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活态保护”的思考*

2020-08-12 02:10
陶瓷 2020年7期
关键词:烧窑柴烧醴陵

张 望

(湖南省陶瓷研究所 湖南 株洲 412000)

1 拟建醴陵首座公共开放式现代高效无烟柴烧窑的源起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为: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遗世代相传,在所载群体和团体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不断变化中不断得到创新,并使他们对此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1]。因此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活态文化”“活态保护”等概念。

2008年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政府积极地对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进行了保护,并推动其发展。虽然大框架整体方向正确,然而现实中由于行业高端文化人才的匮乏,在醴陵陶瓷的传统传承与保护方面出现了极度单一化、片面化等问题,在现代陶瓷艺术发展的引导方面也出现了盲点,与国际陶瓷艺术文化发展方向出现了错位甚至是背道而驰的现象。

1957年之前烧制醴陵釉下五彩瓷的传统窑一直以松柴为燃料,之后为节省燃料,增加产量,提高效益,逐步实现煤、油、液化气、天然气的转变。窑炉也经历了从传统窑到引进倒焰窑、隧道窑、梭式窑、辊道窑等国外新型窑炉技术的发展变化。在醴陵陶瓷窑炉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醴陵釉下五彩瓷的传统柴烧技艺正在濒临消失。如何真正地做到“活态保护”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烧制技艺呢?建造一座公共开放式现代高效无烟柴烧窑,恢复传统的柴烧工艺,接续这一千多年的柴烧技艺,是本方案“活态保护”计划的原点,基于此点才有其前瞻(产品)、后续(研学)、并行(旅游)的可能性。其公共性、开放式、现代高效无烟等前缀是基于群体性有序发展、环境保护、现代先进技术的引进等因素的考虑。

2 柴烧在现代陶瓷艺术中的重要性

2.1 国内外柴烧历史和现状

柴烧存在着对自然环境的污染、高昂的燃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低成品率等不利因素。那么柴烧是否真的应该退出制瓷的历史舞台呢?显然不是。

日本的六大古窑中代表柴烧主窑口的备前烧和信乐烧出现在距今千年的弥平安生时代。在十六世纪中叶日本“茶陶”文化蓬勃发展时期,重构了本土“和静清寂”的陶艺审美体系,形成了现代柴烧工艺。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战败的日本被美国占领,柴烧工艺因此传到美国,引起欧美艺术界广大的回响,成为国际认同的主流文化。

20世纪80年代台湾受到日本及西方现代陶艺发展的影响,也兴起柴烧旋风,在二三十年间快速崛起,并生产出花器、食器、装饰器,代表一种文化流行趋向。据非官方统计目前约计200多座柴窑,且还在急剧增加。

瓷都景德镇的柴烧状况又是如何呢?景德镇在90年代中期,柴窑完全停烧。2007年开始有专业人士呼吁恢复柴烧,柴烧镇窑重新回到视野,民间也陆续兴建镇窑,目前仅笔者所知就有20多座镇窑,5位把桩师傅,并参观过皇窑景区内正在装烧的镇窑。而现代柴烧是2008年乐天陶社邀请日本陶艺家日下部正和先生来景德镇教授并建成新型无烟柴窑,受到景德镇年轻艺术家的喜好,引发了柴烧热,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柴窑如雨后春笋般多起来,并迅速扩散到各产区。

2000年佛山举办了“千年之烧”,2007年第二届国际柴烧文化节。

2014年德化成立柴烧陶艺协会。

2016年元旦笔者在湖南平江阜山窑(建于2012年)参加柴烧开窑活动,并在阜山窑烧制了自己第一件柴烧釉下五彩瓷杯,如图1所示。

图1 柴烧釉下五彩瓷杯

2.2 柴烧的价值

2.2.1 文化价值

为何柴烧会受到陶艺界和收藏界的热捧?柴烧从选泥、配泥、备柴、装窑、烧窑都需要经过漫长且精心的准备工作。丰富的窑变肌理,不可控因素(独一无二)、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是艺术上更高层次的回归,其根本是追求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原始之美。 “柴烧热”带动了手工艺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2.2.2 市场价值

在工业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机械复制品充斥市场,人们的精神在快速消费的时代找不到归属感,人们渴望寻找一个富有诗意的超越物质的精神家园。而柴烧的工艺符合人们当下的审美与精神追求,并融合了当代茶道、花道、餐饮文旅等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2.2.3 柴窑烧成与气窑烧成的实物对比

柴烧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使得釉下五彩瓷、青花瓷及陶器釉色窑变产生独一无二的美,(器物)不上釉,松树枝的油脂及落灰在陶器上也会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

