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解读及教学建议

2020-08-13 07:04陆康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0年8期
关键词:东西南北竹石竹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清代著名画家、诗人郑板桥题在《竹石图》上的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所咏之物是有“花中四君子”之称的“竹”。诗歌反映了竹生长环境的恶劣,写出了竹生命力顽强、坚韧、刚劲有力、姿态挺拔的特点,歌颂了竹坚忍不拔、无所畏惧、潇灑乐观的精神和品质,抒发了诗人自己对竹的敬佩与赞美之情。同时,该诗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托竹表达自己坚贞不屈、无所畏惧、潇洒豪迈的高尚品格。由于该诗是一首咏物诗,教师要关注咏物诗的文体特征、遵循咏物诗的规律展开教学。

一、岩竹生长图

《竹石》是一首七言绝句,篇幅上相对短小,要想在这样短小的篇幅中取得尺幅万里的表达效果,就需要在炼字、立意等方面有所突破。显然,《竹石》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咬”就是诗人所炼之字。首先,“咬”字的使用使得竹具有了主动性。竹扎根山石之中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存在主动与不主动之说。而在本诗中诗人用“咬”字来刻画竹显然把竹拟人化了,拟人化后的竹从此就拥有人的主动行为——咬。因此,竹的主动性由此而出。它通过“咬”来维持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听天由命,任人摆布。这体现了竹生命力顽强的特点。其次,“咬”展现出了竹根的力量感。“咬”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有力量感的字,尤其是联想到动物惊人的咬合力时。当把“咬”字和竹根联系起来时,竹根生长过程中有力的样子就能生动得以体现。这样有力的样子凸显了竹生命力的顽强和刚劲有力的特点。最后,“咬”体现了竹根扎入地下的动态感。因为“咬”是一个动作,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动态过程与动物捕猎的动态过程是一致的。如老虎捕捉猎物的一瞬间,它的牙齿由猎物的皮毛深入到内部肌肉,竹根也是如此。它想要获取充足的养分,就必须从地表逐渐深入地下,从地表逐渐深入地下的过程是动态的。这一动态过程同样凸显了竹生命力顽强和刚劲有力的特点。一个“咬”字赋予了竹如此丰富的内涵。而实际上,诗人通过这个“咬”字还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投射在了竹的身上,从而表现自己刚毅的品格。在教学中,对“咬”字的分析理解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第一,换字法,例如:把“咬”换成“攀”或“抓”来感受“咬”字的表达效果,分析竹的特点。第二,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在四年级时曾学过的《爬山虎的脚》一文:“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带领学生分析这句话中爬山虎的脚是“触着墙”“巴住墙”一步一步地往上攀的特点,用爬山虎的“触”和“巴”与竹的“咬”做对比,在对比中引导学生发现竹“咬”的力度感,理解竹“咬”的艰辛不易与竹顽强的生命力。第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咬”的动作或播放动物捕猎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感受竹“咬”的动态感。以上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从多方面感受“咬”字使用的妙处,分析竹的特点。

“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的“定”写出竹目标的明确,表明竹有定力,而“青山”是竹“定”的地点。“不放松”一方面传递出竹自然的外在状态,这一自然的外在状态带有“咬”得紧的力度感,是对“咬”的补充;另一方面“不放松”还传达出竹意志的坚定,这是竹内在的品质。其实,“青山”除了是竹“定”的地点外,还是本诗的一个重要意象。郑板桥为什么要让他的竹长于青山而非其它处呢?在郑板桥的众多诗歌中,“山”常有隐逸的内蕴。在本诗中,他把竹的生存之所安排在“青山”,这显然表现了郑板桥自己对摆脱世俗纷扰的渴望。可见,“青山”这一意象不仅是竹的生存之所,还是诗人郑板桥超脱尘俗的精神追求。在中国文化中,竹一直都是文人墨客笔下超凡脱俗的人格品质的象征。郑板桥的竹也不例外,它和青山共同成为诗人超凡脱俗的人格品质的象征。那么,《竹石》中的竹长于青山就成为了必然,它们共同表现了郑板桥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格品质。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常会参考教参中对课文的解读。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六年级下册)》中并没有对诗人郑板桥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格品质的解读,而仅解读出诗人“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这提醒教师,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要避免唯教参是从对文本做僵化解读的情况,而应该认识到教参只是解读文本的参考资料之一,可以利用的解读资源还有很多,例如,期刊论文、名家文本解读专著等,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多做积累。另外,考虑到六年级的学生刚进入青春期,他们对事物的情感处于不稳定的阶段,正确的价值观也尚未形成,同时,他们情感的可塑性又非常强。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结合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启示学生要学习竹有定力、意志坚定、目标明确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这也符合课标中“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对第三学段学生的要求。

