它们的繁衍,并向当地人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历经几年守护,志愿者的行动取得很大成效,目前在班德湖斑头雁种群数量超过3000只,该区域也再无人盗捡鸟蛋。同时,当地牧民“土蛋”也加入到动物保护志愿者行列中,并成為保护站的主力工作人员。
到2019年,班德湖保護站也逐渐建成,并在湖中的鸟岛架设多台高清摄像机,全程记录斑头雁种群栖息和繁衍的全过程。在杨欣老师的带领下,每一位科考队员们都投身监测站志愿项目,完成一项项重任。队员们分成几组,亲身感受和学习保护站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穿过湖面进入班德湖中心岛屿观测点,将视频监控设备架于岛上,监测斑头雁孵化过程;并用望远镜远程观测它们的栖息环境,统计种群数量。未来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和数据将为相关科研工作提供基础素材。
距离班德湖不远的达尔宗山,岩石裸露,山势嶙峋,是雪豹的栖息之地。雪豹作为高原雪线附近生存的顶端捕食者,行动敏捷来去无踪。能够亲眼捕捉到雪豹的画面,是无数野生动物摄影师的梦寐以求。在保护站工作人员“土蛋”带领下,科考队员攀登至海拔近5000m的达尔宗山顶,维护半年前安置的红外相机,并更换存储卡。亲身参与到保护站志愿者的日常工作,才明白保护站工作人员的日常多么艰辛,光是定期维护分布于悬崖峭壁间的数十台红外相机,就是对体能极高的考验,同时还伴随着很高的风险。但他们数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出于对生命的敬畏,为高原生灵的自由栖息无悔地奉献着青春。
虽然未能亲眼一睹雪豹的风采,但返回营地之后,从红外相机存储卡中惊喜地发现了雪豹和狐狸等诸多野生动物身影,依旧令科考队员们兴奋不已。回想起白天曾与这雪山之王站在同一寸土地,也算是一种“小确幸”吧。
长江源区域地势高亢,空气稀薄,自然环境原始,不仅是雪豹、白唇鹿、狼、斑头雁等众多野生鸟兽的栖息地,还守卫着万里长江的水源环境。长江第一水文站——沱沱河水文站也建立于此。雅西错高原湖泊是流入长江重要湖泊之一,本次科考针对雅西错的入水口、湖中心、出水口进行了水样调查。科考队员们在沱沱河水文站站长和长江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带领下,借助皮划艇进行水文调查。通过水质仪来监测记录水的PH值,并通过沉积物采集器进行底泥采样,后期将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借此了解到这些年湖泊的变化情况,为长江源生态环境变化提供重要参考科学依据。
在沱沱河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文科考观测之后,联合科考队再度出发去挑战新的任务,一探昆仑山的东段最高峰——玉珠峰。
昆仑山又名昆仑虚,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万山之祖”,是中华道教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在静寂的万古雪野中,玉虚峰、玉珠峰双峰雄起,势压万山,造就了冰雪世界特有的自然景观。玉珠峰海拔6178m,是昆仑山脉东段最高峰,终年积雪,山脚下是万年冰川。玉珠峰四季银装素裹,巍然耸立于蓝天白云下,冰川似白玉砌成的天梯,让人望而生畏,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成为了登山爱好者攀登雪山的最佳训练基地。
通往冰川的道路是一条非铺装的碎石路面,尤其是在接近冰川处的海拔已经超过5000m,颠簸更容易加重高原反应。尽管道路条件不佳,联合科考队还是毅然地驾车驶入了这条通往玉珠峰的道路。因为mu-X牧游侠和D-MAX都拥有超高强度稳固车身,并配有双安全气囊及一系列智能安全配置,可以安全无虞地护航队员们探索前行,即使在高海拔区域也表现出持续而稳定的行驶能力,五十铃皮卡百年品质实力再次被验证。最终,联合科考队攀登上海拔约5050m的玉珠峰大本营,在呼啸的大风裹挟中,借助无人机记录冰川冰舌前沿消融状态,对比数据。队员们欣赏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时,不仅感慨雪山的圣洁和伟大,叹息人类只是地球上的沧海之一粟。
有别于前两季科考活动,这一次的科考除了两台搭载3.0T柴油发动机的D-MAX,科考车队中的9辆mu-X牧游侠全部是1.9T发动机的动力。诚然,相比于势大力沉的3.0T发动机,1.9T车型在高原上有着更明显的动力衰减,因为空气稀薄,发动机燃烧不充分造成的动力输出下降,是所有车辆在高原都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但经历了两年科考活动的检验,事实证明,1.9T柴油发动机的mu-X牧游侠完全能够适用高原环境使用需求,甚至满足在极端环境下的科考工作。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驾驶者能够掌握柴油发动机合理的使用方法。
同车的老司机,有着丰富无人区穿越经验的何旭东全程驾驶mu-X牧游侠,对于柴油发动机的驾驶有着深刻的理解。“马拉牛推”是他对于汽油机和柴油机不同工作原理的贴切形容,“低速高扭”是柴油机的特点,只有顺应柴油机本身的工作节奏,才是发挥柴油机优势的所在。对于拥有360N·m扭矩输出的1.9T牧游侠来说,只要能够通过合理的油门将发动机控制在1500r/min~2500r/min,即便有着一定动力衰减,依旧能够满足高原缺氧环境使用需求。面对崎岖的非铺装道路,在普通高速四驱模式下,科考车队一路攀爬至海拔近5100m的玉珠峰冰川脚下,再次用事实证明了1.9T柴油发动机的mu-X牧游侠依旧能承担科考级的重任。
接下来,联合科考队将前往澜沧江,在另一处秘境,开展雪豹寻踪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