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佳,张幼君,朱佳林
(中国民航大学图书馆,天津 300300)
2015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双一流”建设政策文件,明确要求高校应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术前沿,优化学科布局,突出学科优势与特色,增强学科创新能力,建设一流学科。鉴于此,高校亟须明确自身学科建设现状,找准目标定位和学科发展方向,并通过校际合作、引进教师,完善研究领域结构,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本文基于“双一流”背景以图书馆学为例,探讨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的发展态势,包括研究主题分布情况、研究特征及进展,提出图书馆学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从文献计量的角度为高校规划未来的学科研究重点、建设一流学科提供线索和依据。
选取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B+及以上的7所高校,即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7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图书馆学期刊、图书馆学与情报学两栖期刊共12种期刊作为数据来源。数据库选择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采用中图分类号进行数据筛选,由于有关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法律的研究占据一定的分量,考虑到召回率,确定检索字段为“G25*”或“G24*”或“D92*”,时间跨度选择“2014—2018年”,检索时间为“2019年3月”,同时剔除会议通知、会议纪要、序、导语等非学术性文章。考虑第一作者往往是科研论文的主要贡献者,第二、第三等作者在总体贡献上与第一作者有较大差距,故删除各高校非第一作者身份的发文,最终得到 1 731 条有效数据。其中,武汉大学发文574篇,占比33.2%,明显领先于其他6所高校;北京大学发文337篇,占比19.5%;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分别发文260篇、222篇、196篇、82篇、60篇。
1.2.1 构建主题分类表。主题分布研究是通过调查一定时期一定数量的文献,分析这些文献包含哪些主题,主题的分布有哪些特点和规律的研究[1]。一种方式是利用关键词或中图分类号等近似地替代文献主题,多采用共词分析、引文分析等计量学方法,结合可视化技术开展研究。另一种是开展自建主题分布研究,即通过内容分析自定义文献主题,以此为基础构建主题分类表或参照已有主题分类表研究主题分布。本文采用第二种研究方法。
借鉴张雪梅等构建的图书馆学主题分类表[2]、王芳等构建的情报学研究领域类型编码表[3]、易凌等构建的近代图书馆学学科体系[4],参考马海群[5]、王锰[6]等关于图书馆学学术热点及创新发展的研究,初步确定若干主题类目。采用人工分析方法,根据标题、摘要,部分文章需要参考全文内容,总结每篇文章的研究主题,在Excel中进行人为分类与标注,边分类边修正初始类目。同时,为确定主题分类的准确性,邀请其他图书馆工作者对该样本数据进行分类,分类不一致的需经过讨论进行统一。对于某些可划分到多个主题类目下的文章,以与选题关联的关键词出现次数为依据,确定一个唯一的主题类目。最终,将7所高校的 1 731 篇论文划分为如表1所示的11个主题类目。
1.2.2 分析思路。利用Excel统计各主题的研究数量,找出高校图书馆学热点研究主题及主题分布情况;对各主题所涉及的相关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剖析各主题研究特征及进展;提出“双一流”背景下关于高校图书馆学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表1 高校图书馆学研究主题分类表[2—6]
续表1
2.1 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学基础研究、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是高校图书馆学热点研究主题
表2,“图书馆服务”类主题论文共433篇,占比25.0%,是研究数量最多的主题,这与周晓英等[7]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且除中山大学外,其余6所高校发表的“图书馆服务”类论文在所有论文中占据分量均最大。该主题包含10个二级主题,“服务创新”(22.4%)、“读者活动与阅读推广”(20.8%)是学者们关注最多的两个主题,其次是“用户教育”(14.5%)。而“信息咨询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图书馆服务总论”也占据一定的分量。
“图书馆学基础研究”是学科的奠基石,是学科体系中最基础的分支,多所高校均对此较为关注。除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其余5所高校发表“图书馆学基础研究”类论文数量均占前3位。该主题共258篇,占比14.9%,研究数量排名第二。其中,“图书馆史、图书馆学史”(26.7%)、“基础理论”(24.0%)是研究最多的两个主题,其次是“图书馆学教育”(18.6%)、“知识产权研究”(14.3%)。
“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类主题178篇,占比10.3%。该主题包含8个二级主题,重点关注“馆藏资源建设与管理”(31.5%)、“数字资源建设与管理”(29.8%)、“科学数据管理”(23.6%)。武汉大学的研究成果明显高于其他高校。
如表2所示,“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学基础研究”是多所高校共同关注的热点研究主题。此外,各高校在其余不同主题上也有一定的集中度。例如,武汉大学对“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信息组织与检索”“用户与信息行为”“数据库与信息系统、信息技术”有较多关注,且在这4个主题上的发文量明显高于其余高校。北京大学对“图书馆管理”“数据库与信息系统、信息技术”有较多关注。而南京大学在“数据库与信息系统、信息技术”“文献学及各类文献工作、目录学”方面研究较多。中山大学则更偏重“文献学及各类文献工作、目录学”“图书馆管理”的研究。而南开大学关注度较高的是“图书馆管理”,“公共文化与图书馆事业”也占据一定的分量。研究各高校主题分布情况可为各高校之间建立潜在合作关系、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奠定基础。