“立根原在破岩中”属于对竹根部的特写。该句简洁地交代了竹根“立”的姿态、“立”的环境,并再次强调了竹的定力。首先,诗人用一个“立”字如画龙点睛一般把竹根“点”得灵动了。“立”字凸显出了竹根挺拔、挺立的姿态,也传达出竹生命力顽强的特点。其次,“原”指出竹根原本、本来就生长在破岩中的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竹根的定力,与首句写竹根的定力相照应。最后,“破岩中”道出了竹根挺立的环境。“破岩”由一些破碎的石头组成,它们不仅坚硬,而且贫瘠。然而,竹并不畏惧这样的环境。一方面,它一直在用自己柔弱的根“咬”比自己坚硬的石头。这一弱一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竹根坚强不屈、不惧困难的优秀品格。另一方面,“破岩”不如泥土肥沃,生长在肥沃泥土中植物不需要费力去“咬”就能得到足够的养分,而长在“破岩”这种贫瘠之所的竹根只有拼尽全力才能吸收到养分。庆幸的是,竹根做到了。它不仅没有屈服于这恶劣的地下环境,反而笔直的挺立在破碎的岩石当中,生命力顽强。在教学中,对于“立根原在破岩中”一句要具体分析竹根“立”的姿态和“立”的环境。因为“立”的姿态和“立”的环境能够反映竹根生存环境恶劣、坚韧刚劲、挺拔的特点,而对所咏之物特点的分析是咏物诗教学的重要内容。考虑到六年级学生在思考时主要依靠形象思维这一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竹石插图或者利用多媒体展示竹石图片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来理解诗句“立根原在破岩中”,体会竹面对恶劣环境时的顽强不屈。也可以提示学生把生长在“破岩”中的竹和长在校园里或家中得到精心呵护的绿植作对比,从中发现竹的优秀品质。

二、竹风博弈图

如果说本诗前两句写的是竹根与地下环境的斗争,那么“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两句写的就是竹与地上环境的博弈。“磨”和“击”二字点明“施暴者”对竹采取的手段之残忍。而从数量上看,竹经历的“磨”和“击”是成“千”上“万”次的,这表明竹经历的磨难之多,突出了“施暴者”想要除竹而后快的恶毒。不过,即使历经千万磨难,竹依舊“坚劲”,这里的“坚劲”表现出竹可折而不可曲的自然特点。“还”字的使用表达出诗人对竹的敬佩与赞美之情。“东西南北风”可以指代恶劣的地上自然环境。因而,竹不仅仅要经历风的吹刮,雨的滴落,雪的覆盖,还要经历酷热的夏、寒冷的冬的季节变换。但是,竹并没有因为这些困难而放弃生存的机会,它不似李清照的海棠因“昨夜雨疏风骤”而“绿肥红瘦”,更不像孟浩然的春花因“夜来风雨声”而零落,它是生活中的勇者和斗争者。“任”有任凭、随意之意,写出了竹的洒脱豪迈与傲气,“尔”传达出竹对“东西南北风”的藐视之意。在这场竹风博弈中,当竹经历“千磨万击”和“东西南北风”越多时,越能表现出竹无所畏惧、潇洒豪迈、顽强不屈的品格。甚至,此时的竹还带有一种要向“东西南北风”发出挑战的豪情壮志。对于学生来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两句在语言表达上不如前两句通俗,主要表现为对“坚劲”、“任”和“尔”的不理解。恰好教材中有对“任”和“尔”的注释。因此,教师要顺势引导学生利用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大意,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对于没有课下注释的“坚劲”二字,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利用拆分组词的方法来理解。例如,可以把“坚劲”拆分成学生能够理解的“坚强有力”四字。

