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全媒体记者 许然
以德阳为名,突显出当地官员清廉政德的政治风气。风气的形成,可追溯至廉官在仕途中所表现出的崇俭去奢的奢俭观、义高于利的义利观、出仕为民的民本观。
德阳作为地名,源于元代后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相传西晋人许逊在蜀州旌阳县当县令,惩治贪官,减轻刑罚,提倡仁孝,政绩卓著,大家将许逊称为“许旌阳”。东晋朝廷为表彰许逊的功德,把旌阳县改名为德阳县,德阳的名字由此而来。
这个故事虽不见于史书,但在德阳口口相传,表达出人民群众的美好意愿。从字义来看,“德不孤,必有邻”。在《论语·里仁》中,“德”指有德行的人。在《尚书·盘庚上》中:“丕乃敢大言,汝有积德。”“德”在这里指仁爱、仁政。可见以德阳为名,突显出当地官员清廉政德的政治风气。风气的形成,可追溯至廉官在仕途中所表现出的崇俭去奢的奢俭观、义高于利的义利观、出仕为民的民本观。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63岁的杨周冕被选授为罗江县知县。双脚刚下马车,杨周冕就在县署两侧的堂柱上悬挂起亲手书写的自警楹联:“列吾宇者,勿比匪,勿游手,勿犯法违条,便是王风第一;抚此邦也,不沽名,不要钱,不徇人枉己,敢云杜母无双。”气魄之刚强,一上任便树立起廉洁县署的形象,一时间引来数人瞻观。
在任的五年中,杨周冕更是将楹联内容融于工作,处理政务时“仁廉明察,善于感导,不事烦刑”,深得民心。面对罗江县匪盗猖獗、狱满为患,学校颓废、文风不振、民不聊生等现状,他调册按详、遍访六村,不仅修建了奎星阁、双江书院,还分别在玉京山和略坪场设了两个学堂,重修了东外大桥、县署、罗江城墙。
但积极投身于惠民利民工程的杨周冕,却因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遭人暗害。在罗江城墙刚重修完工时,四川总督阿桂就来巡视。没想到阿桂心术不正,鸡蛋里挑骨头,意欲收礼。
可为官清廉正直的杨周冕,既没有巴结上司,也拿不出送礼的钱财,于是他挺直了身板说道:“卑职历三载艰辛,率罗邑民众含辛茹苦,勤俭施工,未敢丝毫懈怠。城池竣工,严加检验,幸工程尚佳,不负卑职与罗邑人民同甘共苦一场。”
话音未落,阿桂被气得火冒三丈,后来参了杨周冕一本,直指其修城墙时偷工减料,三年内城墙定会垮塌,建议让他留在罗江,等城墙出事后戴罪赔修。于是杨周冕被一道圣旨罢了官,还回不成老家。
不愿与官场人来往的他搬到乡下的余家庵居住,这一住就是十二年,彼时的罗江城墙纹丝未动。82岁时,两袖清风的杨周冕被准许回家,但却没有盘缠。当时罗江百姓自发赠予路资,含泪相送。
出生于中江县的孟邵,以崇俭去奢著称。孟邵仕为官后,由于正直清廉的秉性,为乾隆帝所赏识。因政绩突出,奉命巡察台湾,担任巡视台湾监察御史。当时地方政府忽于治本,本土莠民便勾结国外海盗打家劫舍,抢掠往来商船。抵台后,孟邵开始加固隘堡,增加巡守兵力。与此同时,他训练民团自卫,加强户政建设,以杜隐患。
至今,在中江县城大北街,仍有一所清代嘉庆年间修建的官邸式四合大院,名为“孟家祠”,是孟邵告老还乡、颐养天年的宅第。作为嘉庆帝学习汉文化的老师,孟邵虽然做官多年,仍然是两袖清风。嘉庆帝为了感谢其教诲之恩,且在官员中树立一面清正廉明的旗帜,上谕工部拨银为之修建了孟家祠。
作为崇廉尚洁的继承者、践行者,儒家的义利观被德阳历代为官者奉为行动的指南。
作为崇廉尚洁的继承者、践行者,儒家的义利观被德阳历代为官者奉为行动的指南。义利观所说的“义”是指道义、原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利”则指利益、功利。因其与廉洁有着天然联系,它既是道德规范,也是廉洁自律的规范。