表2 2014—2018年各高校图书馆学研究主题论文数量及分布
续表2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图书馆所处的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学者们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如基于微信微博的新媒体服务、MOOC服务等,并思考如何进行图书馆深化服务,包括开展专利信息服务、智库服务、图书馆营销,以及双创背景下创新创业服务、健康信息服务、学术出版服务、信用借阅服务等。
在阅读推广方面,有关于阅读推广实践案例、阅读推广人、阅读推广评估标准的研究;也有关于特殊群体的阅读研究,如儿童阅读、老年人阅读;还有关注阅读文化的研究,如阅读疗法。此外,随着阅读环境的变化,也出现了新媒体下的阅读推广、数字阅读推广等。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对该主题比较关注。
“用户教育”的研究重点落在信息素养教育上,武汉大学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其次是中山大学。从教育内容看,素养教育逐渐从信息素养向多元素养转型[8],如数据素养、媒介素养、科学技术素养、学术出版素养、健康素养等,其中数据素养研究备受关注。黄如花[9]、司莉[10]、肖希明等[11]学者围绕数据素养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关系、数据素养课程设置、数据素养教育现状及策略进行了研究。从教育模式看,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使教育模式创新,从传统信息素养教育向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移动信息素养教育拓展,从“以教为中心”到“教与学并重”,打破时空距离。如信息素养教育MOOC化,黄如花[12]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微课、微视频等微内容成为信息素养教育资源的新形式,应用日益广泛;开发信息素养教育游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是创新教育模式的有效方式。在信息素养教育标准、评测方面,通过研究国外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标准,为国内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和指引[13];通过构建信息素养评测指标体系、在线评测平台,准确把握用户信息素养水平,并进一步明确信息素养教育目标[14]。
信息服务方面逐渐上升到知识服务层面,也更加注重个性化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也从一般服务向深度参与式服务拓展,如嵌入教学和科研,提供研究支持服务、教学支持服务、数字学术服务;深化学科服务,开展学科竞争力评价,建设学科导航,为学校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服务等。
“图书馆学基础研究”视角广泛。研究成果最多的是“图书馆史、图书馆学史”,如图书馆学人物研究、藏书史、个别图书馆史、图书馆事业史等,体现了我国学术界重视历史研究的优良传统;其次是关于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学科建设、图书馆学思想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有针对数字图书馆、网络环境下的版权、著作权等问题的“知识产权研究”。此外,“图书馆学教育”受到重视,以图书馆学人才培养、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建设、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教育制度变革等内容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图书馆学教育的优化与发展。关于图书馆战略规划、图书馆转型与发展的“图书馆未来研究”也引起关注。战略规划对如何规划图书馆的未来至关重要,近年来被列为图书馆学研究的学术热点。新技术、新环境下,图书馆转型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叶继元[15]、刘兹恒等[16]、陈传夫等[17—18]从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八大问题、数字学术环境下图书馆发展新形态、图书馆转型发展模式与风险等角度,积极思考如何推进图书馆的未来发展。
学术大环境的不断变化给图书馆资源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对资源建设与管理的研究也逐渐聚焦于几个新方向。
从馆藏资源建设与管理方面看,以用户需求和用户使用资源为导向的“需求驱动采购”以及以学科为主导的“学科资源采访模式”成为资源采购新的关注点。“合作式馆藏发展”成为转型期图书馆馆藏发展的一个很好的经验,如美国东部学术资源合作储存项目[19]。“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周边国家或区域的文献资源保障研究对满足科研人员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区域研究产生的大量新的文献需求、支撑“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落实意义重大[20]。此外,还有特色馆藏建设,如黄如花[21]对国外图书馆动漫资源建设与服务进行专题研究等。
从数字资源建设与管理看,数字资源整合,如跨系统区域图书馆联盟资源整合、跨LAM(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资源整合,以及数字资源保存、数字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成为新的关注点。武汉大学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关注相对较多。如陆泉等[22]梳理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技术方法、专门领域的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目前,图书馆已融入数字人文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如赵生辉等[23]对数字人文中心的建设进行初步探索。朱本军等[24]认为图书馆可以从专题信息服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跨学科桥梁建设、数字人文项目孵化器建设等方面展开数字人文实践。
