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冰川融水开始,长江以万古奔流之势自西向东横贯中国大地。6600多米的高度落差,6300多公里的河流长度,11个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437條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180万平方公里的总流域面积,缔造了长江壮阔而广密的水系网络,以及因此而诞生的广博而多姿的中华文明。
200万—1万年前,中华民族原始初民在长江流域定居,充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滋养了一个又一个史前文明,从中游地区的彭头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到下游地区的马家浜文化、马桥文化,从河姆渡绘制精美的彩陶到良渚雕琢工巧的玉器,20世纪下半叶在长江流域发掘的种种新石器时代遗址,向世界掀开了最早的稻作文明的神秘面纱,印证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文明源头的重要地位,也确证了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进程。
3000多年前,楚国在长江中游的荆楚地区立国建都,其信仰、习俗与北方政权具有明显差异。楚人生动的想象力与自由的审美意识赋予其文化艺术诡谲神秘的气质,青铜器、漆器、建筑、音乐、舞蹈、文学等处处取得非凡的成就,共同构成了瑰丽奇异的荆楚文化。与此同时,由长江津润的巴蜀文化、吴越文化也分别在长江上游、下游地区熠熠闪光。千百年来,以这三种文化为主体,包含滇、黔、赣、闽、淮南等亚文化层次构成的庞大文化体系,因长江而串起、行进与辉煌。
900多年前,宋室南渡,百姓随朝廷举国迁往长江流域。在外族入侵面前,广阔的长江为宋人提供了坚实而温暖的庇护。来自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厚重的文化积淀在长江两岸充足的物质基础上生根发芽,融合共进,为长江流域的崛起提供了绝佳的契机。舟楫蔽江,天下粮仓,长江一跃成为全国经济和贸易重心。清幽的昆曲雅韵、细腻的蜀锦织绣、诗意的江南文学,也在这片富庶安宁之地活跃生长,长江以开放而通达的心态迎接着来往的人群与新生的事物。
2014年,国家提出长江经济带的概念,将长江经济带定位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同时对长江流域文化的挖掘和研究日益重视。
数万年间,沧桑巨变,世事迭迁,长江流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愈发丰满而厚重。蛮荒之初,长江是文明的孕育之地;古代数朝,长江是战乱年代时百姓的存身之所;国家危亡时,长江是中华儿女坚强不屈的意志写照;21世纪,长江是江河沿岸百姓平凡而充实的生活见证,是牵引每个中国人的家与国的力量。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长江水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载着文明的传承与延续,滚滚万里、滔滔不休,从远古的历史流向奔腾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