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燕 刘小改
滨海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江苏盐城 224500
急性脑卒中有发病快、发展快、治疗成功率低的特点,临床抢救需要创建人工气道,促进痰液排出。不过,创建人工气道要求有科学的、可行性护理方案。为此,我院基于循证支持下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结合危重患者临床表现与具体情况制定护理计划。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急性脑卒中危重患者为研究目标,对针对性护理效果展开分析。
纳入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受人工气道急性脑卒中危重患者62例为研究目标,根据就诊次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男(n=18),女(n=13),年龄48--78(平均:65.3±5.2)岁。其中,气管插管11例、切开20例。研究组:男(n=22),女(n=9),年龄47--79(平均:66.7±5.4)岁。其中,气管插管15例、切开16例。62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对照组:常规护理:生命体征监控、药物管理、健康指导、环境护理。
研究组: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分析循证支持性、真实性、完整性,根据这些信息制定护理办法。第一,创建人工气道,监测临床指标(血压、血气、心率)等综合分析并记录,确保血氧饱和度稳定。观察患者痰液颜色、量、味道。保持呼吸道顺畅,吸痰时提供氧气,但不要过于频繁,避免继发性感染。吸痰时注意观察临床指标,以喷雾形式避免痰液累及。第二,关注切口变化,将无菌纱布一分为二,气管外套管柄盘放置块垫,纱布更换时选择一次性无纺布无菌纱布,避免感染。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医疗设备消毒,确保纱布消毒满足护理要求。第三,保持室内良好通风、充足光照,1日2次红外线消毒。注意夜晚监控,预防病情。第四,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保持管道顺畅,避免感染等不良反应。
(1)分析两组患者预后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2)分析两组患者预后不良反应:呼吸道感染、肺感染、堵管。
研究组总预后效果(93.58%)高于对照组(58.06%)(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预后效果比较
研究组总不良反应(6.45%)低于对照组(41.94%)(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脑卒中多为危急重症患者,风险大,病情发展具有不可预估性。尤其是初期病灶小、意识良好患者,均需要加强气道管理[1]。病情加剧后,短期内患者昏睡。伴随着患者意识改变,气道梗阻发生情况不同容易发生缺氧。临床治疗中,气道管理是重要研究内容。创建人工气道并给予有效的护理计划有助于保证气道顺畅、肺通气,防止引起缺氧。因此,科学的护理方案得到了重视并发挥着重要作用[2]。
我院提出基于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首先,该护理模式有利于对护理工作指导,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制定护理计划,确保护理质量、护理规范性。同时,加强纱布管理,避免护理感染,提高预后效果[3]。其次,针对性护理结合了患者机体情况制定护理计划,根据感染特征控制病情。再次,由被动护理转为主动护理,积极转变护理理念,保持高责任意识和态度对待护理工作。主动与患者交流展开健康指导,使患者深刻意识到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的重要作用,积极转变护理意识[4]。如果患者发生感染应立即处理,改善预后效果。最后,分析人工气道创建风险,制定护理方法,降低护理问题,给予患者规范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中,研究组总预后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我们认为: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对急性脑卒中人工气道创建效果显著,总有效率高,护理方法安全。
综合分析,急性脑卒中危重患者人工气道实施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护理效果提高,降低感染率,促进恢复,早日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