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区块链技术扩大数字鸿沟风险的防控

2020-08-12 09:01纪佩吉郑胜水
新闻世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数字鸿沟区块链人工智能

纪佩吉 郑胜水

【摘    要】 “区块链热”背景下,受众之间的数字鸿沟不仅表现在认知上,也表现在思维、接入沟、使用沟和媒介素养上。警惕区块链被少数精英垄断,防止数字鸿沟扩大,就要在科学认识区块链的基础上,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政府搭台、受众主导的方式,政府、社会和个人三者合力,探索“区块链+”的应用,同时增强受众网络接入意愿,缩小数字鸿沟。

【关键词】区块链;数字鸿沟;人工智能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9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人工智能时代数字鸿沟研究”(课题编号:XW192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研究缘起

数字鸿沟不仅表现在传统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鸿沟上的差异,即“硬件”设备接入和“软件”新技术应用能力上的差异,而且“对人们的知识获取有着显著影响,而人们所拥有的知识,众所周知,对其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是至关重要的。”[1]

然而,在第一道鸿沟逐步缩小的同时,表现为网络信息处理和应用能力的第二道鸿沟却呈现扩大化趋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吴丹分析师的《互联网数字鸿沟问题加剧》报告指出:“从CNNIC的调查中发现,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并不均衡,地区之间、人群之间的互联网数字鸿沟相当明显,而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2]复旦大学金贞银以深度访谈和实证研究的方式对智能手机用户间是否存在所谓的“第二级数字鸿沟”进行分析后得出:“除了因新媒体拥有而导致的鸿沟之外,因使用质量而导致的鸿沟也会越来越大。”[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构建区块链产业生态,加快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本文拟探讨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鸿沟将呈现出哪些新形态和发展变化?区块链技术又将对数字鸿沟造成怎样的影响?

二、区块链发展差异引发新的数字鸿沟

区块链与数字鸿沟的相互关系及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区块链思维的差异

各国对区块链技术表现出不同态度。德勒发布的《2019全球区块链调查报告》显示,在其所选择的中国、美国、以色列和新加坡这四个国家对比发现: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的中国和美国都对区块链表现更加认可,而新加坡则以区块链资产结算业务先行者姿态积极参与区块链技术,相较之下,作为中东区块链引领者的以色列则相对滞后于以上三个国家。[4]

另外,德勒在2019年對十多个国家/地区年收入达1-5亿美元的企业的1386名高管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53%的企业认为区块链将会至关重要,是企业五大战略重点之一,这意味着有接近一半的企业并没有将区块链作为企业战略之一进行部署,其中有3%的企业认为区块链不会起到相关作用。在区块链及其应用的态度上,认为区块链将颠覆企业生产方式的达56%,相反持否定态度的达44%。同时有接近半数的企业高管认为区块链被夸大,占43%。[5]

人工智能时代区块链展现的是一种“区块链思维”,这种前瞻性思维强调把区块链当成一种工具、一种特殊的途径和方式,将区块链思维运用于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赋能于实体经济,实现跨领域、跨部门、跨渠道的深度融合和实效探索。

区块链思维体现在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认识区块链,尽管目前人们还不能很好地运用区块链,但是能够了解和判断区块链的潜在价值;第二个层次是掌握区块链,人们能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部署和实施区块链;第三个层次是超越区块链,人们在利用区块链的同时,能够发现或创造价值。区块链思维的兴起与扩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区块链思维上的数字鸿沟仍将长期存在。

(二)接入沟的差异

从第一道鸿沟来考察,人们在区块链接触和使用方面体现出了技术研发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硬件设备拥有程度上的差异。

首先,全球区块链市场结构占有率明显失衡。有研究显示,2018 年,美国在全球区块链市场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全球区块链市场占36.0%的市场份额;德国在全球区块链市场中占 16.2%,位居第二;欧洲约占全球 1/3 的市场份额,其中荷兰占全球市场的8.4%。紧随其后的新加坡、英国、俄罗斯和加拿大,各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4%、4.6%、4.5%和3.1%。而中国则以0.7亿元的产值,仅占全球区块链市场份额的0.6%。[6]

其次,全球区块链专利申请也呈现出地域分布不平衡现象。仅2017年一年,中国在区块链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近乎翻倍,反超在该领域有着一定研发优势的美国。尽管如此,美国仍然有着雄厚的实力,表现在其一方面拥有大量区块链早期核心专利,专利质量较高;另一方面,专利布局更为广泛。而处于第三梯队的韩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其专利申请量则是远远落后于美中两国。[7]

