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欲望 瓦滋452旅行者&耀隆微轿

2020-08-13 11:41大唐肖晗
越玩越野 2020年4期
关键词:越野车旅行者大叔

大唐 肖晗

瓦滋452——旅行者

看到这款车,就仿佛一下回到了上个世纪,但它是一款平行进口引进,能够上牌的新车。你更难想象,这款延续自上世纪汽车重工业设计下的车型,还可以满足国六排放。

瓦滋旅行者,原厂代号瓦滋452,来自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汽车制造厂,英文简称为UAZ,俄语发音听起来就是“袜子”,如此重口味的音译显然不适合作为品牌传播,于是国内名为“瓦滋汽车”。瓦滋汽车始建于1941年,是前苏联时期重要的红色军工厂,曾凭借出色的重工业技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供应了大量的军事装备。

二战结束后,乌里扬诺夫斯克汽车制造厂,把各类军用汽车改装为民用版,而且大量装备于东欧地区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其中最出名的当属由嘎斯69演变而成的瓦滋-469军用指挥车,而前者也是我国越野鼻祖BJ212的原型。瓦滋-469的民用版车型也以“瓦滋-猎人”之名,从2017年起以平行进口的方式在国内销售。同BJ212一样原始的机械结构和简陋的配置,即便近两倍的售价也一度炙手可热,一车难求。

瓦滋旅行者(UAZ-452)誕生于1966年,广泛用于民用、军队以及政府公务。虽然外形看起来圆滚可爱,但性能剽悍,越野性能出众的同时,空间拓展性极高,半个世纪以来广泛分布于俄罗斯的二三线城市以及乡下,是驰骋西伯利亚荒原的最实用利器。

整个外观造型延续上世纪纯工业化设计,一切以使用为主,全车平直的线条和圆形的灯组都是为了便于维修和更换,这也是上世纪军工制造背景下的时代风格。完全需要动手调节的反光镜以及推拉车窗,每一个细节都延续数十年前风貌。双油箱以及左右双加油口的设计,则是为了应付荒野环境而设计。

复古的外观造型内部,是非常“感人”的内饰。整体冲压钢板的中控台简洁粗暴,中央集成式仪表台只有车速表,换挡全凭感觉。中控台下方,清晰可见零散的线束,以及突兀的玻璃水壶,明晃晃的吊在靠近中控台的副驾驶腿前,这也让我发现了它唯一一个现代汽车不具备的功能——你能时刻知道玻璃水的实时剩余容量。空调暖风来自脚下的两条胶皮软管,简洁的双幅方向盘携带浓郁的沧桑,再次将人带回到上个世纪,身侧的四根细长的操控杆带来纯粹的机械感,原始的汽车工业感充斥在车内的每一个角落。

车厢采用2+2+3+2布局的9座配置,其中二三排为对向布局。但为了适应国内的法律法规,平行进口后售卖的车型将采用7座或5座布局。但如此宽大平整的车厢空间,怎么使用其实完全在于个人想象。在俄罗斯,它可以是消防车、军警用车、公交车和校车,若用于居家旅行,也完全可以承载一个移动的家。

在俄罗斯广袤的荒野以及交通不便的乡下,稳定和可靠才是所有交通工具的唯一诉求,原始而简陋的瓦滋旅行者完美承担起这一重任,延续半个多世纪都不能被任何舒适的现代汽车所取代。非承载车身、前后钢板弹簧整体桥、纯机械分时四驱、后机械差速器锁,一切的动力配置都在坚守原始越野车的生存法则。而中置发动机的布局,让瓦滋旅行者甚至比传统越野车拥有者更优的前后重量分布。

动力搭载2.7L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82kW,峰值扭矩也仅有198N·m,动力水平依旧落后了现在燃油机一个时代,但配合大齿比的5挡手动变速器,推动并不足2t的车身依旧游刃有余,完全可以满足在最艰苦环境下的使用需求。同越野车一样的接近角和离去角,以及最高500mm的涉水深度,是瓦滋旅行者面对荒野的强大自信。

凭借稳定可靠的四轮动力输出,以及纯机械的操控感,瓦滋旅行者在越野时给人带来极大的自信和丰富的驾驶乐趣,尤其在荒野中,是激发驾驶者的荷尔蒙分泌的最佳催化剂,纯钢制的车身和坚固的整体桥悬架,完全可以让你放心在荒野“发疯”。但路面的每一个坎坷细节,都会顺着车身,以强烈颠簸的方式丰富而清晰地传递到座舱内的每一位乘客,这对后者显然是极不友好的。当我在驾驶席沉浸于纯粹越野驾控的乐趣,驾驶瓦滋旅行者在遍布坑洼的河道中上下翻飞,高呼过瘾时,后面车厢中传来的则是同事的不断哀嚎,甚至惨叫。强烈的颠簸,简单的三点式安全带已经完全无法稳定住一位成年人,在手舞足蹈中,才会发现每个座椅旁毫不起眼的扶手是多么的重要,原来上世纪的汽车工业设计中,也会有“人性化”的一面。