科学数据也被称为“科研数据”或“研究数据”,是指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通过科学实验、实际调查等方式产生和获得的数据资料,包括数字、图表、图片、文本、声音、影像等形式[25]。数据密集型科研环境下,作为重要的学术资源,科学数据的重要价值越来越被认可。武汉大学的研究明显多于其他高校,包括国外科学数据管理与服务的研究与经验借鉴、图书馆如何参与科学数据管理、科学数据机构库建设、科学数据开放存取、科学数据组织等。
信息技术、图书馆数字化、系统化建设对图书馆服务、图书馆作用的发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表2,该主题研究数量共161篇,占比9.3%,在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分布较多。研究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情景感知、可穿戴设备、可视化技术等新兴技术,也包括数字图书馆、机构知识库、开放存取、和图书馆业务与服务相关的系统建设等。
如表2,“图书馆管理”类主题共156篇,占比9.0%,该主题包含8个二级主题,“图书馆法制建设”(34.6%)是研究最多的二级主题。从宏观的图书馆事业层面看,《公共图书馆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颁布与实施对建立健全图书馆法律体系、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有里程碑的意义。学者们或围绕其内容条款进行解读[26],或对图书馆法制化建设的未来路径进行思考[27]。从微观的图书馆层面看,图书馆标准规范、图书馆制度研究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在“管理体制研究”方面,法人治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在既有法律支撑下,构建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事业体制创新的必然选择,可以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撑[28],北京大学关注度明显高于其他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南京宣言》(2018)中也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图书馆的法制建设[29],由此看来,图书馆管理正在向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发展。此外,“人力资源管理”“图书馆评估”这2个主题也占据一定的分量,南开大学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其他高校。如徐建华及其团队围绕图书馆员、图书馆工作的刻板印象[30],以及图书馆管理者、图书馆普通员工的职业胜任力展开研究[31-32]。而“图书馆评估”方面,柯平及其团队是研究的重要力量,重点关注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指标体系、绩效评估等。
新兴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新的信息组织与检索的方法、技术、工具,依托新技术进行信息组织与检索将成为必然趋势。如表2,“信息组织与检索”类主题共139篇,占比8.0%。学者们重点关注本体、关联数据、语义网等语义化技术,进而研究基于语义的资源深度聚合与组织[33],探索面向非物质文化遗产[34]、图像资源的语义表示与组织[35]等。其次,研究自动分类、自动提取文本语义信息、自动问答等技术,以期提高信息组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社会化标签组织已成为组织和检索社交网络资源的有力工具之一。此外,知识组织、知识融合也是研究的焦点之一。信息检索体现在基于任务的信息检索、跨语言信息组织与检索、知识检索、语义搜索等方面。
如表2所示,“公共文化与图书馆事业”类主题共128篇,占比7.4%。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研究成果较多且各具特色。南开大学侧重以“标准化”和“均等化”为目标,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柯平及其团队是重要研究力量。研究视角包括:公共文化服务法律政策研究;均等化建设,强调对欠发达地区、农村、海疆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落实精准扶贫;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重点关注公共图书馆的评估等。北京大学李国新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中部洼地”现象,指出国家适当调整投入资金、资源、宏观政策,强化政府责任,实现“中部崛起”,促进中部地区特别是人口大省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36]。王子舟近年来一直关注民间图书馆发展,认为民间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文化发展的理性选择,国家应通过政策法规鼓励社会力量全方位地参与公共文化服务[37]。武汉大学更偏重对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研究,如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宏观管理、资源整合模式、资源整合元数据互操作方式、资源整合平台建设等。在研究方法上,除理论分析外,一些文章采用实地考察、线上调研等实证方法展开研究。在文化服务单位上,公共图书馆是关注的重点,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的研究相对较少。
