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悦
文前提要:选择基金,首先要了解基金的不同分类,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型和QDII型基金各自的投资范围和比例、风险等级及适用人群都不同,了解了不同类基金的特点才能买到最适合自己的基金。
基金主要分为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基金、QDII基金等等,在每个大类下,还可以根据投资标的、风格、资产的属性等等进行细分。每种类别的基金在投资思路、适合人群等方面均是不同的。
按照风险由高到低,依次是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此外,还有投资于海外市场的QDII基金(包括股票型和债券型)。
股票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的风险最高,与之相对应的预期收益也最高。股票型基金,是指主要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基金。根据2015年8月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股票型基金的股票仓位不能低于80%。也就是说,严格意义上的股票型基金投资股市的比例在80%及以上。
股票型基金的选择十分多样,在股票基金内部还能再进一步细分,主要分为主动股票型和被动指数型,在被动指数型基金中,比较特别的是ETF基金,这类基金可在场内交易。
主动型的股票基金通常投资于一个特定的主题,如智能汽车、港股通、消费、医疗、高端制造等等,基金的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只基金基本的投向或选股风格。一般而言,主动型股票基金是以寻求取得超越市场的业绩表现为目标的一种基金。选择主动型基金时,要特别关注该基金的投研团队和基金经理的水平,同时要关注其所选择投资的主题和范围,并参考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等。
与主动型基金相对应的,是被动型的股票基金,也被称为指数型基金,以特定指数为标的指数,如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中证500指数、创业板指数等,还有一些行业主题指数如煤炭、消费、医药等等。被动指数型基金选取特定的指数成分股作为投资的对象,不主动寻求超越市场的表现,而是试图复制指数的表现。
指数基金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别,被称为ETF基金,全称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在场内进行交易,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证券公司的股票软件直接买入或卖出,而不用通过基金公司来申购与赎回。从交易费率上看,被动指数基金申购和赎回费率普遍低,对个人投资者而言,主要是通过股票账户在二级市场上买卖ETF基金,交易费用十分低廉,通常交易佣金仅为2?左右,且免收印花税。此外,ETF基金的管理费也较各类股票基金更低,通常仅在0.15%~1%之间,而指数型基金一般在0.5%以上,主动型基金在1%以上。
选择哪一种,主要看投资者倾向于相信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还是对大盘或相关板块走势的判断,也就是是否相信主观能力能够“战胜市场”。而在被动指数基金中,选择ETF基金主要是因为操作便捷、成本低,但ETF基金的种类有限,并不是所有指数都有相应的ETF产品。
混合型基金
混合型基金是指同时以股票、债券为投资对象,但投资比例又不符合股票型基金或债券型基金定义的基金品种。因此,混合型基金与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相比,仓位变化更加灵活。
但細分来说,大致可以将混合型基金分为偏股型、股债平衡型和偏债型3类。
股票投资比例在60%以上的是混合基金中偏股型基金的主要特征,业绩比较基准中也以股票指数为主。有一些偏股型基金的持有股票上下限为60%~95%,基金合同中也载明股票投资下限为60%,历史上该类型基金本来是股票型基金,只是因为修改基金合同的程序比较复杂,绝大多数基金采取了更名为混合型基金方式。另一些偏股型基金没有硬性约定股票投资比例下限为60%,但业绩比较基准中股票比例需大于等于60%。
股债平衡型也称灵活配置型基金,通常基金名称中有“灵活配置”4个字。灵活配置型基金分为股票上下限30%~80%,以及基准股票比例 60%~100%、30%~60%、0~30%4类,个别基金的股票占比接近这4个分类的,也靠档划入各自分类。
偏债型基金以债券为主要投资方向,业绩比较基准中债券比例值超过70%。
混合型基金设计的目的是让投资者通过选择一款基金品种就能实现投资的多元化,而无需去分别购买风格不同的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如,偏股型的混合基金的风险理论上比股票基金低,后者有持有股票资产80%以上的限制,而混合基金则不受这个限制。如果不幸遇到股市低迷的情况,灵活配置的货币基金可以将股票资产的配置降低,增加债券、货币等固定收益型产品。
从预期收益率和风险相匹配的角度来看,混合基金的收益理论上低于股票型基金。但在实际中,不同基金的收益大相径庭,一些运作良好的混合型基金会超过股票型基金,而表现不好的也照样有可能会遭遇暴跌。