号为南轩的宋代理学家张栻正是在这种义利观下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人生追求。6月的南轩祠,百花竞开,幽香满园。亭台楼榭间,张栻之故祠巍然屹立于绵竹市南轩中学,成为莘莘学子崇仰的圣地。朗朗的读书声回荡于故祠,仿佛时光倒流回到张栻年幼读书时。彼时的张栻生于绵竹,其父张浚的儒学根底深厚,对张栻的理学造诣产生了重大影响。
自隋唐立科举取士制度以后,张栻眼见着学校变成了科举的附庸,办学也就是为了科举取士,士子们“争驰功利之末”的两宋官学弊端愈发显现。针对这一风气,张栻在乾道元年(1165年)主教岳麓书院期间,独树一帜地提出了“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人才”的教育思想,认为办学不是为了科举,是要“传道济民”,为社会培养经国济世的人才。
在他看来,官场腐败是由于儒术不兴,于是他一方面批评“今日大患,不悦儒学”,另一方面大倡孔孟之道,训导诸生要有“先于明义利之辨”的义利观——在物质利益之上,更应注重道德修炼。儒家义高于利、义主利从的义利观深为古代德阳廉官所推崇,在其指导下而“行其义”。正因如此,他们做到了利不苟得,不义之财坚决不取,甚至应得之财也要施于亲友百姓。
居住于德阳罗江区范家大院的后辈,至今遵循着祖辈范仲淹义高于利、义主利从的义利观。践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宋代名臣范仲淹,非但不取不义之财,而且还把俸禄拿出来创办义庄、义田、义宅、义学,以救济穷困族人,解决族人子弟上学难的问题。
在杭州知州任上,范仲淹后辈见其年逾花甲,知其已有退休之意,就打算在洛阳为其置宅第、树园圃,供其晚年享用,但被范仲淹制止,并说:“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可见,他以“道义”为最高境界,对身外之物漠然视之。
儒家义高于利、义主利从的义利观深为古代德阳廉官所推崇,在其指导下而“行其义”。
位于罗江区的范家大院居住着范仲淹的后辈,他们至今遵循着范仲淹的义利观。
在我国古代,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在德阳,持此民本思想的后继者,历代不乏其人,曾任汉州(今广汉)刺史的房琯就是其中的代表。房琯人生中的最后三年是在广汉度过的,作为唐玄宗、肃宗时期宰相,他被委以军国重任。然而并不擅长打仗的他,在征讨安史之乱中败下阵来,被贬官汉州刺史。
京官被贬来地方任职,各方条件不比从前,心态自然是复杂的。但身处逆境的房琯却能安贫乐道,一心为民。虽然在广汉只待了两年零八个月,但就在这短短时间内,他多善政,深得民心。不仅关心百姓、整治吏治,使其治安清正,还亲自带领民工凿湖,将雒城外近千亩沼泽地改造成一个湖泊,以利农业生产。
房琯虽官至宰相,但一向清廉自守。在其旧宅琯园的留琴馆中,至今仍存放着一颗两尺多高、形状如心的红砂石又名“房公石”。这块石头是房琯在开凿西湖时发现的。房琯十分珍爱,便将其置于大堂公案上,每每断案时,不忘用手触石,以告诫自己要秉公无私,执法如石。
时光的阡陌,承接亘古的久远,传承一路的文脉。林振棨在中江任县令,因以民为本而深受百姓爱戴,成为了当地清官廉吏的典型。
在中江为官的14年中,林振棨以慈怀爱民为先,在太平期间保养民力,复兴经济,以至中江民间粟肉冗贱,十金之家生计有余。在完缮堤防、修建城池等基建发展外,他还致力于文化保护与教育发展,在表彰乡贤、捐资助学等方面事必躬亲,不假人以权。
在什邡市,至今还流传着对什邡县令纪大奎的称颂。本在乾隆朝已辞官回乡的他,却在花甲之年被安排到什邡当县令,最后还成就了蜀中有名的廉吏清官之名声。当地百姓称赞道:“小民何幸见青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育一方人。从德阳走出的廉官与来德阳为政的廉官相互交融,反哺着这片土地,潜移默化地强化了德阳崇廉尚洁的传统,使廉洁成为了一种崇俭去奢、义高于利、出仕为民的文化自觉,在世代传承中造福一方水土,推动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