再加之各国本身存在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现状,在“知识权利”集中过程中,少数发达国家早就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重组和全球垄断获取了“先行优势”。南北国家“数字鸿沟”本质上就是南北经济差距的产物,而区块链的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软硬件设备的投入和运用上的差异又加剧了南北在第一道鸿沟上的差距,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使用沟的差异

区块链技术引发的第二道鸿沟扩大,首先表现在区块链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着力不均、成效不一。目前,区块链技术在货币和金融领域的运用较为普遍,而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的应用则相对较为缓慢和低效。

据统计,2018 年全球区块链市场份额中,金融业所占的份额达到 60.5%,规模较大。其应用前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际结算方式,另一个是数字货币。[8]

周适的研究指出,2014—2015年是区块链技术专利申请的增长期。在此期间,申请区块链相关专利的公司主要集中于老牌的IT企业、金融类公司和专门从事区块链技术研发的新创企业这三大类型的公司。[9]

另一方面,区块链核心技术和操作管理始终掌握在政府部门及少数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事业单位手中。对于中小型企业、团体和个人来说,区块链应用仍只能是望而却步、遥不可及,区块链使用沟上的差距显而易见。

据报道,花旗银行在区块链上测试运行加密货币“花旗币”。IBM则已经创造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国结算系统。英国PROVENANCE为多个企业提供供应链溯源服务。乌克兰敖德萨地区政府利用区块链技术,通过多次测试建立了一个在线拍卖网站。2018年,腾讯在深圳某餐厅高调亮相区块链电子发票。蚂蚁金服在杭州、台州、金华三地医院开出60万张区块链电子票据。

中小企业在实际业务中确实有利用区块链解决业务问题的刚需,但囿于成本高昂、融资艰难、技术研发瓶颈、人才匮乏、体制机制跟不上等诸多现实,还要考量所牵扯的法律、伦理和信任等相关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区块链落地之路。

(四)受众素养的差异

就区块链而言,受众存在显著的数字素养差异,主要表现为个体在能否快速有效地发现并获取区块链相关信息,对其进行评价判断、交流整合、处理分析甚至运用与创新创造方面呈现能力差异。包括此过程中所体现的道德修养、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

笔者以“区块链”为关键词在各大数据平台进行主题检索,在CNKI检索平台,可以搜索到10160篇相关结果,其中中文文献8711篇,外文文献1449篇。在万方数据服务平台,检索到16699条相关结果,其中专利9259条,占55.44%;期刊论文6941篇,占41.57%;学位论文419篇,占2.50%;数量较少的是会议论文、科技成果、标准、视频和法规的词条,分别是29、28、11、7和5篇。以“区块链”作为书名关键词在超星电子图书中进行检索,只能搜索到4篇相关书目。

为进一步了解受众对区块链的认识,笔者进行了简单的问卷调查(未能采集到年龄低于18岁和高于65岁的样本)。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77份,统计结果显示受访者对区块链的认知差异明显。超半数受访者对于区块链较为陌生,选择非常了解区块链的仅有3人,占3.9%,而表示完全没有区块链概念的有48人,占62.34%。当问及是否知道虚拟货币与区块链关系时,只有4人表示非常清楚二者关系,占5.19%;表示对二者关系完全没概念的超半数,有49人,占63.64%,一知半解的有24人,占31.17%。

当问及是否想了解区块链时,大部分人表示对区块链兴趣不大,选择一般的有49人,占63.64%;而选择非常愿意的有22人,占28.57%;表示不愿意的僅6人,占7.79%。但是,一旦假设区块链将会融入受访者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时,大部分受访者表现出了态度的转变,有53人选择可以考虑尝试去学习和了解区块链,占68.83%;表示非常愿意和不愿意的有18人和6人,分别占23.38%和7.79%。尽管大部分受访者并不了解也不打算深入认识区块链,但是一旦有学习的必要性和条件时,大部分受访者还是愿意尝试学习区块链知识。

综合统计结果可以得出,受访者在区块链认知上存在数字鸿沟,但是当被问及对区块链在中国发展的看法时,大部分受访者对此还是充满信心,有59人认为区块链会在我国某些领域(如金融)广泛使用,占到76.62%。

