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
摘 要:本文对汉中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特征、机遇和挑战以及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三农”政策的体现,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创新为动力,优化农业发展产业结构,改变生产经营方式,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走绿色循环的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现代农业;战略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6.018
1 汉中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自古就有着农业资源优势的汉中地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紧紧追随国家战略的发展,立足本区域的特点,推进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
1.1 现代农业取代传统农业的过渡
汉中盆地地处亚热带和暖湿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水利资源充沛,远在秦汉时期,农业水利灌溉就非常的发达,因此相对于纬度相同的农业生产区,它更占有独特优势。在传统的以经验为主进行生产的农业社会,汉中地区是一个纯粹的自给自足的农业地区。相应的还有一些农业副业,如纺织、磨粉、酿酒、榨油、榨糖等。改革开放发展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严重失调,顺应而起的现代生态、绿色循环农业,使汉中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开了大的步伐。其表现为农业经营主体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农业产品加工基地的现代体系形成。传统农业的种植业、养殖业朝着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延伸。体现“三生融合”的乡村旅游,因其符合汉中绿色资源的特点,休闲农业、度假农业、观光农业在汉中实现了跨越的发展。
1.2 主要农产品的供需状况
汉中市自古就是以农业而闻名于世,凭借的是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在现代循环理念指引下,汉中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根据2019年汉中市经济社会发展公报显示:2018年,汉中市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363.23亿元,比上年增长3.7%;实现增加值212.81亿元,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231.30亿元,增长4.5%;林业产值16.45亿元,增长7.2%;牧业产值95.70亿元,增长1.6%;渔业产值6.64亿元,增长7.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15亿元,增长0.9%。
通过调研相关数据发现,与全省的比较来看,粮食增速略低于全省,中药材、茶叶、水果、猪肉、家禽年末出栏等指标增速都高于全省的指标量。养殖业除了家禽,其余都低于全省的增速。当地优势的种植业,尤其是中药材、茶叶乃是龙头产业,增速分别高达9.1%,7.1%。
1.3 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汉中农业的主导产业稳步发展,首先,主导产业发展突出,形成了以“猪、药、茶、蔬果”四大支柱产业。其次,一二三产业不断融合发展的趋势明显。新型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截至2018年汉中拥有现代农业园区314个,建成面积3.16万公顷,实现产值62.8亿元,实现利润10.6亿元。园区农民可支配收入13816元,是全市农民可支配收入的3倍。再者,农业科技不断运用,科学技术对农业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汉中市采用“政产学研用”的模式,园区与科研院、高校合作,开发新的品种,9个水稻种子还搭乘上了“天宫二号”,进入太空进行育种实验。最后,现代农业的主体不断壮大。以农业园区为主体,通过政府支持、科研合作、招商引资的方式,不断聚合要素,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主体实力。
1.4 农村土地流转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可以合理利用农村资源。一是规模迅速扩大。汉中农业土地的形式多样,山区土地较为分散,流转较为漫。地处平川的汉台、勉县、城固、洋县等地,流转的速度和规模较为迅速,流转的土地面积也较为大。如汉台区的流转可达上万亩土地。二是形式多样化。土地流转呈现转包经营、互换经营、出租经营、代种经营等形式。在一些农业示范园区,采取“企业+园区+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园区+农户”等形式。三是流转多元化。流转最初多来自农民自身。现在一些城市资本也参与到土地流转中。
1.5 现代农业发展使农民增收显著
改革开放使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農产量稳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了跨越式提高。数据显示,全市农业经济总量不断增加,201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63.23亿元,比1978年增长366.5亿元,较2012年增长96.67亿元。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9666元,比1978年增长9587元,较2012年增长3485元。201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09.98亿元,较2012年增长31.7%。三次产业比重为15.8:46.3:37.9,一产比重较2012年下降4.8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2 汉中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 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资源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约束更加显著。一是表现为耕地资源紧缺,土地碎化。汉中市土地流转率仅12.1%,低于全省水平的23%。农民人均耕地1.05亩,加之农村年轻人外出务工,农村空心化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农业资源过度开发,面源污染日益突出。现代农业生产中,有一个不可忽视问题,就是对农药、化肥、薄膜的使用量,它们的使用可以极大的消灭虫害,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与此同时也给生产环境带来面源污染。
(2)农村劳动力流失土地荒芜严重。在汉中农村普遍还存在着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大城市现象。根据汉中统计抽样调查资料,年龄在54岁以下的年龄段的人群,大部分都在外面务工。农村老龄化问题还是较为严重。这样的状况还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0.4%,高中或中专占22.7%,初中、小学占62.4%,未上过学占4.5%。
