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来华留学生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0-08-13 06:56张红陈驰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0期
关键词:实践改革

张红 陈驰

摘 要:随着贵州来华留学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如何提升来华留学生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贵州民族大学实施了了“以汉语提升为基础,专业知识为核心,实践能力为导向,教学反馈为保障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在近三年的实施过程中取得初步效果,对留学生本科人才的培养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关键词:贵州民族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实践

随着来华留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生源国别的日益丰富,由此给留学生本科人才培养上带来了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实习实践等问题上尤为突出。因此,改革来华留学生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刻不容缓。

一、贵州来华留学生本科人才培养现状

贵州来华留学生大多来自柬埔寨、老挝、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英语的水平也不高,加上都有自己国家的语言,因此他们来到了中国后想汉语水平成为他们进入本科专业学习的障碍。因此贵州各高校要求零基础汉语的学生必须进行一年的汉语学习,通过HSK4级考试后方可进入本科专业的学习。但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及学习效果参差不齐,对专业的学习也存在较大差异。

社会实践是高校学生巩固专业知识的有效教育方式。但由于来华留学生身份的限制,实习实践活动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展,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再加上部分高校没有专门针对留学生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的目标不够清晰,导致课程设置方面缺少人才培养方案指导,存在一些课程开设学期、课时、学分、理论课与实践课等不科学、不合理以及语言课、文化课、中华才艺课程设置随意等问题。再加上留学生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 听不懂、跟不上进度、挂科较多,延缓毕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因此,提升来华留学生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四位一体”来华留学生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贵州民族大学来华留学生本科人才培养现状

按照现有招生模式,留学生到学校就读后,可以根据本人意愿自由选择专业,但是随着教学工作的开展,负责教学的学院普遍反映留学生汉语言能力薄弱,对所选择的专业不了解,具有盲目性或盲从性,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逃课、逃考、考试不过关现象严重,尤其是选择理工类的留学生,更为严重。这种自由选择专业的方式有三大弊端:第一,不能凸显我校的专业优势,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第二,留学生由于汉语能力有限,对所选择专业具有盲目性,给教学工作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留学生成绩的不理想,影响留学生毕业,最终影响到留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学校积极探索国际教育发展新途径,根据学校办法定位及办学目标,结合留学生的特点及留学生的教育背景,以打造“留学民大”品牌为目标,实施了“以汉语提升为基础,专业知识为核心,实践能力为导向,教学反馈为保障的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贵州民族大学来华留学生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相结合教育教学新型课程体系。一是开设思想政治课程。学校在留学生课程设置中开设了《法律与校纪校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文化》、《贵州省情》等课程,把思想道德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方面,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知识,学会自我排解,提高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树立起良好的学习风气,增进彼此间感情上的沟通和理解,为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增加了中华礼仪、演讲与口才、诗歌朗诵、中国经典电影赏析、中国经典民歌赏析等课程为通识选修课,使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了到解中国或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面貌。有助于培养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和地域的认同感,从而达到培养留学生成为知华、爱华、友华的中外使者的目标,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

2.提升汉语水平,改革汉语教学“四个工程”。一是实施汉语教学课程设置创新工程。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根据留学生学习特点,突出汉语教学,强化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优化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围绕汉语听、说、读、写技能。二是实施晚自习汉语辅导强化工程。建立了晚自习学习制度,开设了汉语综合辅导课,同步辅导学生白天所学的课程,及时消化学习内容。通过这种方式,留學生汉语运用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受到留学生的好评。三是实施高效保质小班汉语教学工程。采取小班制(3-4人)教学及一对一单独辅导的教学模式,使留学生尽快通过相应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四是实施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工程。即从2017年9月开始,留学生的招生、管理、汉语教学与本科专业教学由国际教育学院统一组织实施、归口管理,原则上留学生不再按专业分流到其他学院学习,国际教育学院统一负责留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管理工作,并建立区别于国内学生、符合留学生工作实际的招生、教学和管理制度。2017级本科生实施1+1+3的教学模式改革,留学生进行一年初级汉语的学习及素质拓展课程的学习,达到条件进入本科学习后需再进行一年的中、高级汉语学习,并通过汉语水平HSK5级后方能进入三年的专业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更符合留学生专业的学习和人才的培养,为提升留学生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掌握专业知识,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一是实施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首先,在理论课讲授上,教师讲得少,学生讨论活动多;照本宣科少,实际教学问题探讨的多;师生互动多,学生分组讨论活动增加,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其次,通过组织研讨小组、学习沙龙、中文演讲比赛、诗朗诵等多种方式与途径,培养学生学习研究兴趣,加大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力度。二是加强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积极建设网络教学环境不断完善课程资源库建设,加强网上教学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拥有的多间多媒体教室和语言实验室和校园网、电子阅览室、英语在线学习软件等改善课程的网络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的发展。

