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运用:“词句段运用”栏目的应然之举

2020-08-13 07:04邹冬梅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0年8期
关键词:词句习作课文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为了充分凸显课程的工具性、实践性、综合新,统编版教材编者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了“词句段运用”栏目,且其中有众多的仿写性练习,为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训练资源。纵观当下统编版教材“词句段运用”栏目的教学,很多教师仅仅停留在认识和理解的层面,而没有认识到“运用”的价值,导致学生始终停留在知其然的状态之中,失去了实践运用的契机。因此,教师要将“词句段运用”的教学从认知层面转向运用层面,真正促进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生长。

一、整体解读,深入了解“词句段运用”的设置体系

1.紧扣单元目标,清晰定位栏目的设置用意

统编版教材在编排时,充分遵循了循序渐进和整体设计的原则,即单元中的每一篇课文、每一个练习、每一个栏目,都是以单元目标为准绳,都是以大单元视角进行筛选之后,有机构建出来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统编版教材“词句段运用”栏目中并不是编者随意编著的,每一项练习都有着其真實的用意。

比如统编版六上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训练学生紧扣关键句来把握整本语段的大意。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编者除了编选了精读文本《只有一个地球》之外,还编选了略读课文《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等,同时在这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中还设置了这样一道题型:“读一读,说说下面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练习,提供了一段关于种植花草树木改善生活环境的文字。

很显然,这样的设置就是让单元资源形成了一股具有向心力倾向的板块,为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的巩固和练习,奠定了认知性基础,更好地推动了学生内在性素养的发展。

2.落实儿童本位,精准洞察栏目的材料价值

对于儿童来说,积极有效的仿写就需要借助教材中所提供的案例作为支撑。在仿写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迁移和实践,同时要能够在类似性的言语情境中,合理而巧妙地运用语言材料,在相应的表达时空中促进学生的认知转化。

比如统编四下第一单元的仿写内容,其训练的核心就是要能够将原本零散的景物,构建成为一个和谐、美丽的和谐画面。编者从儿童模仿实践的角度来看,已经充分地认识到学生模仿的障碍点和困惑处,为此专门为学生提供了三幅风格各异、特点鲜明的风景画,旨在给学生进行融合、综合时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撑。

从儿童表达的视角来看,教师就需要精准地洞察“词句段运用”中教材所提供的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的内在目的,从而找准学生运用资料、展开仿写的逻辑切入点,将“词句段运用”的教学落到最实处。

二、重组规划,灵活运用“词句段运用”的训练资源

“词句段运用”一般都在每个单元最后的“语文园地”中,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是要在单元教学的最后环节,才能教学“词句段运用”。除了传统理念中按部就班的单独教学之外,教师还可以综合性考量“词句段运用”与单元内容之间的关联,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规划,积极发挥 学生的仿写效能,让“词句段运用”的训练内容效益最大化。

1.依托阅读活动,随文而练

以统编版四下第一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纯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幅和谐的画面”,所编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有描写乡村独特风景的《古诗三首》,有描写乡村生活的《乡下人家》,还有描写江南农村生活的《天窗》,还有略读课文《三月桃花水》。为了配合这个选文特点和教学目标,这个单元中“词句段运用”就设置了这样的仿写练笔:读一读,选择图画照样子写一写。除此之外,编者还为学生提供了两个典型例句。这样的练习已经不再是纯粹的机械练习,更可以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资源。比如教师在教学《乡下人家》时,就可以将“词句段运用”的练习穿插到教学环节中去:首先,自主性阅读两段文字:“天边的红霞……”和“飞翔的海鸥……”,思考这两段文字分别出现了哪些风景?这些风景美在哪里?并尝试运用统整的视角,共同探寻这两段文字之间的共同点;其次,教师在学生感受乡村景色特点以及利用相应事物构建画面之后,及时出示“词句段运用”中所出示的课文,并尝试运用模仿的角度来仿写语段。

