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云芳,高小娇,罗振亮,朱世杰,曹峰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国际化时代的到来,信息便利的同时,也使竞争日益激烈,且新冠肺炎的全球流行,也让我们认识到健康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而数字化时代特色的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热衷游戏、手机依赖、久坐、缺乏体育锻炼等[1]。可见,人人皆应具备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这是未来人生的重要生存技能。大学是习得人生技能的重要阶段,是人生真正独立的起点,而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存在如精神状态欠佳、适应能力减退、体力降低、反应能力差、免疫力低下等表现[2],尤其是非医药专业学生基本没有与健康相关的课程,更缺乏健康管理意识。中医学对人体生命有着独特的认知,其中的中医养生学对促进人体健康有极重要的价值。为增强大学生健康管理意识,提升中医养生学观念,我们对贵阳市花溪大学城不同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开展了中医养生学讲座。
随机抽样法,对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大学城多所高校(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轻工学院和贵州财经大学)本科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进行关于对中医养生知识认知和接受度的问卷调查,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自愿参与调查,共收集调查问卷1100份,其中,大一学生的问卷有786份,大二学生314份,女生所占比例为67.94%,男生占32.06%。
1.2.1 研究工具
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咨询相关研究方向专家的基础上[3,4],设计《大学生对中医养生学教育需求的调查问卷》,问卷主要涉及个人基础健康信息和中医养生学教育相关问题。包括健康评价、是否期望学习中医养生学、对中医养生文化掌握程度、获取其知识的主动性、获取渠道、期望的中医养生学教学形式和学习内容等。
1.2.2 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问卷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校学生会网络平台,对每个学校在本科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收集1100份问卷,剔除有漏填的无效问卷,最终有效问卷1098份,问卷有效率为99.8%。
1.2.3 统计分析
利用Excel2016和问卷星统计分析功能,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主要运用百分比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显示,仅有12.5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十分健康,19.87%大学生认为自己健康状况一般,而大学生亚健康情况较为严重,67.1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亚健康状态,0.46%大学生患有先天性疾病。大学生调查问卷显示,有运动习惯的仅占15%,偶尔锻炼的占68%,每天使用手机上网时间和学习时间基本持平(网络学习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分别占每天时间的41%和43%。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的主要症状有头痛、神经衰弱、便秘等,发生率在20%~30%间,感到疲劳、视力下降者均达到56.18%。女生则以月经不调、痛经、畏寒多见。其中60.48%的大学生承认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但在对健康的关注度上,仅有13.48%的学生时刻关注自己的健康,15.12%的学生基本漠视自己的健康,大部分学生对自身健康关注不够。在健康管理方便,78.87%的学生对自己的健康缺乏有效管理。大学生整体健康状况不佳,亚健康比例大,虽然知道生活习惯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但缺乏对自身健康的积极关注,疏于进行个人健康管理。
大学生在对健康养生知识的认识上,33.47%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47.82%的学生表示部分了解,18.71%的学生完全不了解养生知识。大学生中只有21.32%的学生接受过正规的健康知识教育课程,有67.4%的学生非常希望能学习中医养生学知识,14.18%的学生觉得学不学都可以,18.42%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学习。而在对中医的认知方面,了解中医的仅占18%,不了解的学生占50.7%,31.3%的学生对中医有少量了解。在主动获取健康知识方面,12.13%的学生经常主动获取健康相关知识,33.71%学生有多次主动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经历,40.56%的学生偶尔查阅健康知识,13.6%学生基本没了解过健康相关知识,这与其个人和家人的健康需求正相关。大学生对健康知识的获取渠道广泛(多选),以网络途径获取最为广泛占76.32%,其次是查阅书籍、咨询医生和学校教育。由此可见,网络信息化和智能手机普及,极大的提升了我们获取知识的便捷性,充分体现了时代特点,也反映出人们对手机通讯的依赖,大学生也更倾向于网络化学习(表1)。
表1 大学生主动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n=1098)
