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黄金花
摘 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清正廉洁的有效推动力,在企事业单位中发挥着重要监督作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体现了审计工作的精华,也发挥着信息传递的作用。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创新直接关系到报告价值的提升。本文通过分析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内容、流程及创新必要性,总结了审计报告创新的方面和成效,最后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推动审计报告价值提升。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价值
0 引言
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确立了扩大审计领域和加强基础建设的审计工作方针。纵观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审计发挥的最重要作用在于挽回经济损失,并且取得了诸多亮眼成绩。2019年,吉林省通过审计工作挽回损失超过32亿元;海南省借助审计挽回损失超过19亿元;浙江省借助审计挽回经济损失约43亿元[1]。具体而言,经济责任审计在维护财经法纪方面的贡献越来越突出,在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单位经济损失,同时对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具有正面影响。
经济责任審计结果主要通过报告的形式体现,现阶段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质量提升十分重要。目前来看,各企事业单位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编写过程中,充分发挥创新意识,较传统报告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效。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增进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价值的建议,可以为今后审计报告的编制工作提供参考,实际意义明显。
1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内容、流程及创新必要性
1.1 报告内容
根据《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审计报告一般包含如下内容:一是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总体评价;二是主要业绩;三是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和责任认定;四是审计建议及其他内容。
1.2 报告流程
《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指出,审计报告流程主要包含:第一,提交报告。审计组向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机关提交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第二,征求意见。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接收部门向被审计领导干部及所在单位提出书面征求意见。第三,意见反馈。自收到审计报告10个工作日内,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单位提出书面意见,如未提出则视为无异议。第四,对报告进行修改。审计组根据相关意见对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进行修改,同时报送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机关等接收部门。第五,审定并出具报告。接收部门修改后的审计报告进行审定,同时出具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第六,报送。将审计报告和审计结果报告向同级审计委员会、组织部门等报送。
1.3 创新必要性
传统审计中,审计部门对审计报告并不是十分重视,经济责任审计亦是如此。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创新的必要性有:第一,保护经济责任审计成果,提高审计结果利用率的重要手段。对审计报告进行创新,才能更加高效地利用审计成果,从而推动经济责任审计价值的提升。第二,促进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出台,规范化成为其重要发展趋势。而对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的高质量发展目标[2]。第三,提高审计人员综合能力的重要推动力。除了基本业务技能和沟通协调能力,审计人员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文字综合能力[3]。
2 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创新与成效
新时代,审计报告质量的提升逐渐提上日程,从实践来看,企事业单位中涌现出诸多优秀的审计报告。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也随之不断创新,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2.1 以结构性和精练性为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撰写标准
案例:在国网某分公司总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中,由省公司派出审计组完成相关工作。从出具的审计报告来看,主要包含基本情况、经营管理情况、审计问题及责任认定、审计建议。具体来看,审计报告语言精练,较为清晰地表达了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及相关问题。
该案例表明,现代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报告更加注重结构性,通过先总述基本要点再分述具体事项的方式,清楚论述了审计结果。同时,与传统审计报告相比,现代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语言也更加简洁,具有易读性和易理解性,这是审计报告创新的结果。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结构上的创新,提升了审计报告的效率性,阅读者可以更加高效地获得所需审计信息和事项。
2.2 以审计方法创新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深度
案例:某商业银行在对行长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对于发现的问题采用问题分类法,据此确定问题的成因。在对问题进行分析时,采用头脑风暴法、比较分析法、德尔菲法等创新性审计方法[4],进行深度分析,更加全面地揭示问题。在对风险进行评估时,采用风险矩阵分析方法对风险评估风险程度,并依据风险程度制定控制措施[5]。
上述案例表明创新性审计方法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审计问题分析及风险评估等环节。审计人员需要对审计方法进行不断创新,通过审计方法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能够实现多维度、多角度分析,并深入剖析相关原因,有利于提升审计报告的效果性。同时,创新性审计方法还可以有效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撰写效率,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2.3 依托技术创新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质量
