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解决模式在焦虑症住院患者心理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0-08-13 10:31李美玲吕伟效娄凤艳胡岳冯竹娥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焦虑症心理护理满意度

李美玲 吕伟效 娄凤艳 胡岳 冯竹娥

【摘  要】目的:探讨对焦虑症住院患者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焦虑症住院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n=57)与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实验组(n=57),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焦虑症住院患者心理护理中采用聚焦解决模式有利用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聚焦解决模式;焦虑症;心理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672-3783(2020)08-0170-01

随着国内居民生活、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焦虑症发生率明显上升,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困扰。焦虑症患者受长期负性情绪的影响,容易导致患者机体损伤,且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明显下降。而焦虑症的发生影响因素众多,常见包括心理、生活、环境、工作以及人际关系等,针对该类原因在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对症处理[1]。聚焦解决模式属于新型心理护理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系统性,我院在应用该模式进行心理护理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故就常规心理护理与聚焦解决模式干预的效果做了一随机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焦虑症住院患者114例。纳入标准:(1)满足焦虑症诊断标准;(2)年龄18~75岁区间;(3)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者;(2)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者;(3)表达能力不佳者;(4)不同意参与研究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n=57)与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实验组(n=57)。对照组中男30例,女27例,年龄20~73(36.18±10.54)岁,实验组中男31例,女26例,年龄18~74(36.86±10.73)岁,两组基础资料对比,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心理护理,询问患者焦虑的原因,主动积极的沟通,鼓励患者面对现实,并叮嘱家属加强陪伴,配合听音乐、深呼吸、冥想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辅助患者转变不良心态。实验组则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护理,内容包括:(1)描述问题,和患者开展细致、多角度的沟通,做好患者反馈内容的记录,并查阅医疗记录,辅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并获得患者信任,制定护理计划[2]。(2)建立目标,利用与患者的交流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需要,引导其从小事情入手开始改变,并确立阶段性的治疗与护理目标。在心理诉求评估时,可采用“您焦虑问题解决后感觉自身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类似问题进行。(3)探查例外,开展和患者的“成功体验”探讨,并增加该类活动出现的次数,在患者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改善等情况下,均可进行交流分析,促使患者树立起康复的信心。同时也可利用讲座、宣传手册等渲染良好的环境氛围,让患者放松身心[3]。(4)给以反馈,在进行护理时需要做好对患者情绪状态的评估工作,充分发掘患者所存在的优势,并給以适当夸奖,也可将患者的好转情况告知患者,进一步提高患者参与护理活动的积极性。(5)评价进步,除了护理人员的积极努力,还需要引导患者评价自身所发生的改变,利用有目的性的提醒,引导其朝着自身的目标不断改变。

1.3观察指标

(1)评估负性情绪,采用焦虑(SAS)与抑郁(SDS)自评量表评价。(2)对比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处理数据,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负性情绪

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满意度

实验组满意32例,基本满意24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8.25%(56/57),对照组满意26例,基本满意20例,不满意11例,满意度为80.70%(46/57),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X2=16.353,P=0.000)。

3. 讨论

焦虑症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以持续的焦虑情绪为典型表现,部分患者也可伴抑郁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聚焦解决模式属于临床中新型的心理护理方法,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该方案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强调挖掘患者积极的方面,充分发挥出患者自身的能力、潜力、优势等,促进患者自愈,对降低焦虑症的复发有明显的作用[4]。对焦虑症患者,在传统心理护理时,多侧重于转移患者的不良情绪,未充分发挥出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效果不佳且容易复发。而聚焦解决模式则能够将视角转移到患者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势上,能够给以患者更多的尊重,打破了传统心理护理的束缚,临床应用效果明显。而从本次研究结果上看,实验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聚焦解决模式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而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则说明该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体验。

综上所述,对焦虑症住院患者在心理护理时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且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金美.聚焦解决模式在焦虑症住院病人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7):52+73.

[2] 周洁.聚焦解决模式在焦虑症住院病人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科学,2019,10(20):50-51.

[3] 张永秀.聚焦解决模式在焦虑症住院病人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19,14(18):88.

[4] 张丹,周素筠.聚焦解决模式在焦虑症住院患者心理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实践,2018,27(06):466-468.

猜你喜欢
焦虑症心理护理满意度
积极心理联合康复锻炼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完形填空精练一则
怎样识别焦虑症?
长期慢性疼痛,小心焦虑症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