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希
(四川农业大学 法学院,四川 雅安 62500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自1933年1月进入广元地区,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进行了反“三路围攻”、三次进攻战、反“六路围攻”等英勇斗争,成功收复广元、苍溪、阆中的嘉陵江东岸,进一步扩大广元苏区,巩固革命成果。1935年3月,在中央政治局及中央军委的指挥下,红四方面军开始强渡嘉陵江战役,配合中央红军入川,并于4月撤离广元与中央红军汇合,开始书写一部光荣而伟大的革命史诗——长征。
红四方面军在广元的两年零四个月里,开展了广元苏区党政群团组织建设、地方武装力量建设、土地革命和经济文化建设,在频繁战乱中有力维护了社会治安,恢复农业生产,宣传普及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使苏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卓有成效的地方工作有序开展,不仅吸引苏区人民积极参加红军,更通过一系列改变真正赢得了民心,巩固了红色政权,为革命的最终胜利做出积极贡献。
从1933年1月至1935年4月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广元经历了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黄猫垭战斗、强渡嘉陵江等大大小小的战役,留下了苍溪红军渡、川陕省革命法庭旧址、元坝太公红军山遗址、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等150多处历史事件遗址遗迹,在全市范围内分布广泛。其中以苍溪红军渡、元坝太公山遗址和广元红军文化园最具有代表性。
苍溪红军渡是为纪念红四方面军顺利渡江、北上长征而命名,位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内,广元市有直达苍溪的动车,铁路交通较为便利。1935年3月28日晚,红四方面军在中央“渡江两进、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的指导下,由总指挥徐向前发出“急袭渡江”的战斗命令,以塔子山为主渡口,强渡嘉陵江,攻破敌人200公里长的江防线,取得攻打嘉陵江的胜利。在198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六十周年之际,红军渡口多了一座红军渡江的雄伟塑像,以此缅怀红军将士们为强度嘉陵江做出的英勇牺牲和巨大贡献。
元坝太公山现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山上的寺庙又被称为“红军大院”,是为纪念由徐向前总指挥所领导的红四方面军31军276团团部曾住扎在红军山这两年的的生活与战斗。现仍珍藏有徐向前元帅亲笔题词:“缅怀先烈遗志、发扬光荣传统”(已制作成高15米的红军纪念碑),征集有1位元帅、40位将军的题词及回忆录手稿以及全国红军文化书画作品共计507件。[1]
广元红军文化园位于广元市区,以川陕苏区红军石刻标语碑林为主体,仿川北民居的现代园林建筑式样,保留了当年的红军石刻标语及红军生活遗存并进行集中陈列展示。红军石刻将共产党的主张、苏维埃政府的法令以口语的形式本土化,成为当时激发民众参与革命、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有力法宝。
广元红色文化资源的归纳(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法)
1.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
红军在广元进行了长达28个月的艰苦斗争,经过政府和人民的保护和修缮,至今仍存有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物质资源150多处,并留存了丰富的红军生活和战争遗存实物,如枪支弹药、货币、红军石刻、生产生活用品、医疗用品、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等。在这些遗留的物质资源中,又包括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文化活动场所、特色街巷、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陵区陵园等多样的表现形式。
2.红色文化遗址遗迹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广元市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但受历史、自然地理及建国后缺乏国家有力扶持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革命老区的发展严重滞后,资源开发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不高,红色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使其红色文化的特色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的发展迎来了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人多次就革命老区工作作出指示,国务院也于2016年7月10日发布了《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这对于广元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发展机遇。[2]党中央的重视、结合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广元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的开发还有巨大潜力。
3.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分布相对集中
广元市现存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资源主要分布在广元市区、昭化区、苍溪县、剑阁县和旺苍县,几个区县地理位置相对集中,且有便捷的铁路和陆路交通连接,观光游览较为便利。这种资源分布地域的相对集中在客观上为资源的整合、保护与开发带来了一定便利,若能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则能从很大程度上提升地区的影响力,更好地建设革命老区。
4.红色文化资源与绿色自然资源具有互补性
广元现有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9个、3A级景区12个、2A级景区8个、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及其他风景名胜区(统计截止2017年底),红色文化资源与绿色自然资源相得益彰。在美丽的嘉陵江畔,由北而南,有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有中国古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的祀庙皇泽寺,有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文化园,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极”之称的千年昭化古城,以及红四方面军北上长征的出发点苍溪红军渡。嘉陵江如玉带般串联起这些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景观,搭配上天曌山国家森林公园、剑门关风景区、明月峡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融合女皇文化、三国文化、古蜀苴文化等当地特有文化遗存和川北独特民俗风情,形成了“红绿互补”珠辉玉映的良好搭配。依托丰富的绿色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古迹,广元红色文化遗址遗迹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大有可为。
作为一个具有丰富红色文化资源、厚重文化底蕴的大市,广元市针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作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共投入约5亿元资金用于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截至2017年,全市红色旅游接待2362.3万人次,实现了旅游综合收入4.61亿元。[3]目前广元红色文化遗址遗迹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整合统筹力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够和开发利用深度不够的问题,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开发路径亟待创新。