如表2,“文献学及各类文献工作”共120篇,占比6.9%。研究主要表现在:其一是历史文献具体史料整理与研究,如对徽州文书、民国时期广州文献、舆图文献、《永乐北藏》《四库全书总目》《宋元板书目》、道南文献、法藏汉籍、《书志学》等进行整理与研究。其二是文献保护研究,涉及历史文献的科学修复、文献保护灾难预案编制、古籍保护的人才培养等,也有实践案例探索。其三是人物及其著作研究,如傅荣贤与《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陶适斋先生诗稿。关于目录学的研究各具特色,南京大学关注数字时代的目录学理论体系研究,而北京大学则涉及目录学著作的译介、目录学的研究与发展史等。
“十三五”规划提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不同高校由于其基础条件、办学层次、教师结构等诸多因素不同,即使是相同学科的发展状态也会出现差异。高校有必要了解自身学科的建设现状和水平,明确与对标高校的共性与差异。基于共性寻找潜在合作伙伴,基于差异性寻找特色化发展思路,并通过加强校际合作、引进教师,完善教师结构,建设“高水平”“特色化”学科,提升核心竞争力,保持自身优势。文章从文献计量的角度明确了不同高校关于图书馆学主题分布的共性与差异,可为高校图书馆学科特色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双一流”建设的政策文件明确要求学科建设要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以社会需求和学术贡献为导向,加强对各类需求的学术探索,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国家的一些重大战略,诸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十三五”规划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工作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匹配提供了契机。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学研究特征及进展的分析,不难发现部分学者的研究与国家战略中的重要问题紧密融合。高校也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学专业优势,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优化学科结构,同时应注重社会价值、回应社会需求。在公共文化服务与保障方面,可以将图书馆学的理论、方法应用到需求识别、精准扶贫等方面,大力建设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民间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工程;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可以提供周边国家或区域的文献资源保障,支撑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方面,图书馆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如开展面向不同对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加强开放数据资源建设、进行政府数据开放相关的宣传与推广、开设开放数据课程提升公众数据素养等[38—39];在健康发展战略方面,图书馆可以通过提供健康信息、培养读者健康信息素养等开展健康服务;在创新创业方面,可以提供空间、资源和服务支持。密歇根州立大学图书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图书馆等通过建立专门的网站为用户提供创新创业方面的各类资源,提供专业信息咨询服务,进行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等[40]。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学研究主题特征及进展的分析发现,数据素养、图书馆出版、数字人文、科学数据管理与服务、图书馆法制建设、法人治理等成为研究前沿。可视化技术、位置信息利用、机器人、可穿戴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使得图书馆服务创新智能化。“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图书馆学发展应瞄准学科前沿发展方向,加强对前沿技术的攻关创新。同时,也应积极承担国家或地方重点、重大科研项目,为解决国家或区域重大问题贡献力量。
4.4 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指出,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41]。对照“双一流”建设任务“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42],图书馆可从以下方面支持学校“双一流”建设。1)通过专业培训、到高水平图书馆挂职学习、引进专业人才等方式加强学科馆员队伍建设。2)通过建设创客空间、与科技孵化器创业服务融合、嵌入课程和教学等方式服务学校创新人才培养。3)加强面向一流学科,兼顾多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建设,构建以用户需求驱动和学科专业建设需要驱动的文献资源采购流程,嵌入科研过程,建设科研管理服务体系。4)加强图书馆深化服务。开展教学支持服务、科研支持服务,并运用图书馆学知识方法为学校学科建设、科研、人事等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学科发展动态、学科竞争力、科研人员绩效评估、人才引进评价等决策支持服务。5)加强阅读推广服务,培养读者的阅读习惯、人文素养,传播优秀文化。6)参与建设高校智库、机构知识库等,推动学术成果转化。“双一流”建设给高校图书馆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高校图书馆应基于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建设政策文件以及各高校建设方案,全面细致地分析“双一流”建设要求,努力使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服务与其充分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