作为上世纪原始汽車工业制造的代表,定格于历史的瓦滋旅行者绝不是一款当下意义的好车,它没有任何舒适性配置,完全绝缘于现代汽车科技,更没有丰富的驾驶辅助和主被动安全配置。但它可以是一款独自个性、无惧山高路远的狂野忠实伙伴,当大多数人沉迷于现代汽车的高科技配置和舒适享受中,这纯粹的机械感,原始而直接的人车交流注定只是少数人才追寻的乐趣,这其中有你么?

疯狂三蹦子——耀隆微轿

“三蹦子”是民间说法,北京人还叫它为“老头乐”,因为这种车最常见的场所就是胡同的大爷们开着它接送孙子上下学,顺道去溜鸟、下棋、买菜。

不过,耀隆不这么想,它的车主“大爷”们也不这么想——人家压根就没把自己当作是“三蹦子”,这可是严格按照汽车制造工艺和质量标准制造的,所以它的官方定义叫做“微轿”。耀隆的经销商老板们也总是充满自豪:“其它那些品牌,跟咱们比不了!”

自豪的老板用两个举动把我们征服——先是在院子里捡起一块砖用力拍在这个车的挡风玻璃上,在我们的惊呼中砖碎了;掏出手机向我们炫耀他的车队远征“丝绸之路”的视频,还吹嘘他的车可以“飞”。

这就是我们把它开到永定河里的缘由——跟瓦滋面包一起,作为一款正经“越野车”来试驾。其中最“野”的这款有一个Jeep同名的名字——“指挥官”。

更让人感动的是,这“车”的“内饰”也可以用正经汽车的标准来“考量”——电动车窗,USB接口,液晶仪表盘,夸张的是居然有倒车影像!也许“大爷”们颈椎、肩周都不太舒服,回头看看巨大的后玻璃有点不方便吧。

意料之外的是后排空间格外宽大,坐两个俏老太绰绰有余,脚下还能放得下钓鱼或广场舞的全套装备。这也难怪他们能组车队跑了将近7000km的丝绸之路,一是车辆基本素质达标(关键是合法上高速),再就是里面空间够大,长途旅行的行李都塞得下——老伴儿还能坐在后面给递热水。

不过在试驾之后,我们并不建议大爷们在开这个车的时候喝热水。如果用“烈马”来形容一款越野车,那么这款“指挥官”更像是“疯马”。平坦的路段尚需全神贯注地驾驶,一旦路面有起伏坑洼,那驾驶员就必须使出全身解数来安抚这屁“疯马”了。三轮摩托比两轮摩托更难操控,控制方向的前轮总是要遵循物理定律倒向它更应该去的方向而不是我们想让它去的方向。一旦地上有车辙或沟槽,那就更控制不住了。当然,也许大爷们有自己的诀窍,但初上手,且还算“年轻力壮”的我们,纷纷败下阵来。

带我们来试车的是代理商苏总。严格来讲苏总离“大爷”还有不少的距离,最多可以算个帅大叔。大叔觉得我们技术差、胆子小,要给我们展现“真正的技术”。大叔拧动油门,毫不犹豫地向着我们刚刚用越野面包车挑战了两次才成功的陡坡冲去。这是个松软的土坡,最难的是怏到顶端的时候有几个越野车挠出来的炮弹坑。我们都劝大叔冷静,没想到大叔开着“指挥官”歪歪扭扭居然一次就上去了!大叔不过瘾,上上下下冲了好几回,最后还找到一个小土坡,加速直接表演了一次“飞车”!在一众帕杰罗、普拉多、BJ40围观群众们的惊呼中,“老头乐”离地至少80cm,平稳落地。大叔毫无停顿,又加速冲上了陡坡……

三轮车这个领域,我们的确鲜有认知。不过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市场,仅耀隆这个品牌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30万台。飞车后安然无恙地继续冲,说明至少是大爷大叔们对它的品质有充分的认知。

这个东西,挺好玩!

猜你喜欢
越野车旅行者大叔
失眠的熊大叔
为什么越野车可以翻山越岭
为什么越野车能够翻山越岭?
旅行者之歌
孤独的旅行者
梨大叔说错了
时间的旅行者
三个旅行者
我可以变得很富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