广元市内红色文化遗址遗迹虽在地域上相对集中,但由于地处山区,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与川陕革命老区其他红色文化景点的交流互通较少,在资源整合和资金利用方面存在困难。各个景点建设缺乏整体统筹规划,旅游景区的同质化和薄弱的基础服务设施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差不多”的景区建设难以同时吸引游客,产生了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开发的巨大浪费。
广元市红色文化物质资源丰富且类型多样,但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剑门关”、“红军渡”等著名景点,许多红色文化遗址遗迹鲜有人知,景点缺乏相匹配的营销力度。人们只是对广元的红色历史略有耳闻,但由于景区景点和红色文化历史故事宣传力度不够,对游客吸引力力较低,广元的“红色名片”还没有打造出去。
相较于其他革命老区,目前广元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的开发还处于较低阶段,主要以遗址公园(依托建筑、通过文物保护和陈列来展示,如广元红军文化园)和主题场馆与博物馆式(就地建设博物馆进行收藏与展示,如旺苍红军街上的展览馆)为主,仍采用较为传统和保守的开发方式。同时,部分景区用于管理维护的经费不足,景区硬件设施和附近配套设施建设也不够完善,比如一些景区内的清洁卫生、灯光照明、检修维护方面等工作没有做到位,且展览形式单一,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旅游体验。利用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开发资源的深度还不够,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还有较大潜能没有发挥出来。
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教育人、引领人、鼓舞人的作用,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保持红色文化严肃政治态度的前提下,还要广泛借鉴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引入新兴科学技术。第一,立足于广元市的实际,学习延安、西柏坡等国内其他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物质资源开发利用的先进经验,组织相关领域负责人进行学习考察,总结出适合广元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开发利用的具体经验。第二,拓宽发展思路,引入现代科技。基于广元现有资源,打造红色文化的产业园,依托现存遗址遗迹及开发项目,结合红色文化节、文艺演出、长征故事汇、祭扫红军墓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融入现代科技与互联网技术,创新传承弘扬形式,吸引更广大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比如引入时下比较热门的“虚拟现实VR”技术,游客在根据地参观时,通过穿戴式设备重现当时红军生活场景,视听结合还原战争场景。第三,结合前沿的“体验式旅游”,通过吃红军饭、编草鞋、住草屋等活动体验红军当年的艰苦生活,带给游客更为真实深刻的红军生活体验感。通过打造红色文化相关产业,提升广元红色文化影响力和带来丰富的经济效益,成为老区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
川陕革命老区主要包括四川省巴中市、广元市、达州市、南充市、绵阳市,陕西省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宝鸡市和重庆市城口县,共计68个县(市、区)。[4]红色文化资源在分布区域上较分散。川、陕两省应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对现存红色文化遗址遗迹资源开发活动进行整体的统筹与规划,整合两省红色文化资源,合理利用财政资金,促进革命老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集中连片建设。同时,广元市处于川陕两省交界地带,应积极发挥枢纽协调作用,促进多地在人才、技术、文化等方面实现合作和交流。川陕革命老区多地应当“跨过”行政壁垒的障碍,整合规划,例如共同建设革命老区特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开与中小学、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组织学生教师、领导干部、社会各界团体等到革命老区参观学习,回顾历史,忆苦思甜,激发的爱国主义情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由于红色文化具有的政治严肃性,广元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主要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的较少参与,使红色文化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创新性与活力。政府应在坚持红色文化严肃性和正确政治方向前提下,简政放权,理顺政府职能与社会的关系,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第一,在老区当地建立科研园地,邀请政府机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专家学者到老区进行实地考察,做好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的开发利用科学规划。第二,开展全市红色文化规划方案征集,积极听取和采纳人民的意见建议,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中去,建设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第三,将可以划分给市场的工作(如纪念品制造、互联网技术引入、工艺品包装和运输等)做好分工,与民共利,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同时,把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开发利用与招商引资结合,做好融资理财和财务信息公开,为广元市红色遗址遗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财力支持。
广元具有4000多年悠久历史,优美的康养自然环境、丰富的红色文化与三国文化、古蜀文化、女皇文化等互补共存,其红色文化更是具有悠久历史底蕴映衬下的独特性。应按照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加大资金投入,挖掘广元红色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利用电视、网络媒体、广告牌等多种传播渠道宣传革命老区,结合广元“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深挖其红色文化的品牌价值。同时,可依托红色文化物质载体,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特产礼包,在各大红色旅游景区和互联网电商平台进行宣传和销售,打造“生态康养名城+红色旅游”专有名片名牌。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年代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实现民族解放与自由斗争中,在吸收、整合世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先进经验过程中所形成的极具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体系,包括人物、事件、物质与非物质形态。红色文化遗址遗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具有文明传承和政治教育功能,还能有力拉动地区经济,带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工作时曾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5]红色基因是信仰的种子、精神的谱系。在当今党和国家如此重视红色基因传承和弘扬的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相关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广元市作为拥有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古老名城,更应当抓住机遇,创新红色文化发展思路,增强革命老区内部与老区间的交流互通,打造广元红色文化品牌,引导多元主体参与,集结群众智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发挥出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巨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