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海波
肠癌是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发病后伴随便血、腹泻、局部腹痛等症状。肠癌的发病与饮食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近年来,人们在生活方式发生明显改变,这就使得肠癌患者数量明显增多,有效治疗疾病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目前,临床在治疗肠癌时常采用手术治疗,而手术效果受到患者心理状态、手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并发症,需加强术后护理。
1、什么是结直肠癌
肠癌可分为直肠癌与结肠癌,与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等有关,且疾病的发病年龄逐渐老年化 。肠癌在早期无明显症状,仅仅可能出现消化不良、不适感、大便潜血等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逐渐出现症状,包括便血、腹痛、肠梗阻、腹部包块等,部分患者还伴随消瘦、发热等症状。
2、肠癌的手术治疗
对于结肠癌者,其治疗则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其中,I期-III期患者常实施根治性切除手术与区域淋巴结清扫治疗,结合患者而实际情况,对根治切除术的范围与手术方式进行确定。若患者为IV期患者,且伴随严重肠出血、肠梗阻,无法实施根治手术,需实施股息性切除,促进症状缓解。
对于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为其根治性治疗手段,直肠手术与结肠手术相比,难度明显增加,其手术治疗方式有很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治疗,如经肛门切除术、低位前切术。若直肠癌患者处于II期与III期,建议在术前实施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降低肿瘤级别,随后实施根治性手术治疗。
结直肠癌患者在术后应当重视护理干预,避免发生感染,内容包含: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康复护理、生活护理等,指导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促进恢复,并在术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知道康复,加强饮食护理,提高免疫力,此外还需注意给患者提供一个温馨舒适、恒温恒湿的环境,提升患者舒适度,预防多种感染。
3、肠癌术后切口感染
肠癌术属于有创操作,尽管医疗技术先进,但术后仍伴隨切口感染等风险,需针对感染处病原菌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影响因素。
(1)术后切口标本采集与病原菌分离鉴定
分离培养与鉴定细菌是以《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定》为依据,若为表浅伤口或者大刨口伤口,在局部消毒以后,使用肉汤拭子对脓性分泌物进行采集,对于闭合性深部脓肿,使用无菌注射器将脓液抽取出来,并培养。在标本采集以后,放置于接种皿平板,并在37℃的孵箱内培养,持续24小时,分离钝化细菌以后,使用微生物自动分析仪(VITEK-60)鉴定结果,配套设备有占用鉴定卡(GPI、GNI+、YBC),以仪器操作说明严格进行,使用质控菌株进行室内质控。
(2)病原菌分布特点与影响因素
机体结直肠内存在大量的肠道寄生菌群,正常情况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在实施手术治疗时,肠道内容物出现外溢,导致肠道细菌发生异位定植,极易引发术后切口感染。有研究指出,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中,病原菌分布如下:G杆菌(58.10%),其中大肠埃希菌(24.20%),铜绿假单胞菌为11.20%,还包括鲍氏不动杆菌,可见G杆菌为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感染比例较高;此外,病原菌中还有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感染等,以上结果证实了在医院感染以后感染菌具有一定复杂性。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结直肠癌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较高,为医院常见感染性疾病。有研究数据指出,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约为4.28%,其中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伤口等为主,其中呼吸道约占66.95%,伤口约为14.41%,由此可见,医院感染中伤口感染占据重要地位,应当加强伤口感染的预防措施,有效控制感染。引发切口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如患者的自身免疫情况、手术创伤面、护理质量等,在外科手术是一种有创性操作,具有侵入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对机体的免疫保护机能产生破坏。另外,创面失血、失液、暴露,且围术期应用大量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均容易引发机体的菌群失衡,极易造成病原体入侵,进而发生切口感染。又有学者指出,引发腹部伤口感染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为肥胖,在该学者的研究中,肥胖患者在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约为23.10%,体型正常者发生切口感染约为14.50%,两者数据相比,P<0.05,产生统计学意义,表明了肥胖可诱发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
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应当积极实施防治对策,具体内容为早期诊断,且快速手术。结直肠癌患者可通过腹腔镜实施手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从而预防术后感染,降低感染发生率。手术过程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有效控制感染,正确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避免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结合患者全身状况,给予支持疗法,提高患者免疫力与抵御感染能力。做好术前准备,肠道准备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十分关键,通过肠道准备相对减少肠道内细菌数量。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引流管情况,及时冲洗与更换引流管,确保清洁,避免引发切口感染。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均需合理使用,结合医院与科室切口感染菌与耐药性发生与发展趋势,选择广谱、有效、渗透力强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