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转喻研究的CiteSpace科学图谱分析

2020-08-12 06:48何悦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21期
关键词:模态期刊节点

何悦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510850)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转喻走出“修辞”的藩篱,以人类普遍心理机制的身份登上学术舞台。如今,学界普遍认为转喻是人类基本认知形式,及人类许多概念形成的基础,这一认识推动转喻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目前,国内已有学者对国际和国内转喻的历史和发展状况进行综述研究,他们的研究为了解国内外转喻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部参照,但由于定性研究或者专题综述的特性,前人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客观性的特点。与传统综述路径相比,“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具有数据全面、方法可重复的优点(李杰&陈超美,2016),更能够反应一个学科领域的前沿和热点。因此本文拟借助文献可视化工具CiteSpaceV,利用文献计量研究方式,对CNKI 收录820 篇核心期刊论文和42 篇博士论文(1994-2019),进行知识图谱分析,以便对中国转喻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和反思。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引文空间( CiteSpace) 是美国Drexel 大学陈超美博士在科学计量学、数据可视化背景下开发的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对于探测和可视化分析某一研究领域新兴发展趋势和突变状况产生了卓有成效的结果”(Chen,2006: 375-376)。

研究数据收集标准参照邱均平、王日芬( 2008: 2-3) 提出的数据来源分类标准锁定以下几个类别:(1)核心期刊,本研究中期刊主要涵盖历届CSSCI 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刊物,为确保数据收集更具有针对性,本研究数据主要来自CNKI中“中国语言文字”和“外国语言文字”两个学科分类的专业核心期刊,既包括外语类和翻译类的专业核心期刊,也包括综合性核心学报以及其他类核心期刊,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期刊论文的质量标准,同时又能拓宽文献来源的渠道;(2)学术论文,主要指转喻研究相关的博士论文,因其既兼顾基础性又具有前沿性。

本文数据源于CNKI 期刊数据库(核心期刊和CSSCI 期刊库)和硕博论文数据库,以“转喻”为关键词在“外国语言文字”和“中国语言文字”目录下,检索时间为不限至2019 年,检索出862 篇高度相关文献。

2 数据统计和分析

2.1 1994 年至今转喻研究论文发表总趋势

将CNKI 下载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绘制出1994 年至今我国转喻论文发表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图1),可以发现我国转喻研究发端于1994 年,此后近10 年时间,论文发表数量都为个位数,从2004 年开始至2012 年论文发表数量呈现喷井式增长,从2004 年突破10 篇增长至2012 年的74 篇,以2012 年为界,此后数据有升有降,但曲线变化坡度相对较小,呈现大小年趋势,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二十余年划分为三个阶段:1994-2004 年为缓慢增长的探索期;2004 年-2012 年为飞速发展期;2012 年-2019 年为平稳发展期。

图1 CNKI 中“转喻”为主题的文献数量总趋势(1994-2019)

2.2 国内转喻研究的主要学者和研究机构

这些成果的机构、作者分布状况如何呢?我们将数据导入CiteSpaceⅤ中,选定author 和institution 作为节点,Time Slicing设置为“1994-2019”,时间分区为“1 年”,以最小生成树(MST)作为算法,通过设置一些其他参数,生成相应的可视化图谱(图2),字体越大说明发表的论文越多,如果研究者和单位具有对应关系,则两者之间有连线。从中我们发现发文最多的学者依次为:陈香兰(20 篇)、魏在江(15 篇)、黄洁(10 篇)、文旭(9 篇),发文最多的机构为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16 篇)、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10 篇)、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10 篇),此外,林正军和东北师范大学,李克和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魏在江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之间有连线,说明该机构为其工作单位,杨忠和林正军之间有连线,说明二者曾合作发文。

图2 国内转喻研究及其单位(1994-2019)

上述研究统计发现,国内转喻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高水平大学的外语学院间,根据Citation History 分析发现,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法转喻”范畴,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为“语用分析”,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为“话语分析”。但是图2 中的连线并不多见,说明学者、校际间合作并不常见,研究关联性不强,研究主体集中不利于扩宽研究视野、构建研究网络。