(3)农业生产安全难度加大。农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一般来说,有四个方面的风险:一是自然风险。二氧化碳的排放已致使地球的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极端气候使农业生产遭到大的破坏。二是市场风险,也是经济风险。 农户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市场前景预测不准等,农业产品难以销售出去的情况每年都有发生。三是社会风险。表现为伪劣种子、工业污染给农业生产和经营造成的损失。四是管理风险。农业生产组织化、标准化程度较低,分散经营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4)软实力发展不足。表现为:思想理念不够解放,方式方法不够创新,技术支撑不够过硬,装备设施不够现代,管理方式不够完善,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加之汉中地处内陆,农产品外销运距半径较大,连接国内外大市场成本较高,外向型农业尚处在起步阶段,农业对外开放程度低。
2.2 面临的发展机遇
尽管汉中市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着许多的困难和制约因素,在新时期却有着良好的机遇。
(1)国家战略把农村、农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中央的精神汉中出台了《汉中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方案 》《汉中市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汉中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9—2022)》。
(2)新型农业现代化更符合汉中区域特征。汉中市作为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被公认为是地球上同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地方之一。森林覆盖率达5818%,森林面积居全省第一。汉中的生物资源有“天然药库”“天然物种基因库” 之称。土地资源多样,水利化程度高。发达的水系为最大的亮点,人均拥有水资源是全国的18倍,全省的243倍。优越的生态资源正是现代绿色农业的良好资源。
(3)区位交通优势进一步提升。汉中的发展,受制于交通是最为显著的因素。继西汉高速公路的贯通和十天、宝巴高速公路、西汉蓉高速铁路及军民合用机场的相继建成后,西安——成都高铁的通车,改善了我们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等生产要素向农业产业积聚提供了便利。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汉中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新选择
近年来,汉中农业发展秉持 “绿色循环、生态宜居”战略定位,现代农业绿色循环、融合发展。
3.1 以绿色发展理念优化现代农业发展产业结构
资源和地域条件是绿色现代农业发展的硬支撑条件。汉中区域化的资源特色和比较优势正符合了这样的条件。当前,农业发展正处在新阶段的转折期,面对经济和生态建设的双重任务。农业经济发展需用绿色发展理念,调整其产业结构。一是发挥区域资源特色,抓好花卉苗木,蔬菜水果等优势农产品,把绿色生态农业做大做强。二是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是带动作用,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营销业。三是发展高效的农业经济作物。西乡的茶叶、城固橘柑、优质猕猴桃等,都是汉中的优势农产品,中药材、菌类都需要用现代农业进行专业化、标准化技术改造,形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协调的良好生态结构。四是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依托良好的自然山水,打造以“汉水”为品牌的乡村旅游项目。
3.2 以创新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农业的生产方式以及经营方式都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农业生产方式是持续改变。一是规模经营。这就要改变传统的以单一户为单位的生产模式。要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从而提高农户生产经营的产业化水平。二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户按照产业链、产品特征和品牌组建专业合作社,开展生产和经营,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三是发展经营性服务组织。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让普通农户适应市场、有助于将一家一户小生产融入到农业现代化大生产之中,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3.3 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做强特色主导产业
首先,突出产业重点。汉中的区域特征,应该立足农业生态类型,以生态有机为方向,做大做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如生猪基地、茶叶基地。以柑桔为主的特色水果基地、优质水稻基地、优质双低油菜基地、中草药基地、魔芋种植基地、优质食用菌基地。其次,建设现代畜牧业。以生猪为重點,发展优质肉牛肉羊产业和家禽产业,推进猪牛羊禽四大产业协调发展。构建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再者,做大做强茶产业。树立“优质、绿色、环保、健康”的汉中茶形象,打造知名品牌。推进以茶园观光、度假休闲、茶文化展示、茶叶采制等为主的茶旅游开发,推进茶产业延伸。
3.4 以绿色引领循环发展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树立绿色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理念。首先,引进普及与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技术,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打下基础。其次,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施汉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工程,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对大型畜禽养殖场建设有机肥加工厂等畜禽粪污治理设施。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和农田废旧地膜棚膜回收利用新技术。最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开发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培育休闲农业知名品牌。
参考文献
[1]韩长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潘家恩,温铁军.三个“百年”,陕西省统计局网站;中国乡村建设的脉络与展开[J].开发时代,2016,(4).
[3]苏夏群.广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与对策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2,(6).
[4]陈锡文.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 [J].领导科学论坛,2017,(6).
[5]赵茂军.农业现代化中的产业发展研究[J].经济纵横,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