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020-08-12 09:06陈雨晴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2020年3期
关键词:护理价值心血管内科优质护理

陈雨晴

【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前来我院就诊的心血管内科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展开护理工作,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在患者结束护理前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等进行对比,以对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护理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在对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同比较高;经过分别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具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优质护理模式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细致的护理工作,对改善患者焦虑状况具有积极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减少了护患不良事件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 心血管内科 护理价值

生活质量的改善促进着国民健康意识的形成,心血管疾病作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疾病种类之一,其治疗过程具有连续性,这也就对护理工作质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心血管疾病属于老年患者的多发疾病,一旦发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优质护理模式在持续性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为研究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文章以我心血管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前来我院就诊的心血管内科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n=28)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展开护理工作,对照组(n=28)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其中观察组患者男16例、女12例,年龄在43岁-65岁之间,平均(54.25±0.25)岁,患者病程在2年-16年之间,平均病程在10年左右;对照组患者男14例、女14例,年龄在45岁-65岁之间,平均(55.25±1.25)岁,病程在2年-15年之间,平均病程9年左右。患者患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对患者心率、血压等进行监测,同时对患者生活习惯等进行指导,并结合医嘱对患者进行对症护理。

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其主要护理措施如下:

不定期展开护理培训。为保障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医院要不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优质护理理念的培训,以保障护理人员护理技术的提升与护理人员心理状态的稳定,进而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优化排班制度。护理人员排班决定了护理人力资源的调配,为保障优质护理服务价值的最大化,医院要对护理人员的排班进行优化,以保障护理人员能够得到充足的休息,进而更加高效的参与到护理工作中,保障护理工作的精细化。

提供连续性护理。心血管内科患者一旦发病,患者自身生命安全会受到威胁,这也就要求工作人员要对患者提供连续性护理,以更好的对患者状态进行监测,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在连续性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且護理人员要重视护理工作的交接,以对患者身体各项数据指标与异常情况进行分析,进而以保障护理工作的有效性。

提供人文关怀。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提供人文关怀,这也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对患者的情绪、精神、心理状态等进行观察,积极主动的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同时,也可根据患者医院对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进而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

1.3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者结束护理工作的前夕,对患者进行生活对比调查与护理满意度调查,以对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价值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在对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同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对比

经过分别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具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受患者病情的影响,部分心血管内科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且心血管疾病发病因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也就要求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中要保障质量。心血管疾病与年龄具有密切关系,伴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越高,且治疗过程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短期无法有效治愈。老年患者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患者群体,患者身体机能的弱化降低了患者自身免疫力,也就使得患者身体健康恢复受限。

优质护理模式作为护理工作的一种,其对提升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提升患者护理质量,对患者给予更加精细的护理体验。同时护理措施的有效应用也使得护理人员工作状态得以改善,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对增强护患关系,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数据可知,在对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同比较高;经过分别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具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优质护理模式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细致的护理工作,对改善患者焦虑状况具有积极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减少了护患不良事件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贝贝.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评估[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0,30(01):119-120.

[2]冯金桃,吴丽琼.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06):138-139.

[3]潘冬玲.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4):352+356.

猜你喜欢
护理价值心血管内科优质护理
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小儿肺炎患儿实施气管内吸痰护理的有效性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