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英
借景抒情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通常情况下,诗人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通过移情于物、融情于景的方式把自己的情感通过周围的环境和情景表达出来,使这些景物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詩人观察景物时通常包含着情感,带着有情之眼去看事物,然后以有情之笔去进行诗歌创作,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中,使景物浸染上情感。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那如何通过我们手中的笔将眼前的景物描摹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融入真情实感。
具体写作时,同学们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摹
写景是抒情的基础,所以,首先要生动描摹景物的特点。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日里学会细心观察,并将观察到的内容铭记于心,再根据抒情的需要进行选择、取舍,最后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给读者以画面感,从而唤起读者的情感体验。
如朱自清的《春》就着重表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特点。在他的笔下,风是“轻悄悄的”,草是“软绵绵的”,蜜蜂“嗡嗡地闹着”,蝴蝶“飞来飞去”。我们的眼前自然而然地便展开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作者的情感也就呼之欲出了。
二、运用多种手法,丰富画面
为使笔下的景物描写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就要学会运用多种写景手法。如多感官结合,即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中的两种或多种结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将景物的形态、颜色、声音、气味、触感等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视角的变化,凸显远景近景的层次、俯视仰视的变化。还可以运用动静结合、化静为动、象征对比等手法,写出景物的动态美,为笔下的景物注入活力。如《雨的四季》中,作者动静结合,并调动多种感官,立体地描绘了不同季节的雨景,由衷地抒发了其对雨的喜爱和赞美。
三、巧用修辞手法,雕琢语言
景物描写要想写得生动形象,就得借助各种修辞手法来雕琢语言。以老舍《济南的冬天》为例,文中就有不少巧妙的拟人句。如“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一句,赋予“小山”以人的情态“害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山”的秀气,表达了其对济南的山的喜爱。再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一句,作者同样借助拟人修辞手法细致地描摹了景物的姿态:一个“晒”摹写出济南老城闲适的姿态,似一位安静祥和、与世无争的老者;一个“睡”则进一步深化了老城的这种悠闲。两个动词的连用,把老城闲适的姿态摹写得自然妥帖。
四、添加修饰词语,暗示情感
我们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可有意在景物前面添加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来暗示情感,这样也就达到了借景抒情的效果。比如在“天空”一词前添加“蔚蓝”,就可以借此来抒发作者愉悦的心情;若改成“阴沉”,就是对作者低沉心绪的写照。
其实,所谓借景抒情,就是要以一双多情的眼去体察万物,用一支如花的笔去书写万物,让万物有活力,让情感有依托。
文题设计
古语说,情动而辞发。淡雅的菊花,寄托了诗人隐逸的情怀;亭亭的莲花,表达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情趣;简朴的陋室,代表着文人安贫乐道的品质。在我们周围,有没有一种事物曾引发过你的思考和感悟呢?
请以校园中的某种物或某处景为主题,以“_________牵动我的情思”为题,写一篇借景抒情的作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点拨:1.找寻切入口。选取最打动自己的素材进行深度的思考。2.情节须妥帖。详略主次清晰明确。3.要有真情实感,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行文,写出真情实感。4.过渡要自然。找准衔接点,情景贴合,感染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