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就没有将“词句段运用”的教学完全依托于最后的环节,而是将其单元精读课文的阅读教学有机统整,用随文而练的方式巧妙落实,更好地体现“词句段运用”的最初用意。

2.依托习作活动,促进仿写

“词句段运用”的核心就在于运用,没有了运用,“词句段运用”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因此,以联系的视角来关注单元内容就会发现,“词句段运用”很多的仿写内容,其实与这个单元的习作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教师就可以将“词句段运用”的教学依托于单元的习作活动,无痕链接。

比如统编版五下第四单元的习作主题是“他(   )了”,要求学生结合生活中一种真实体验,补充好题目,并将当时发生的事情、前因后果和具体的经过表达出来,尤其是要关注人物当时的细节表现,展现其内心活动。很细然,这样的习作就是要训练学生紧扣人物细节来展现内心活动的写作方法,这与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不谋而合。而这个单元中的“词句段运用”设置了这样的题型: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并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所提供的三句话,分别来自单元课文《军神》《青山处处埋忠骨》《金色的鱼钩》,提供选择的情景分别是“焦急地等人”“期待落空”“久别重逢”。融通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完成习作审题之后,对学生进行方法的实践与指导:借助“词句段运用”中课文中的三个例句,借助人物的细节走进内心,并感受这些言行细节对于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作用,并根据学生自主选择的情景,对学生进行片段的指导,用小试牛刀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片段的自主创作,为整篇作文的练笔奠定基础。

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依托于习作性,用“词句段运用”的仿写来推动习作教学的高效落实,形成有片段向整篇的过渡。

三、统筹安排,积极设定“词句段运用”的实施通道

俗语有云:“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词句段运用”虽然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教学板块,但对于学生语言能力、逻辑思维的训练价值巨大,教师就需要从“词句段运用”训练的价值入手,积极为学生设定实施通道和路径。

1.基于儿童本位,凸显仿写练笔的关键维度

比如统编版四下第六单元的“词句段运用”旨在训练学生感知比喻句的感情色彩,同时指导学生写出富有情感色彩的比喻句。教材所罗的两组比喻句,都与动物相关,不仅生动有趣,同时也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感情色彩。教师基于当下儿童现有的认知经验,可以巧妙构建儿童认知和表达的支架,设置这样的环节:首先,联系生活,激活体验。引导学生围绕着“你生活中喜欢哪一种动物”这个话题进行交流,并罗列一些常见的动物,说说这些动物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其次,阅读例句,辨析差异。鼓励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感受不同的动物在比喻句中所承载的角色效能,对动物的情感色彩进行初步体悟;再次,删减对比,深入感知。教师出示修改之后的语句,并将第二组中两个贬义的动物修改成为“鸡的爪子”“绵羊般的眼睛”;最后,实践迁移,提升表达。鼓励学生进行实践迁移,运用不同的动物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2.基于素材选择,实现仿写练笔的必要条件

有了尊重学生的认知体验,部分“词句段运用”中只有范例,而没有实实在在的训练材料,教师可以紧扣训练目标和具体学情,有针对性地研制素材,为先生的实践练笔奠基。

比如统编版六上第二单元中的“词句段运用”就设置了这样的题型: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要求学生读读例句,仿照着写一写。例句分别罗列了“赞叹”“谢绝”以及没有运用表示“说”等三种情况,教师就不要急于组织学生进行仿写,而是要引导他们先从生活中搜寻,哪些情况可以运用不同形式的说,比如爸爸的怒吼、妈妈的叮嘱、朋友之間的窃窃私语……虽然编者没有直接出示素材,但生活资源的丰富性,让学生拥有的训练更加多彩,其训练的价值更为丰富。

教师要站立在统编版的编排体系下,精准把握、解读和定位“词句段运用”的教学价值,通过与单元教学的融通,搭建多维的实践平台和通道,为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服务。

邹冬梅,江苏省徐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词句习作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