案例:在某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审计人员可以及时查找审计线索及信息,在撰写审计报告过程中实现有据可查。同时,利用大数据关联分析和对比等技术,对审计证据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出具全面准确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从审计实践来看,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是审计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责任审计中也越来越多地依托于先进的信息技术。案例中的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并在技术融合过程中不断改进。高质量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可以更好地反映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的审计整改能够挽回经济损失及其他间接损失。
2.4 以增值为导向提出审计意见
现代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意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以增值为导向的审计意见则属于审计报告创新的内容。审计意见主要是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是审计整改的重要依据。增值导向的审计意见表现在实现企业经济价值的增加,主要通过挽回经济损失的形式实现。挽回经济损失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目的。
从成效来看,增值导向的审计意见与企业总体目标具有一致性,这是因为企业目标就是实现价值最大化,包含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多种价值形式。同时,增值导向的审计意见具备可用性和实用性,对实际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来说具有正面影响。
3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价值提升的建议
通过综合分析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创新及成效,得出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未来追求的目标还在于报告价值的提升,这也是审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3.1 抓重点、揭本质,进一步增强对审计报告的重视
高质量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应当是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对相关问题的论述准确到位,对问题本质的分析有深度、有思考。因此,无论是审计人员还是被审计单位都应当提高对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重视程度。此外,从审计报告流程来看,被审计领导和单位应当重视意见反馈工作,在收到审计报告10个工作日内核实报告表述是否与实际相符,并书面反馈意见,这样才能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
3.2 层次分明、文字精炼,加强审计报告的规范化管理
从审计报告语言来看,应遵循“以简为贵”的原则,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增强审计报告的可读性。同时,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编写过程中,还应当注意用词规范,充分保证审计报告的准确性。逻辑顺序上,应先叙述主要问题,再叙述次要问题,一般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规范化的经济责任審计报告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审计报告价值提升的基本要求。
3.3 有章可依、有理有据,增强审计报告深度
第一,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应依据《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审计准则等规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审计报告编制的前提条件,这样才能保证审计报告的客观性。第二,在对相关问题进行描述时要注意有理有据。对于报告中的问题,做到论点明确、论据清晰,充分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第三,审计报告编写人员的分析要全面、透彻、深刻。这里要求分析方法要具有创新性,在满足实际需求基础上,提高分析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增强审计报告的深度。
3.4 促进审计成果转化,提升审计报告质量
现代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编制中,应当充分利用审计成果,为审计成果转化创造条件。第一,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应当充分体现审计成果。审计成果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结晶,只有最大化利用审计成果,才能不断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效用。第二,提高审计成果利用水平是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的重要前提。审计成果利用水平的提升主要应从意识和制度两个层面进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组和相关人员加强对审计成果利用的认识,同时在制度层面进行约束,全面保证审计成果转化。
3.5 注重能力提升,加强审计团队建设
要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价值,还应当从“人”的方面入手。第一,审计人员需要具有顶层视野。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编写过程中,审计人员从全局角度看问题,高屋建瓴,把握审计工作重点和方向,以维护财经法纪为准绳,提高思想觉悟。第二,审计人员应具备系统思维。在撰写审计报告过程中,要具备整体观,注重逻辑和层次,避免出现前后矛盾、有问题无对策等情况。第三,审计人员应具有跨界优势。这里的跨界优势主要是指审计团队的专业背景应当比较丰富,通过分工协作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审计工作效率的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价值。
4 结语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是对审计工作的总结,体现审计成果,注重审计价值。审计报告应当依据审计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逻辑顺序进行编写,层次清晰,结构完整。本文借助相关案例,从审计报告准写标准、审计方法、技术创新、审计意见方面分析了审计报告的创新与成效。综上所述,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创新还需要从实践中摸索,借鉴成功经验,以风险控制和价值增值为导向促进审计报告效用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浙报融媒体.审计挽回经济损失43亿元 我省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受表彰.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6222063281412278&wfr=spider&for=pc,2020-01-20.
[2]李籽佳.关于我国审计报告改革的初步研究[J].时代金融, 2020(09):99-100.
[3]徐向真,段曼曼.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及提升对策[J],财会月刊,2020(05):87-93.
[4]《中国内部审计》编辑部.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创新对话——来自内审一线的新鲜表达[J],中国内部审计,2019(02):4-17.
[5]黄纪宪,林跃武,申存晔,等.2019:商业银行合规风险内部审计探索[J].中国内部审计,2019(12):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