2.3 国内转喻研究的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的凝练表达,对关键词进行分析能有效把握文章的研究走向。CiteSpace 通过绘制聚类视图和共现视图显示一个学科或者知识域在一定时期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展现若干研究前沿领域的严谨历程(刘则渊,陈悦,侯海燕,2008)。将数据导入软件,将keyword 设为节点,以1 年为一个时间分区,选取每个分区内引用率大于50 的关键词,通过寻径(pathfinder)算法进行运算,生成相应共现图谱(图3)。生成的图谱中,每一个十字架代表一个节点,节点大小和关键词出现的频率成正相关,从图3 可以看出一个节点由内向外呈阶梯状,每个阶梯对应不同时期,从中心向外,时间由早到晚,与此同时,阶梯厚度和该阶段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呈正相关。根据图3,我们发现“转喻”(320篇)节点最大,其后依次为:“隐喻”(139 篇)、“认知语言学”(64篇)、“认知”(50 篇)等,由相关论文的数量多少,从而推断出学者们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此外,节点之间有相应连线,代表其共现关系,一个节点周围的线越多,说明其与其他词共现的频率越高(Chen, 2012)。

图3 国内转喻研究关键词及出现频率统计(1994-2019)

通过对上述关键词进行梳理,可以一窥我国转喻研究的主要方向、研究内容、研究新方法以及研究目的。

(1)研究主要从理论(认知)和语用(颜色词、委婉语、情感词等)角度出发。如:卢卫中(2011)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转喻理论与策略探讨了转喻翻译的认知基础与策略;夏秀文(2016)从构式、范畴、隐喻转喻等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李白诗歌中的颜色词。

(2)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概念转喻、范畴化、语法化、概念整合、意向图式、转喻翻译等,其中,“概念转喻”被认为是“比概念隐喻还更为普通、更为重要的认知方式”(魏在江2016:367)。通过查询节点的Citation History 发现其中包括47 篇文章,主要围绕了概念转喻研究的多元文化转向和涉身体验性进行研究。

(3)研究新方法:“多模态”和“语料库”。随着实证研究为更多学者关注并采用,利用专业工具深度挖掘研究对象也就变成目前语言学的学科发展趋势。多模态研究强调目标域和来源域是在不同的模态中被表征的。这些不同的模态包括:1)图画或视觉模态;2)听觉模态;3)嗅觉模态;4)味觉模态;5)触觉模态。(张辉&展伟伟,2011)。同时,语料库为隐喻、转喻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真实语料,使研究者摆脱了对语言直觉的依赖,从而更加系统、客观地对隐喻、转喻现象进行描绘。这些研究新范式反映了多维度数据分析思路,顺应了认知语言学采用多元统计方法论的趋势。

(4)研究目的主要为“识解”各类转喻现象,解读其“认知机制”并为其提供“认知理据”分析。转喻涉及身体经验及文化经验,为人们依据概念转喻来解释某一文化中独特语言表达提供了认知理据(金胜昔&林正军,2017)。

3 结论

研究借助CiteSpace 软件,对CNKI 收录的“转喻”相关核心期刊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全景展现了1994 年以来中国转喻研究的发展动态,研究发现:(1)国内第一篇探讨“转喻”的文章刊登于《中国翻译》期刊,这一阶段的转喻研究仍基于修辞视角;(2)国内转喻自2004 年起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2012 年论文数量达到峰值74 篇,这与转喻研究的认知转向密不可分;(3)近年来,各大高校外语学院是目前转喻研究的主力,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学者间、校际合作研究、跨学科研究鲜少出现;(4)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转喻”“语法化”“范畴”、“意向图式”等认知语言学范畴内,基于涉身体验和文化现象的语用研究也是一大热点。但研究中也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研究差异性不足、视角不够宽、研究相关性和合作性差、实证研究不足且深度不够等。因此,梳理现有文献建立研究关联性,加快理论框架构建,在其基础上,拓宽研究视角,加强学科间、学者间的交流合作,更广泛采用实证研究范式,将成为今后转喻研究需要继续完善的内容。

猜你喜欢
模态期刊节点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节点分类及失效对网络能控性的影响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跨模态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初探
概念格的一种并行构造算法
结合概率路由的机会网络自私节点检测算法
Crosstalk between gut microbiota and antidiabetic drug action
期刊审稿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