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海滨
文学语言的变异是指作家突破语法、词汇、语音、书写等常规的一种创作手法,它是文本葆有内在诗意隽永悠长的手段,可以说,文学文本中的这种突破常规的变异性语言往往是文学语言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
在现代西方文学批评中,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什克洛夫斯基曾提出了“陌生化”的艺术手法。所谓“陌生化”,亦即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有意识地使语词对象陌生化,使语词形式变得读起来困难,这样就增加了读者审美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从而提高了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学语言的变异是作者追求陌生化表达的外显方式,而陌生化的表达又是作者引起读者驻足思考、提高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有效手段,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还原比较分析陌生化的文学语言无疑是解读文本的一个重要端口,所谓还原比较是指读者将变异的语言还原后比较变异前后语言优劣的一种解读文本的方法,在本文中笔者就将以初高中教材中的篇目为例文、以还原比较语音、词汇和书写变异前后的区别为基本方法,探讨语言变异同艺术表达效果之间的关系。
一、语音变异比较
语音是文体构成的表层要素,也是语言的基础。“每一件文学品首先是一个声音的系列,从这个声音的系列再生出意义。”①语音主要由音韵、节奏和旋律结合而成。
音韵由声、韵、调组成,音节之间声、韵、调的和谐能产生一种悦耳动听的音乐效果。老舍曾对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做过分析,他说:“‘连三两字舌头不用更换位置就念下去了,很舒服。在‘家书抵万金里,假如你把‘抵字换成‘值字,那就别扭了。”②这里谈的就是诗歌音韵的和谐。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押的是ou韵,我们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将此韵换成十三韵中的其他韵,并比较优劣,最后我们会发现此韵用法之妙,ou[ou]发音时,起点元音o比单元音o[o]的舌位略高、略前,唇形略圆,发音时,开头的元音o[o]清晰响亮,u[u]的发音含混短暂,只表示舌位滑动的方向,ou是普通话复韵母中动程最短的复合元音,正是这个响亮短暂的音符表达出了一位生命意志高扬的英雄要把盘踞在中华大地上的魑魅魍魉全部击个糜烂的决心,作者的浩浩壮志也正是通过这个音符充塞于文本之中,也洋溢在读者舌尖心头。
节奏是指语音的长短、高低、轻重、疾徐、间歇相配合所造成的语言的节律,它能形成富有音乐性的语言美,从而具有表情达意的作用。一般来讲,急促或明快的节奏往往体现出作家激昂或喜悦之情,而缓慢低沉的节奏则暗示着作家的压抑或悲哀。例如,杜牧的《阿房宫赋》就采用了这种短句、长句夹杂相间的节奏,在“六王毕……阿房出”一句中,作者用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三字短句写出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志得意满的那种高蹈轻扬的风采。在“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一句中,作者连用三个动词,句式节奏短促,生动地表现出秦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摧枯拉朽之势。在文章最后一段的说理部分,作者则使用长句,舒缓纡徐,给人一种侃侃说理,从容不迫的感觉。笔者以为我们在教学此文时可通过改写、删除等手段来比较长短句的不同作用,并进而体会笔者的匠心独运。
旋律是指语音高低、升降的规律性变化以及相同、相近语音成分的反复或再现而形成的抑扬、回环的旋律美。例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全篇连用了21个“也”字,这种不断重复的陈述句式不仅形成了舒徐畅达的叙事节奏,而且也能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愉悦。笔者以为我们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删除“也”的教学环节,引领学生体会文本节奏的妙处。
二、词汇变异比较分析
词汇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作家斯威夫特在谈到作家的创作时说“在恰当的地方使用恰当的词”,新批评派的布鲁克斯和沃伦在合著中也认为“诗人选择、排列、安置他的词汇的风格”,的确,文学文体整体氛围的营造、主题的表达、审美情趣或境界等的获得,都有赖于作家对词汇的选择,所以分析词汇在文本中的表现力是我们解读文本的一个重要的端口。
作家为了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在词汇的选择上往往会主动追求一种“陌生化”的表达方式,他们或者有意颠倒词序,或者有意混淆词汇性质,或者有意造成词义上的别解等,而读者在解读时就有必要通过删除、颠倒、替换、改写等比较的手段捕捉到遮蔽在文本新奇外衣下的作者运思的妙处。
举例来说,戴望舒的《雨巷》首尾两节的词句几乎全部相同,作者只是将第一节中的“(我希望)逢着”改成了最后一节中的“(我希望)飘过”,笔者在教学时针对这一现象有意引导学生思考:“最后一段的‘飘过也改成‘逢着可不可以?”答案很显然“飘过”比“逢着”好,作者的这一小变动除了有避免重复的作用外,还有以下一些好处:首先从内容的角度来说,“希望逢着”是作者的一种主动欲求,“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作者的一种带有唯美色彩的理想,作者“希望逢着”这姑娘是渴望自己的这个色彩斑斕的梦能够得以实现,而在接下来的几段中作者不断地使用“飘过”“消了”“散了”“消散了”等词,这表明作者执着追寻的理想最终会飞散成空气中的泡沫。可即便如此,在诗歌的最后一段,诗人依旧“希望飘过”这“丁香般的女郎”,这表明诗人明知理想无法实现,但他还依旧盲目地执着期待着,泥鳅似的在骨感的现实中打着滚,作者以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决绝气概在黑暗的缝隙中依然希望寻找到哪怕是只有一丝的光亮。在作者看来,理想可以折翼,但不可以放弃,所以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笔者并不赞同教参中的观点:“读到诗的最后一节,我们不禁感到:诗中所渲染的那种理想破灭而又无法挽回的苦闷、哀怨而又无奈、惆怅的情感又加深了一层……?‘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叹。”其次,从结构的角度来看,最后一段除了和第一段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呼应勾带的关系之外,还让诗人的情感世界变得层次丰富起来,全诗的结构由简单的“希望——失望”演变成“希望——失望——决绝追寻”的嬗变过程,而这种结构上运转自如的大起大落也增加了文本有张有弛的力度,让整首诗在平和含蓄的表达中深蕴着高扬闳深的生命气象。