以笔者烧制的柴烧醴陵釉下五彩瓷杯为例,同器型同画面,两杯上手对比之后,柴烧的釉面温润,色彩更清晰明丽,更受藏家珍爱。气烧、柴烧釉下五彩杯如图2所示。

图2 气烧、柴烧釉下五彩杯

青花在柴烧与气烧也会产生不同的呈色效果(如图3所示)。

图3 青花气烧、柴烧的不同效果图

陶器在柴窑烧制时上釉与无釉的窑变效果都非常丰富(如图4所示)。

图4 陶器柴烧上釉、不上釉的不同效果图

基于柴烧所产生的效果区别,可以让醴陵釉下五彩瓷在创新上有更广阔的空间,甚至是更大的突破,将醴陵釉下五彩瓷与现代陶艺完美结合。因此作为一个有着千年柴烧历史的瓷城醴陵,需建造一座公共开放式现代高效无烟柴烧窑,成为承接传统与创新的桥梁。

3 以柴烧窑为原点带动醴陵釉下五彩瓷非遗 “活态保护”的几点建议

关于柴烧窑的计划笔者画出了思维导图,如图5所示。

图5 柴烧窑思维导图

通过图5可以更加清晰地看懂整个计划中以建一座公共开放式现代高效无烟柴烧窑为原点,成为保护非遗的基础,可以向3个集群化发展方向延伸,拉动整体区域经济,真正地实现“活态保护”。

3.1 选址

由于柴窑是整个方案的重点,因此选址尤其重要。经过笔者多次实地走访考察,王仙镇瓷泥矿附近具备以下几个方面优势:

1)安全性。柴窑烧制时会对周边有污染,因此不会在城区,应该选择离城区较近的农村,且周边不能有密集的居住人群。

图6 瓷泥矿的地理位置优势图

2)交通便利。瓷泥矿离城区大概半小时车程,离醴陵高铁站比较近,且山青水秀,景色宜人。瓷泥矿位于醴陵旅游开发环线内,并且是株洲陶瓷产业布局图中的轴线内。因此瓷泥矿具备了旅游与陶瓷产业发展的双料地理位置优势。瓷泥矿的地理位置优势图如图6所示。

3)历史价值。最重要的是还完整地保存着1952年成立的湖南省醴陵瓷泥矿原貌(图7(a)、图7(b)、图7(c)来自湖南省醴陵瓷泥矿矿志,1988年版)。并且现在瓷泥矿仍在生产中,这是原生态陶瓷采矿制泥活态的景观,这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讲到的文化场所。相比陶瓷特色小镇里仿制的采矿模型,这里有着更生动鲜活真实的历史意义。这是真正需要重点保护的制瓷工艺历史文化财产。“这里是最早农民张常益在马颈坳雷打石发现有加工香粉的木头水碓(光绪十四年),之后改造成加工瓷泥的水碓的地方”。

(a)

(b)

(c)

(d)

(e)

(f)

(g)

瓷泥矿现状,仍保存有原始的水碓粉碎榨泥等设备(图7(d)、图7(e)、图7(f)、图7(g)为笔者实地考察拍摄)部分设备目前仍在使用中。现年74岁的瓷泥矿退休老人陈业清,仍在坚守保护这一片自然水源。

4)丰富的瓷泥矿藏资源是醴陵陶瓷泥料开发重地。虽然现在有言论说此地目前好泥料已开采完,在当时的审美倾向是 “白如玉”,而现代陶艺的审美则是趋向返璞归真,原矿泥釉在柴烧的自然烧成下,会具有更符合现代文化思潮的效果出现。

笔者亲临实地拍摄了矿山以及采集的矿石(如图8所示)。

图8 瓷泥矿山及矿石

如图9,左边是醴陵的传统柴烧土碗,右边是现在景德镇的年轻陶艺家手作的日用食器,在网上有着非常大的订单量。艺术家可以用现有的原矿泥创作出新的作品,创造出新的价值。

图9 传统柴烧土碗和现代日用食器

5)集群化发展,周边需要可延展空间并且必须统一规划,才能实现产、学、研、游、国际陶瓷艺术文化交流等资源整合,形成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活态保护”链。

王仙镇瓷泥矿除矿土资源之外,周边原本就有很多瓷厂,且仍在生产中。非常利于进行资源整合,集群化发展,创建区域品牌。

3.2 建造现代高效无烟柴烧窑

选址之后就是柴烧窑的建造。笔者在调研期间发现了醴陵本地曾烧过釉下五彩瓷民间日用器的“活”龙窑。由于该窑对环境污染,政府环保部门责令关停,柴烧龙窑面临消失的困局。为了实现对环境的保护,笔者研究了日本近年最流行的高效无烟柴窑及景德镇的“镇窑”;并了解到福建建阳还有柴窑采用了现代改善排烟尾气处理装置可以降低柴窑对环境的污染。醴陵可以向这些地方学习现代柴窑改进排烟技术,以达到环保要求。这是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的核心部分。把桩师傅成了急缺人才,希望能引起醴陵相关部门的重视,抢救性地保护这些真正的“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10是笔者摄于醴陵,正在烧柴烧的“活”龙窑。

