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0°静脉穿刺对患者疼痛及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2020-08-12 13:23傅慧燕张海燕
健康之友 2020年6期
关键词:疼痛

傅慧燕 张海燕

【关键词】静脉穿刺;疼痛;穿刺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6-0160-01

静脉穿刺作为临床上治疗和抢救患者的重要途径,但是这项操作属于创伤性和侵入性,不可避免地会给患者带来痛苦。而针对年龄较小的患儿,医院主要采静脉留置针的方式来降低对患儿血管的刺激,减少长期需要输液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而大量研究发现,在静脉留置针穿刺时不同的进针角度对患儿的疼痛和穿刺成功率产生影响[1]。本文就15°~30°静脉穿刺对患者疼痛及穿刺成功率的影响进行探讨,具体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输液室在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需要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临床资料,抽取40例静脉穿刺采用传统的15°~30°角进针的患儿作为实验组,抽取40例静脉穿刺采用40°~45°角进针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患儿、女患儿分别为22例、18例,年龄分布3个月~6岁,中位年龄(1.57±0.54)岁,其中支气管肺炎16例、支气管哮喘11例、支毛细支气管炎8例、腹泻5例;实验组:男患儿、女患儿分别为18例、12例,年龄分布5个月~5岁,中位年龄(1.52±0.51)岁,支氣管肺炎15例、支气管哮喘12例、支毛细支气管炎7例、腹泻6例。两组患儿基线资料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选用由同一家厂家提供的24G留置针(BD公司生产)和3M无菌透明贴,所有操作均由同一名护士开展。在穿刺前,护士要对双手消毒,佩戴口罩,准备所需的各类物品和材料。在选定穿刺的静脉时,需要根据患儿身体状况、病情以及输液量。观察组患儿以传统的15°~30°的角度静脉穿刺方法进针,对患儿穿刺部位常规消毒后,护士先把留置针的外套管松开,把针芯进行充分转动,护士右手拇指与食指将留置针的鳍状针座和软管座拿好,在穿刺点上方紧绷其皮肤,按照15°~30°角度进针,直刺患儿的血管,当血管回血以后再放平针翼,根据患儿静脉的走向往前进针0.2cm,当确定外套管进入至血管后再送管,具体方法为:左手持Y接口,右手将针芯退出,一手送套管一手退针芯,直至确保软管全部送到血管中。护士用左手将针翼固定好,右手则迅速抽出针芯,将其置于锐器盒中,然后将止血带松开,打开调节器,用无菌透明贴先固定外套管Y至针座紧贴于患儿皮肤上,然后将无菌透明贴跟针座将穿刺点作为中心紧密粘贴好,轻轻压透明贴,再把留置针软管座按照走向U型盘曲延长管,将其粘贴在患儿皮肤上。对照组患儿则是采用40°~45°的角度进针,操作方法与对照组相同[2]。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评价标准:一次性穿刺为成功;对比两组患儿穿刺后的疼痛评分,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进行评价,分为0~1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疼痛越明显。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数据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开展分析,其中NRS评分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值检验;以率(%)表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x2检验。若P<0.05时表示对比的数据之间差异明显。

2 结果

2.1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对比

实验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38例,穿刺成功率为95%;对照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30例,穿刺成功率为75%,可见实验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P<0.05。

2.2两组患儿穿刺后NRS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儿NRS评分为(3.36±1.15)分,对照组患儿NRS评分为(5.48±1.36)分,可见实验组患儿NR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P<0.05。

3 讨论

由于儿科输液室主要收治的是患儿,小儿输液普遍具有速度慢、时间长等特点,如果采用普通的静脉输液方式,容易发生发生液体外渗的情况,并且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容易出现烦躁、哭闹等情况,进一步加大了输液外渗的发生率。另外,由于患儿的血管较细,在输液时应该尽量减少穿刺的次数,而长期提供有效且可靠的静脉通道,有助于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减轻疼痛。临床上,在静脉穿刺中以15°~30°角度进针时,进针的角度跟患者皮下组织厚度存在紧密关系,假如组织的厚度较薄时,进针时的角度不应过大,其原因是如果进针角度过大或者过小均可能穿破患儿的血管[3]。

在本文中,对比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时分别以15°~30°进针与40°~45°进针对患儿疼痛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发现:15°~30°进针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5%高于0°~45°进针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75%,15°~30°进针的患儿NRS评分(3.36±1.15)分低于40°~45°进针患儿NRS评分(5.48±1.36)分,且P<0.05。证实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过程中,采用15°~30°进针有助于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疼痛。这主要是因为采用40°~45°角度进针,因为患儿的脂肪厚度非常薄,再加上患儿比较好动,配合性较差,容易发生穿破血管壁无回血或者送管失败的情况。而采用15°~30°进针,能够明显降低上述情况发生率。值得注意的是,要想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还跟护士的专业水平有关,为此护理人员要自觉提升自身的穿刺技术和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邓丽红.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的途径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11):84-85.

[2] 吴佳菊.静脉穿刺角度对患者疼痛及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07):103-104.

[3] 周立群,王明欢,张璐,等.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及减轻疼痛方法的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09):264-265.

猜你喜欢
疼痛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疼痛控制和满意度的影响
疼痛的早期护理干预对于减轻肝胆外科术后疼痛的有效性探讨
谢谢你曾放过我
怎么疼痛分类呢?
把疼痛赶走!
怎么给疼痛分类
挣脱这种疼痛
别把疼痛不当病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
疼痛到底有多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