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降糖茶方对老年糖耐量异常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2020-08-12 09:28周晶冰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7期
关键词:糖耐量降糖敏感性

訾 璐,徐 艺,王 玉,周晶冰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 中医科,湖北 武汉 430081)

糖代谢异常是老年常见慢性病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1-2]。相关报道显示,糖代谢异常患者向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转化率极高[3]。因此,积极对糖代谢异常患者进行干预,改善其糖脂代谢能力,对于预防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对中药降糖机理的不断研究,临床上已发现许多中药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有确切疗效[4]。中药降糖具有明显优势,多数可双向调节血糖,在有效降糖的同时,还能防止低血糖的发生[5]。本研究探讨了中药降糖茶方对老年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疗效及糖脂代谢、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武汉市普仁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糖耐量异常住院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7.66±7.37)岁;体重指数(BMI)19~28 kg/m2,平均BMI(24.51±2.13)kg/m2。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7.38±7.22)岁;BMI 19~28 kg/m2,平均BMI(24.72±2.09)kg/m2。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经葡萄糖耐量试验后符合糖耐量减退相关诊断标准[6];空腹血糖(FPG):6.2~7.0 mmol/L,餐后2 h血糖(2 h PG):7.8~11.1 mmol/L;年龄>60岁;无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合并恶性肿瘤、内分泌疾病、应激状态、精神异常及由于药物引起的糖耐量异常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健康管理,对照组患者给予饮食及运动疗法进行调节,根据患者BMI指数及每日所需总热量限制饮食摄入,同时,根据患者身体素质制定针对性运动疗法,运动强度以无气喘、小于正常运动心率以及运动次日肢体无酸胀、疲乏和不适为度。观察组患者在饮食及运动疗法基础上给予中药降糖茶方治疗,茶方组成为黄芪10 g,桑叶、葛根、赤白芍各5 g,玉竹、罗汉果、三七粉各3 g,按统一流程标准制茶并分装成茶包(3包),患者每日以450~500 mL开水冲泡一包以水服用。每日1剂,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3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情况。按照主症和次症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对应的积分(1分、2分、3分)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

糖脂代谢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FPG、2 hPG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HbA1C采用乳胶凝集反应法,TC、TG采用酶法测定,LDL-C、HDL-C采用试剂盒直接法测定。

(3)胰岛素敏感性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Matsuda指数(M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其中MSI=10 000/[(FPG×FINS)×(G120×I120)]1/2,HOMA-IR=FINS×FPG/22.5[7]。(4)糖尿病转归情况,治疗期间每月进行一次血糖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若FPG>7.0 mmol/L,且1周内经葡萄糖耐量试验后FPG>7.0 mmol/L或2 hPG>11.1 mmol/L,则判定其转化为糖尿病。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1、2、3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PG、2 hP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FPG、2 hPG、HbA1c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PG、2 hPG、HbA1c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变化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TC、TG、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LDL-C、HDL-C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敏感性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INS、MSI、HOM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FINS、MSI、HOMA-IR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INS、HOMA-IR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MSI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敏感性指标变化比较

2.5 糖尿病转归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转化为糖尿病者6例(12.00%),转化为正常耐糖量者29例(58.00%);对照组转化为糖尿病者13例(26.00%),转化为正常耐糖量者11例(22.00%);观察组糖尿病转化率低于对照组,正常耐糖量转化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双胍类、胰岛素增敏剂、糖苷酶抑制剂等药物干预是临床上公认的有效降糖手段,但由于这些药物的缺点明显,不良反应多,故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8]。临床研究显示,对耐糖量异常患者实施强化生活方式干扰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向糖尿病转化的风险[9]。在中医方面,通过给予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方可起到有效降低耐糖量异常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10]。虽然在中医理论中耐糖量异常并无明确的归属范围,但此类疾病多与先天不足、肥胖、素体虚弱、环境等因素有关,其病理机制为脾气两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所致[11]。基于此,笔者给予中药降糖茶方对老年耐糖量异常患者进行治疗。该方由黄芪、桑叶、葛根、赤白芍、玉竹、罗汉果及三七组成,其中黄芪为君药,甘温补中,有补虚健脾益气之功效;桑叶、葛根、三七粉为臣药,清肺润燥、活血化瘀,具有降低血糖、血脂及胆固醇水平的作用[12];赤白芍、玉竹、罗汉果为佐药,可滋阴润肺、养胃生津。诸药合用,具有健脾益气、养胃生津、清肺润燥、活血化瘀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FPG、2hPG、HbA1c等糖代谢指标,TC、TG、LDL-C等脂代谢指标明显改善且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本中药降糖茶方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胰岛素敏感性是影响糖耐量异常患者转化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13]。MSI、HOMA-IR均是评价胰岛素敏感性的重要指标,两者均与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实验有明显的相关性[14-15]。赵胜等[16]研究表明,临床通过改善糖耐量异常患者胰岛素抵抗来实现降低血糖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FINS、HOMA-IR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MSI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赵胜等报道结果一致。结果提示,中药降糖茶方提高了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了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而起到明显降糖减脂作用。此外,在糖尿病转归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糖尿病转化率低于对照组,正常耐糖量转化率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中药降糖茶方可有效预防糖尿病。

综上所述,中药降糖茶方可显著降低老年糖耐量异常患者糖脂代谢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在改善老年糖耐量异常患者糖脂代谢水平及预防糖尿病发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糖耐量降糖敏感性
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快乐降糖“穴”起来
大叶榄仁叶化学成分及其降糖活性
人过40岁查查糖耐量
HPLC法同时测定降糖甲片中9种成分
钇对Mg-Zn-Y-Zr合金热裂敏感性影响
降糖“益友”知多少
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在合并糖耐量减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