《竹石》是一首咏物抒情诗,咏物是抒发诗人情感、表达诗人志向的方式,而抒情言志才是目的。那么,郑板桥通过咏竹抒了何情,言了何志呢?此时,需要结合其生平资料来解读。据记载,郑板桥出身书香世家,先后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在任期间,他改革弊政,体察民情,最终因触动了上层官员的利益被罢官。他曾在自己的《墨竹图》题诗:“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每当狂风骤雨袭来时,许多大树都禁不住风雨的吹打而纷纷倒地,竹仅在风雨中摇晃,雨过天晴后,竹依然屹立不倒,展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生命力。郑板桥为官期间身处黑暗的官场环境,当黑恶的权贵势力向他施以狂风骤雨似的诬陷栽赃时,他丝毫不畏惧,更不像大树屈服风雨一样屈从于恶势力,而是毫不动摇地坚守自己为民请命、清廉洁己、刚正不阿的为官准则。这样的郑板桥不正是《竹石》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竹吗?所以,《竹石》不仅在写竹,还在表达郑板桥自己坚贞不屈、无所畏惧、潇洒豪迈的君子品格。语文名师王崧舟在解读该诗时把这种现象概括为“人与竹化”,并认为“这是画竹写竹的最高境界,到了这个境界,竹格就是人格,人格就是竹格,写竹的背后是一个鲜活的人格的闪现,而人格的特质全都融化在竹的意象之中”。因此,才形成了诗歌中无一字写人,但处处都有人的影子的现象。写竹“咬定”,实际上就是郑板桥在表达自身刚毅的品格;写竹“立根”,实际上是郑板桥想要表现自己生命力的顽强;写竹面临“千磨万击”,实际上是在暗示自己曾经历的磨难与挑战;写竹“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他坚贞不屈、洒脱豪迈的品格的生动反映。对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体会诗人在本诗中所表达的自身品格是一个难点。此时,需要教师适时地引入诗人郑板桥坎坷的人生经历等背景资料,尤其是他为官期间的事迹。例如,当百姓遭遇连年自然灾害时,上级官吏不顾百姓的死活,不允许郑板桥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但郑板桥毅然冒着丢官的风险救济灾民,并受到百姓们的称颂和爱戴,最终因此事被朝廷罢官。学生联系诗歌自主解读这些资料,从中提取出郑板桥重要的生平事件,就会发现竹与诗人的相似之处:诗歌中竹面临的“东西南北风”就像郑板桥所处的黑暗官场环境;竹遭受的“千磨万击”就像官场中的权贵势力对他的打击诬陷;虽然遭受“千磨万击”和“东西南北风”,但竹依然“坚劲”,这其实是诗人在写自己虽然被权贵势力打击诬陷,但是依然坚贞不屈、无所畏惧、潇洒豪迈。

在写法上,《竹石》采用了遗形取神的方法。“‘遗形不是指不重形象描写,而是指不拘守于外形相似,着力表现描写对象的精神品格”。《竹石》中郑板桥并没有对竹的外形进行描写,而着重刻画恶劣环境下竹所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这一精神气质特点。尤其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两句中的“咬”和“立”二字,该二字准确地捕捉到了竹的神韵。在教学《竹石》遗形取神的手法时,可以与采用了以形写神手法的本课第二首诗《石灰吟》作对比,引导学生发现两种手法的异同,在对比中加深对咏物诗两种常见表现手法的理解。这样的对比教学也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三、竹文化

我国拥有历史悠久的竹文化。在古代,不仅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竹,而且在文化领域竹还有丰富的文化寓意和特殊的审美价值。从先秦到汉代再到魏晋,竹逐渐被历代文人雅士赋予了文学符号的性质。岁寒三友和花中四君子中都有竹的一席之地。竹有群居而不倚、虚中而多节、可折而不可曲、凌寒暑而不渝其色的特点。这些特点与文人雅士自立自强、有节、谦虚、正直、刚劲、坚强不屈、超凡脱俗的人格特点相契合,引竹自况成为他们表达自己君子品格与志向的惯例。这一惯例也成为郑板桥借竹言志的一个重要基础。因此,在教学尾声阶段,教师可以从《竹石》中竹的特点和诗人郑板桥所表达的君子品格入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竹文化和文人雅士赋予竹的君子品格。这是对《竹石》的延伸学习,这样的语文课堂是具有文化味的语文课堂,更能促进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新一代人中的传承。因为“语文教学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主要渠道。青少年学生将会通过我们的语文教学潜移默化地拥有一颗‘中国心并做好一个‘中国人”。

四、小结

教学咏物诗,不但要抓住一般古诗的特点,还必须把握住咏物诗的独特性。所以,咏物诗的教学应该有自己的侧重点。教师要深入细致地解读文本,带领学生品味物的特点,分析诗人赋予物的人格化品质,找到人与物的契合点,最终体会出诗中表达的人的品格或志向。就《竹石》而言,其语言较为通俗,学生理解的难度不大。而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引导学生解读竹的特点,发现诗人郑板桥与竹的契合点,从中感受郑板桥所要表达的自身的精神品质。

参考文献:

[1]温儒敏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嵇春明.《石灰吟》《咏煤炭》《竹石》对比阅读——兼谈咏物类诗文的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C刊,2010(05):35-36.

[3]温儒敏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4]单连梅.“山”“风”“竹”“日”在郑板桥诗歌中的意蕴[D].山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7.

[5]温儒敏主编.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六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7]卞孝萱编.郑板桥全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5.

[8]王崧舟.爱上语文[M].济南:齐鲁书社,2019.

[9]王国维.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8.

[10]刘中黎.语文教育要讲出三种“味道”[N].光明日报,2016-5-3(14).

陆康,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东西南北竹石竹根
竹石
竹石
冯振旺
难忘“竹石”监督
竹 石
挖竹根
东西南北,你分得清吗
雄关漫道真如铁
百岁老人聊养生
名家古诗系列印之《竹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