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运雷 ,黄 今
(1 重庆文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 402160;2 重庆市永川区永红小学校,重庆 402160)
总所周知,情感[1-3]是人们心里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对周围事物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的一种认知活动。在课堂学科教学过程中,正确培养学生的情感活动[4],是推动学生对课程学习热情和爱好的重要方式。针对我校自身特有的应用型大学培养模式,学生在常规的应用型课程学习中深感枯燥、单调。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该把教学工作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如何从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上突破创新与改革[5],需要深度思考。本论文主要以金属材料专业的《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课程为例,本课程属于化工材料组织及性能分析测试的重要研究方法,本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专业设备、基本原理及设备构造难度非常大,较难理解,仅凭书本文字、图示很难对化工与材料分析设备达到掌握、理解的程度。因此本论文从情感植入式新型的教学方式入手,对理工科大学课堂的教学新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模式,师生互动画面及45分钟课堂时间的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课堂45分钟安排表
理工科课程教学当中我们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情感深入[4],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完美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堂情况变换方式,增加情感模式,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并引导同学们思考和讨论。同时注意启发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通过这些方法,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显著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在理工科专业中,很多专业基础课程比较枯燥,难以理解,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新型的多元化上课模式如图1所示,主要采用专题讲授、实验上机操作以及学生自主动手等。在材料专业的《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这门课程中,很多分析仪器和设备学生见到没见过,更不用说去理解了,最有效的办法是安排一定学时去实验室参观相关设备和典型的实验操作,老师进行现场解答与指导。同时也可以开展设备表征的专题报告或者学术报告,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让学生去认识材料分析仪器。
图1 多元化课堂模式
一堂丰富而精彩的课堂教学,需要有详实且多元化的课程内容来展现。在化工与材料专业方向针对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应该重视情感教学与课程设计之间的联系,有意识的提升教学质量,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论文针对研究的目标对课程内容设计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课件PPT页面设计,注重图面排版。比如《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这门课程在制作PPT页面内容的时候应该简化文字,增加图示、表格和线条说明,排版清晰有逻辑,让学生容易接受与理解;
(2)本门课程所涉及到知识点的重点、难点应该醒目标注,专业词语及关键文字加粗加色标记等,以便提醒学生注意;
(3)现场讲授时,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讲授风格、语言气氛、现场把控,都应该有意识对课堂进行情感植入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等;
(4)优质的课堂教学应该增加教师与学生互动环节,课堂45分钟可以分配10分钟左右提问学生并作出互动,设定期末成绩奖惩评价机制,依照评价机制给学生打平时分。平时成绩占比可以从最初的30%提高到40%,甚至50%等,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通过设计一堂优质的课堂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及积极性起到主要的作用,通过情感式渗透策略,丰富课件内容,量化专业知识,真正实现创新式课堂教学模式。
情感教学策略探索及模式设计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必须努力开发新的教学途径。在化工与材料专业中,很多教学与科研均需要涉及仪器分析与实验操作,利用所学仪器设备去分析和解决科研问题。因此,在《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实训,我们都应该适当的增加情感教学环节,以便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省突破传统讲授模式。针对这种教学策略,具体措施如下:
(1)先了解班级学生对《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课程的学习状况,并结合自身特色及优势,有针对性的进行有效沟通互动,启发学生对学习热情的培养;
(2)结合班级专业方向及就业趋势,在授课时,对课程内容讲求精而细,重点讲解所学知识的精华及后续就业的偏重点;
(3)提倡个性化,新型化教学与情感互动,要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枯燥无味的专业课,尽量用生动、形象的例子去引导学生,重点培养学习激情;
(4)情感教学模式的构建,打造一套适合理工科专用的教学途径,作为重点实践的实验实训课程慢慢用在教学中,把网络课堂、在线课堂等体现出来,辅助学生如何挖掘自身的优势,有方向性的学习。
课堂及课后作业布置及完成情况对于学习课程专业知识至关重要,需要老师的指导及学生的配合。针对化工与材料专业较难课程时,通过前期的一堂精彩的课程学习后,老师应该立即布置一定量的作业,来辅助学生加深对课堂讲授的知识点予以补充及巩固,其中作业分配可以按照班级分组、择优讲解、分块消化等策略进行。学生应该端正态度,认真完成老师分配的作业,并期待下次上课检查完成情况。
在专业课《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课后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注意题型选择、题目难易程度、所考察的知识点,重点围绕材料分析手段和相关仪器设备的认知、理解等,作业完成后,教师审阅并打分,评等级,适当给予奖励,主要用意是让学生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实际是一种激励策略,启发和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创新等。
在理工科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结束后,必须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测验与考核,其中课程成绩考核方式是课程知识和所学内容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无论是期中考核还是期末考核都至关重要。针对以往现象考核就是卷面考试,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比较单一,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全新的考核方式可以辅助课堂回答问题的得分,作业完成情况得分,课程论文完成得分,平时出勤率得分,甚至还包括课前预习得分等形式的加入。
针对《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这门专业基础课程,我们知道这门课既枯燥又难懂,因此,设计一项优质而合理的考核制度对于学生成绩评价至关重要,可以依据评价体系针对性的因材施教,重点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发挥自身特有的长处,真正达到应用型大学走自己独特的发展路线,目的就是要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对化工与材料专业基础课程的《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这门课程的课堂讲授内容的设计、上课模式、讲授风格、作业分配形式以及学生期末成绩考核制度设计等多方位有意识的情感植入式教学模式的探索,颠覆传统教学形式,挖掘教学课程改革的新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 开发学生学习的创新能力及科学研究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竞争能力,走一条特色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