调查中显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健康养生方面的知识有学习兴趣,他们对健康养生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够系统深入,对中医养生相对知之甚少,希望能够通过一些教育途径,系统学习中医养生学知识,掌握一些养生和疾病防护知识。他们期望学习的中医养生学教学内容(多选),77.69%的学生对大学生常见病的中医防护最感兴趣,73.04%的学生希望学校亚健康的中医调理方法,68.57%的学生认为中医日常保健和四时养生很重要,64.39%的学习希望能够掌握一些常见疾病的紧急处理方法,47.36%的学生想学习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方法,43.17%的学生关注中医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32.24%的学生想知道常见病的治疗禁忌。每个人关注点不同,其对健康的需求多与自身或家人需要有关(表2)。而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人们使用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信息,带给学生更便利更丰富的新学习形式(多选),83.7%的大学生希望能够通过专业的自媒体平台获取中医养生学知识(表3),比如微信上公众号的文章推送、知乎和间书上专业人士对一些问题的讲解等,这部分传播形式多样,可以文字、图片、漫画、视频等。75.5%的学生喜欢通过微课或慕课进行学习,而观看传统讲座或教学视频的学生有68.21%,选择实体课堂和讲座的仅有53.27%,主动看书的则只有42.08%,33.97%的学生会看电视健康养生栏目。从这部分调查可以发现,相比通过课堂和书籍获取知识的传统学习途径,大学生们更希望在不受时间限制的情况下,自己通过网络寻找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并且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形式。这也反应出课堂教育的一些缺点,课堂时间固定,不能灵活的安排学习时间,课堂形式内容按照教程和大纲制定,不能照顾到学生的实际需要,然而,网络虽然带来了便利,但其自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学习效果监管效果不佳,学习内容设计不科学,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差等,调查结果中显示出的这些问题在进行中医养生学教学设计中,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表2 大学生对中医养生学教育内容的需求情况(n=1098)
表3 大学生希望获取中医养生学知识的途径(n=1098)
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大学生生活方式不仅影响大学期间的健康,更会延伸到成年、老年,影响一生,拥有健康身心才能收获人生的成功。中医养生在疾病防治、强身健体、优生优育、预后调理、运动康复等方面有巨大健康价值,值得在大学阶段普及。大学期间的课余时间相对比较充裕,但能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并拥有健康生活方式的学生却在少数[5]。研究显示,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年龄段的群体,有相当比例的学生人群存在着缺乏体育锻炼、饮食结构不合理、健康危害行为过多、而健康责任行为不足等问题[6],大学生不但容易受社会普遍存在的不良生活方式影响,还存在着一些有学生特性的不良生活方式,如沉迷于网络、盲目节食减肥、熬夜等[7]。调查还显示,大学生不同的生活方式直接影响着他们对“是否经常生病”和“自感健康状况”评价,说明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健康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进行体育锻炼,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结构,消除各种危害健康的行为,培养促进身心健康的良性行为,同时注重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心理,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完善的人格,从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多维度上,促使大学生健康[8,9]。
现今新冠肺炎疫情,使我们认识到个人健康管理的重要性,而身体免疫力的强弱,直接与日常习惯密切相关,可以说,养生是终生要事,天天养生才能持续健康。对大学生进行中医养生文化教育,不但能指导学生顺应“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进行锻炼养生和规律作息;还能通过“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理论科普,培养他们对自身身体素质的检测;而中医情志调节理论则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健全的人格[10]。总之,通过开展中医养生文化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多方面的和谐健康发展。
中医养生学应作为大学生必修课,以学校课堂教育为主,结合网络学习和课下实践,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扩展并深化学习内容,积极开展专题讨论,讨论内容可以以常见病或家人慢性疾病防治为主,重点在于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由学生们自行完成学习目标,这样能够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积极学习的同时建立起正确的健康观,这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按照大学生对新学习方式的青睐和对具体内容的需求,结合原有的教育经验,大学生的中医养生学教育应该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丰富教学内容、生动教学环节[11]。
大学生普及中医养生文化教育,使这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其未来人生有积极的影响,使其在珍爱健康的意识下,主动养生并影响其终生、惠及其家人,并使他们终生受益,这对实现全民健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未来中医药文化的全民普及和中医药文化的教育传承也有着促进作用,能够让更多人真正了解中医药文化,甚至能够吸引到更多热爱传统文化的民众来学习中医,极大地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