综上所述,区块链技术条件下,数字鸿沟在理论内涵、呈现形态、社会影响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尽管区块链会造成数字鸿沟,进而加剧社会不平等,但若对其加以调控利用,则可以创造出新的价值,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削弱区块链的负效应,充分挖掘其正效应,善用区块链技术弥合数字鸿沟,已成为各界值得重视的课题。

三、巧用区块链,弥合数字鸿沟

用好区块链,扩大其正向效应,使之为弥合数字鸿沟服务,变数字鸿沟为数字机遇,这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三者协同努力。

(一)科学看待区块链

区块链未来已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区块链,更要用科学的眼光审视区块链。既要发展好区块链,以避免可能的落后和危险,同时更要用战略性的眼光对待区块链,加强对其的监管和调控。

(二)制度搭建是基础

从政府的角度,制定相应的帮扶政策,创新区块链在消除数字鸿沟方面的方式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也发现,大多数受访者对于政府在区块链建设中的作用都持积极肯定的倾向。期望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扶持区块链发展的有55人,占69.62%,同时认为政府应该增加对此技术研发投入的同样有55人。仅有少部分受访者持消极态度,认为应该保守对待。

(三)人才培养是关键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复合型人才需求巨大,需要从事者掌握计算机技术、智能合约等多种专业性强的知识。所以,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出形式多样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培育出一批有志于探索区块链与数字鸿沟相互关系及影响的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民间团体的助力,可以让区块链成果惠及更多民众,这对缩小数字鸿沟意义重大。欧盟咨询机构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EESC)在其关于区块链的最新报告中,建议应采取公共措施,确保所有人都能利用区块链这一社会经济开创性基础设施。并强调“我们不希望看到数字鸿沟造成更多的不平等和不公平。我们不希望看到一个新的精英出现,不希望那些熟悉新技术的人最终把其他人排除在经济和市场之外。”[10]我国也于2018年发起并成立“中国区块链安全联盟”,旨在团结社会各方力量护航区块链产业健康发展。据报道,温州是较早成立区块链研究机构的地区之一。通过整合趣币网、火币、云象等知名区块链企业以及温州本地专家、律师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温州区块链的政策研究与应用推广。这种政府搭台、社会团体出力的方式,对于推动区块链在缩小数字鸿沟方面的作用意义非凡。

(五)提高受众接入意愿

“在中国,许多家庭和个体选择不接触互联网的原因中,较大部分属于接入兴趣意愿范畴。”[11]陳力丹和金灿通过对农村和城镇非学生非网民的调查统计显示,受众的互联网接入意愿是引发数字鸿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普及区块链专业知识,端正使用态度基础上,培育广大受众的区块链接入意愿,是弥合区块链领域数字鸿沟的重要措施。

就区块链领域而言,数字鸿沟表现出了阶层分化和文化壁垒的倾向,受众媒介素养与技术发展的不同步,将会进一步加剧区块链数字鸿沟。若统筹协调,合理调动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三方共同努力,则可以使技术为我所用,创造出更多的区块链成果,为弥合数字鸿沟提供更加有效、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式。

注释:

[1]韦路,张明新.第三道数字鸿沟:互联网上的知识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04):39.

[2]吴丹.互联网数字鸿沟问题加剧.[EB/OL].http://

www.cnnic.cn/hlwfzyj/fxszl/fxswz/201008/t20100817_33540.htm,2010-08-17/2019-10-15.

[3]金贞银.智能手机使用与新数字鸿沟——基于对上海30名市民的深度访谈[D].复旦大学,2013.

[4][5]张凯.德勒《2019全球区块链调查》[J].互联网经济,2019(02):19,13-14.

[6]区块链:全球市场规模超122 亿元 中国市场理性增长[N].中国电子报,2019-11-1(008).

[7][9]周适.全球区块链专利布局研究[J].信息通信技术与发展,2018(07):23.

[8]区块链已成大国竞争新赛场[N].中国电子报,2019-11-4(A01).

[10]警惕区块链被精英垄断 防止“数字鸿沟”的出现[EB/OL].http://finance.sina.com.cn/blockchain/roll/

2019-08-01/doc-ihytcerm7875826.shtml,2019-08-01/2019-11-10.

[11]陈力丹,金灿.论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鸿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07):34.

(作者单位:纪佩吉,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郑胜水,南昌大学学工处)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数字鸿沟区块链人工智能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推进“信息化”消除“数字鸿沟”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辨析
下一幕,人工智能!
数字鸿沟的视角下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失衡研究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