债券型基金
债券型基金分为纯债券型基金、混合债券型基金、可转债基金等。
纯债基金的所有资金都投资于债券,包括国债和企业债等,目前国内大部分纯债基金为中长债基金,这类基金的资产大多购买1~5年期的债券,预期的收益率高于货币基金。
混合债券型基金又分为“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一级债基”的投资范围为债券和股票一级市场打新,“二级债基”的投资范围则在一级债基的基础上再加上股票二级市场投资,因此风险相对更高。目前,一级债基还可以通过网上申购参与打新,但其收益贡献已经十分有限,因此二级债基成为了市场上依然能够参与网下新股配售的债基产品。
可转债基金,主要投资对象是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债基金的特点是,无论股市牛熊,其都有可以赚取收益的方式,获利方式主要通过套利策略、债券利息和二级市场交易、股票分红等。同时,可转债基金的风险主要在于债券违约、利率风险和股市波动等。
货币市场基金
货币基金通常投向风险较小的货币市场工具,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动性、稳定收益性,而且具有“准活期存款”的特征。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一般期限在一年以内),如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债券、同业存款等短期有价证券。
不同于其他类别的基金,货币基金一般不使用净值增长率作为衡量基金收益的指标,而是看7日年化收益率和万份收益。7日年化收益率,就是货币基金最近7天的平均收益水平,按“年化”进行计算得出的数据,具体的计算公式为:(最近7天的投资收益÷本金)/7×365×100%。万份收益,即1万元的本金一天能赚多少钱。投资者每天都可查看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和万份收益情况。
由于主流货币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差距不大,投资者更多是出于现金管理的需要购买货基,因此,在选择货币基金的时候,收益率并非唯一的参考指标,还可参考基金规模、申赎的便捷程度等因素。
QDII基金
QDII的全称为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是指具有境外资本市场投资资格的国内机构。目前,我国的外汇还没有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因此QDII是一项过渡性的安排,只有这些机构可以合法地进行海外投资。QDII基金就是由这些QDII发行、从事境外证券市场的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业务的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QDII基金来进行海外资产的配置。
如按照投资的地区划分,QDII基金投资范围覆盖了以欧美为代表的海外成熟市场和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还有以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市场等。按照投资标的可以划分为:股票型QDII、混合型QDII、债券型QDII和另类型QDII产品,投资标的包括股票、债券、黄金、原油、贵金属等国际主要大宗商品,另外还有小部分产品涉及海外房地产信托投资(Reits)。
根据我国外汇管制的相关要求,个人每年兑换外币的额度为等值5万美元,而且资本项目尚未開放。如果使用人民币购买QDII基金,不占用个人的购汇额度,但占用基金公司的额度,因此,有些产品可能因外汇满额而无法申购。QDII基金适合希望参与海外投资、或有海外资产配置需求的投资者。
封闭式基金和LOF基金
封闭式基金,是指基金发行总额和发行期在设立时已确定,在发行完毕后的规定期限内发行总额固定不变的证券投资基金。相比较而言,开放式基金的基金单位或总规模不固定,投资者的需求越大,基金的规模也就越大。
封闭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续期,期间投资者不可以申购或赎回,只能将基金的份额上市交易,而开放式基金与之完全相反,即投资者可在存续期申购赎回,但多数不可以将基金份额上市交易。封闭式基金的价格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开放式基金的价格以每日公布的基金单位资产净值(扣除一定手续费)为准。
开放式基金由于随时面临赎回压力,投资者的大量赎回也有可能造成基金清盘,因此更需要注重流动性管理,也要求基金管理人有更高的投资管理水平。2002年以后,封闭式基金逐渐退出市场,如今市场上的主流是开放式基金。
LOF基金,是开放式基金中的一种,英文全称是”Listed Open-Ended Fund",即“上市型开放式基金”。一般开放式基金只能通过基金公司直销、证券公司或银行代销,而LOF基金发行结束后,既可通过证券交易所发行认购和集中交易,也可通过基金管理人、银行及其他代销机构认购、申购和赎回。LOF与ETF不同的是,LOF的申购、赎回都是基金份额与现金的交易,可在代销网点进行;而ETF的申购、赎回则是基金份额与一揽子股票的交易,且通过交易所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