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凌云
我来到屈原小学时,正是课间操时间,学生们并没有做体操,而是在操场上集体朗诵《橘颂》,约七、八十个孩子,一半站在操场,一半站在操场和教学楼之间的阶梯上。孩子们没有校服,穿戴不一,但色彩斑斓。一个学生拿着话筒,站在台阶上的旗杆下,领诵。这个孩子在同龄人中长得稍高点,形象帅气。
我站在屈原小学的教学楼上远眺,屈原庙和那棵高大的黄楝树清晰可见,阳光撒在一面坡上,明亮、神圣而又温暖,感觉诗和远方都在那里,一个伟大的诗人诞生于这个村子,让我们感到自豪。
一九九四年的屈原小学,还是土房子,四百多名学生。一个偶然的机缘,学校彻底变样了。葛洲坝电厂要在全国援建三所希望小学,其中一所就定在屈原的家乡。这是一份文化情怀,是对这片土地的厚爱。于是,几栋歪歪扭扭的土房子建成了高大洋气的楼房。还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办公桌椅、书桌和文具、学生食堂不锈钢餐桌、电脑信息室、图书室、阅览室,图书,样样俱全,学校还设立了学习成绩奖和园丁教学奖等。
学校的食堂,窗明几净,清清爽爽。食堂每天每顿都将挑捡菜样贮存,以备有关部门检验,是否合乎卫生标准。餐厅柜子里,学生们的餐具摆放有序。
学生宿舍,被子叠成四方,毛巾色彩各异,一条一条,排列垂挂。一年级和学前班的孩子做得稍差一点。清洁卫生和一切整理都由学生自己来做,老师只来检查。这种整齐化一,也许只在军队才会看到。我真羡慕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好时代。我小时候上学,没有这般幸运,每天早早起床,去学校要跑一个小时山路,中午也没有午餐,课堂上常常饿得无精打采,读书没有正式课本,学习的东西零零碎碎。
良好的习惯是严格教育和训练出来的。我认识学校保育员易素文,五十多岁了,瘦瘦的。她的工作是教孩子们学会洗脸、洗澡、刷牙,学穿衣脱衣叠被子,教孩子们把鞋子放整齐,把毛巾挂好。易素文做保育员已十八年了,当年哭哭闹闹的孩子,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他们回到村里,最想看望的是易老师,这是他们心中永远抹不去的形象,是他们共同的妈妈。一个孩子在最需要爱的时候,是她给了温暖。
寄宿制,是偏僻山村特有的办学模式。以前,村村有小学,现在农村孩子减少了,几个村才有一个中心小学。也有的一个镇才有一到两所小学。交通不便,上学又远,只能让学生寄宿,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都是无奈的选择。
有的家长把学生放到学校寄宿,并不放心,怕委屈了孩子,把山上的家什搬下山,租房陪读,为孩子做饭、洗衣、陪住,让孩子感觉有家庭的温馨。
我向校长提出想去图书室和阅览室看看。
图书室共有六千多册,有些散乱,好像正在清理。各类书都有,但是关于屈原文化方面的少。全校学生不多,图书却汗牛充栋。只要愿读,有的是书。不知孩子们是否常常来借。
学校的课外活动也曾搞得红红火火。在各年级中开设过“楚辞”课,让低年级背名句、中年级背名段、高年级背名篇,让每个学生会讲屈原的故事,把屈原的诗改成课本剧,孩子们都争着扮演屈原。老校长谭国粹能作诗会写文章,他编屈原的故事,徐宏沂书法底子好,负责写字,郝光举画画不错,做插图……把屈原的事迹和诗句制成一幅幅挂图,为了长久使用,不致损坏,将挂图又覆上薄膜,然后将这些张挂图连缀成长卷。每当课外活动,老师们将长卷抬出来,在校园墙面上铺排开去,一节课时间刚好从头讲到尾。孩子们都喜欢这样的课。了解了屈原、理解了诗句。每个班每周也轮流去屈原庙听骚坛诗人徐正端讲课。徐正端在屈原小学教过书,退休后就一直呆在屈原庙,研究屈原,写诗。
老师们也带孩子们去参观照面井、读书洞和玉米三丘。村里的每个景点,都有屈原的传说,在现场老师们稍加引导,学生们就能把故事铭记在心。谭国粹还将全体老师和学生带往葛洲坝电厂参观,与电厂子弟学校一起开展教学活动,让农村和城里的孩子手拉手,农村的孩子讲屈原的故事、背屈原的诗句,讲农村生活的艰难,城里的孩子讲城里的见闻,说一些让农村孩子感到新奇的事情,相互都学到了东西。
谭国粹的父亲曾是这所學生的老师,父亲教了三十多年的书,退休那年,谭国粹便走进了屈原小学,接过了父亲的粉笔头儿。如今,谭国粹快到退休年龄,从校长的位置上退下已有几年了,只教一门课,一天也只讲一节课,感到轻松,也有了读书的时间。他说,他研究战国的历史,也把《楚辞》放在手边,读读背背,对于屈原和那个时代研究不深,但要尽多的掌握一些,多学一点,就能多向学生灌输一些。
我翻了翻他的读书笔记,红墨水、蓝墨水抄录得满满的,都是关于屈原以及诗词格律等有关的知识。他还参照别人翻译《楚辞》的内容,把艰深的屈原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诗句。
其中有一首他写的诗:
端阳小雨绵绵降
故里溪流哗哗响
诗人墨客皆拭泪
悼念战国好栋梁
诗读起来平平,但表达的感情深深。
我离开学校的时候,学生们稚嫩的声音,朗诵《橘颂》的诗句,还留在我耳边。
责任编辑:邱红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