再如,在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有一个这样的句子:“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其中的“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我们完全可以将其变异为“但是,我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内容没有变,但标点和词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作者的情感也因为这一简单的变异而相应地产生了变化。“但是”“现在”两个字就停顿一次,铿锵有力,表明作者内心久久盘踞着的对当局者的愤怒已经要喷薄欲出了,短促的节奏增加了作者情感表达的力度。作者将“现在”移至主语之前,是为了强调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作者只能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悲痛,但未来这种悲痛终将会像火山一样爆发,以摧枯拉朽之势将腐朽堕落的统治者击垮,作者的这一血债终会血来还的警告也和下文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产生了一种结构上的回环呼应的关系。
诗歌的词藻(意象的载体)和日常语言不同,在它上面总是蕴涵着更细微更丰富的情感信息,有着更动人的审美意味,所以我们在解读诗歌意象时则更需通过删除、替换、颠倒、改写等手段来仔细地揣摩其中蕴含着的神采。比如,我们在教授“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句时,就完全可以将“板桥”换成“木桥”,让学生仔细品味这两个意象的区别,事实上,板桥即木桥,但古代诗歌中却只有“板桥”而绝少“木桥”,如“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刘禹锡《杨柳枝》)等,仔细品味,“板”比“木”更有诗味,更有形象感,音节上也更响亮。再如,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句,我们也可将“白日”换成“太阳”,引领学生比较这两个意象之间的差别,“白日”就是太阳,但它比“太阳”有味儿,它有一种光芒万丈、灿烂辉煌的气象,而这一点又刚好能和诗歌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积极进取的不凡的胸襟抱负相契合。这类例证非常常见,比如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贾岛《题李凝幽居》“僧敲月下门”,以及《秋兴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等等。“绿”“敲”可以用同义词替换的方式,品味这两个词独特的审美张力。后一例可以将倒装的句式改写成正常句式,比较二者的同异,从韵律、抒情所形成的风格上,分析杜甫为何采用这一特殊表达方式。
三、书写变异比较
在文学类作品中,书写形式与篇章的意义表达之间联系紧密,作家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往往喜欢通过书写的变异也即文字的特殊排列形式来表情达意,所以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则需要“还原”这变异的书写形式,通过两厢比较来追踪觅迹,捕捉作者凝聚在文本中的情意。
举例来说,戴望舒《雨巷》的第一段:
撐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在上面的六句诗中,其中有三句是完全可以和其他三句合并的,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把诗行重新排列一下: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行经过这样的重新排列,其“表义”功能并没有任何变化,但它的“表情”功能却弱化了许多。这主要是因为:
1.“独自”如果放在第一行句末,单独占行,前面和第一句话之间又有逗号隔开,其强调突出的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简短的两字句,与上下句隔开,停顿有力,透过这书写变异的密码,读者无论是在视觉、听觉还是在心理上,都能感受到作者即便零丁孤苦地置身于没有尽头的人生小巷之中,也不会放弃追寻理想的执着信念。
2.“悠长”之所以要与“又寂寥的雨巷”断开,原因有二:一是本诗押的是江阳辙“ang”韵,“长”的韵母是“ang”,所以要断开。二是后鼻韵母“ang”以元音“a”开始,口大开,之后声音由鼻腔中徐徐缓慢透出,象征着小巷的幽深漫长,音义契合。
3.“丁香一样的”之所以要与“结着愁怨的姑娘”断开,是作者有意强调“丁香”这一意象,丁香花色多为紫色或白色,白色象征着作者理想的高洁,紫色象征着理想的神秘朦胧,可望而不可及;丁香花未开时,其花蕾密布枝头,含苞不放,称为丁香结,诗人常常以丁香花含苞不放,比喻愁思郁结,难以排解,《雨巷》中作者用这一带有文化隐喻色彩的花朵来象征作者理想难以实现,愁怨积郁于心间;丁香花的香气清新怡人,但花香可闻而难以捕捉,象征着作者的理想与现实的隔阂,理想是那样的渺远和难以实现。丁香花的花朵纤小文弱,花筒稍长,象征着那位结着愁怨的姑娘瘦弱而苗条,这也为下文“飘过”这姑娘提供了坚实的依凭。
综观上文,我们可以说,常规的语言往往依据它本身的规范来使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也易形成人们感觉上的习惯,所以艺术家常常出于特定的审美目的或审美情趣,故意打破规范的界限,进行主动的偏离或变异,因此变异是作家避免平庸的一种努力,而读者则可以从文本的语音、词汇、句法、篇章、书写等方面通过删除、颠倒、替换、改写等变异方式使原文变成新文,并将新旧文放在一起比较其优劣,因此“还原比较”则是读者增值文本审美价值的一种手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这种还原比较的方法由于简便易学,所以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学项目2019年度课题“指向提升中学生思维品质的文本细读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k1905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1984:166.
②老舍.出口成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5.
[作者通联:安徽芜湖市第二中学(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