图10 正在烧柴的“活”龙窑

我们可以从日本的高效无烟柴窑的建造方法中学习改进烟囱减少排烟量,如图11所示。笔者在景德镇学习期间参观过皇窑景区内的柴烧“镇”窑,既可供游客参观,又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活”窑。镇窑的内空都比较大,周边的陶艺家都可以去搭烧,满窑就烧,正是这座柴窑的公共性,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也成为景区内交流与互动的支撑点。柴窑烧成有着犹如催化剂般的作用,它可以让单个的艺术个体投入到团队中去,通力协作、相互学习、增加交流。这也是柴窑富有吸引力的一个方面。笔者一再强调柴窑的公共性,就是考虑集中管理更利于对环境的保护,分工明细更利于技术管理,权责到人更利于技术提升。一定不能让私人乱建乱烧,唯有公有化统一管理,才有可能真正做到整体长久稳定的“活态保护”。

图11 高效无烟柴窑建造方法

3.3 以公共性柴窑为中心集群化发展三个方向

只有公共性柴窑建成之后,才可能真正地实现对釉下五彩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成立可实质性进行生产研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招集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的每一道工序的技艺传承人,对每一道工序真实原生态再现,并进行现代化管理。使之既可生产,又可供游客及研学者学习交流。且基于此点,可形成前瞻(产品)、后续(研学)、并行(旅游)集群化发展3个方向。

3.3.1 产品

产品的两个方向,一是传统土碗的生产,可作为游客旅游纪念品;二是开发新的文创类旅游产品。树立品牌,区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该计划如能顺利实施,笔者可对产品这块将进行更深层次详尽的商业策划方案)

3.3.2 研学

建造公共性柴烧窑及陶瓷创作公共空间,提供创作艺术陶瓷的一切硬件设施,就可以引进国际国内陶瓷名家入驻,形成一个真正国际性的陶艺村。并为各大高校或艺术机构设立创作基地,定期进行展览、论坛交流,在瓷区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从而达到人才引进与培养的目的。

醴陵瓷业近年来的创新发展乏力,很多人认为是因为醴陵没有一所大学支撑,然而却忽略了醴陵有两所重点中学一中和四中,近二十几年来不少学生成为美院高材生。这些人大部分在外发展,其中不乏艺术领域的佼佼者。因都有深深的故土情怀,可成为入驻这个村的人才库群体,用醴陵釉下五彩来创作,打开醴陵窑陶瓷发展的新篇章。

醴陵这些年由于对釉下五彩瓷的大力推广,也吸引了一部分醴漂的青年艺术家,他们是醴陵釉下五彩发展的新生力量,未来可能会形成一股釉下五彩的“新势力”,锐不可挡。

3.3.3 旅游

笔者之前选址就慎重考虑过必须是处于政府规划的旅游环线内,反复对醴陵市旅游地图进行研究,选的位置特意避开景点密集处,这样便于后期的开发与规划。要保护瓷泥矿的原生态(仅修缮,尽量保持原貌)之外向外延展建造文博馆,以便于将周边零落的陶瓷文物资源保护起来,尤其是陶瓷文化理论知识方面整理与深掘,完全是处于空白状态。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开发旅游,然而如何发展旅游呢?笔者认为,除了要做好硬件软件设施,唯有文化旅游才能长久。前面笔者提到产品要生产土碗,因为这就是醴陵传统的土瓷,它是有历史有文化底蕴有特色有温度的。

图12 柴窑兼具实用参观价值

4 结语

笔者作为一名醴陵籍青年陶瓷艺术家,从专业的视角出发,写出自己的一点想法,期待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发展有更美好的未来。整个方案由政府整体规划方能真正实施,尽量保持当地的原生态,不破坏农田耕地,引进光伏发电、现代化自动控制、现代生态农业养殖、根据本地民居改造成文化主题民宿等,加上当地有瓷泥矿藏,有深厚陶瓷文化历史底蕴,有原始生态自然环境,打造一个可游、可居、可学、可研、可商的国际化陶瓷小镇,综合性发展将是对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全面的保护。

猜你喜欢
烧窑柴烧醴陵
柴烧匠人的指尖追求
驼背伍烧窑
孙建成醴陵釉下五彩瓷山水画作品探析
打造醴陵第一所大學圓醴陵百萬人民教育夢想
——湖南陶瓷技师学院、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简介
打造醴陵第一所大學圓醴陵百萬人民教育夢想
——湖南陶瓷技师学院、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简介
最后的砖窑
最后的砖窑
柴烧志
龙窑柴烧:一盏一匠心
萧红亮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