4.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师生能力。一是以实践教学提升留学生汉语运用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各种团体活动如校运会、黑板报比赛、“留学中国梦”中文演讲比赛、“留学中国梦”中文征文比赛等方式,让留学生通过比赛的方式主动融入校园文化中,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将教学成果融入到现实运用之中,汉语运用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二是以实践教学提升留学生服务社会能力。学校秉承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办学宗旨,积极努力为基层服务,既为基层发展贡献力量。如参加黔西南州望谟县的“三月三布依族文化节”、黔南州茶博园茶文化体验活动、遵义市桐梓县花海景区等活动,这些活动既帮助当地政府扩大了影响力,增添了知名度,也提高了留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实现了校地共赢目标。三是以实践教学提升留学生专业运用能力。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帮助留学生提升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参加种类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建筑学的同学参加的力学比赛、参加学校主办的建造节大赛;组织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赴遵义桐梓县花海风景区了解景区的旅游规划,组织学习美术和音乐的同学参加各种艺术大赛等,不断提高留学生专业运用能力和水平。四是以实践教学提升教师的授课能力。学校积极组织年青教师出外学习和开会,鼓励和支持年青教师参加校级以上各种教学竞赛,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形成了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5.完善教学反馈机制,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监控对提高教学质量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它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将问题及时反馈和解决,使教学能够有序地进行,并使之不断得到提高 。学校在留学生教学质量管理监控方面结合留学生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一是通过校领导、院领导、督导专家听课;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及师生信息员反馈等措施,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保证教学效果。二是构建毕业生回访机制。制定毕业生回访制度,通过毕业生欢送座谈会、微信回访等多种方式,听取毕业生对教育教学环境、专业课程设置和建设、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以及管理服务等诸多方面建议和意见,对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四位一体”留学生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

(一)建设了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一是“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来,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创新,通过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同学生的沟通交流增强,对留学生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二是学校在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文演讲暨征文大赛及各类体育比赛中,多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二)留学生汉语水平不断提升

留学生汉语过级率2014年43%、2015年58%、2016年65%、2017年73%,2018年80%,2019年85%,逐年攀升,“五个工程”实施效果显著。

(三)留学生培养成果丰硕

一是2位老挝留学,1位柬埔寨留学生获得“全国优秀留学生”称号。二是举办“贵州民族大学首届国际美食文化节”,获得省内外高校的一致好评。三是积极组织留学生参加“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各项活动,并在多个活动获得优异成绩。四是培养了3届毕业生顺利毕业回国就业。

(四)留学生培养效果社会影响广泛

一是留学生“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成为学校校园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亮点,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影响力,学校广播台、校报、校园网对各项活动都作了充分的报道。二是改革的成效引起了省内高校的纷纷关注,省内外高校先后到我院考察交流。三是是在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反响热烈,得到了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中国-东盟教育信息网、贵州日报、贵州商报、黔中早报等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四、结语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贵州省高校应通过扩大留学生的招生人数,开辟来黔留学教育新途径,新通道,打造“留学贵州”品牌,确保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积极探索标准化、创新化、国际化的留学生本科人才培养标准,为国家“一带一路”实施提供强大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姜金君.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初探[J].中国民族博览,2018(10).

[2]汤婕,乔雪.冬构建三位一体的金融专业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15(20).

[3]张宏,费建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四位一体、三证融合”的高职院校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职业教育,2018(6).

[4]贺继军.地方高校留学生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6(22).

[5]龙菊.百色学院汉语言类本科学历留学生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12).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2017年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貴州来华留学生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17520031)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张红(1967- ),女,苗族,贵州人,硕士,教授,毕业于贵州民族大学法学专业,研究方向:法学、思想政治教育;陈驰(1990- ),女,硕士,讲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实践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