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

2020-08-11 13:16孙雨潇钟森陆乐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用电工程输配电电力企业

孙雨潇 钟森 陆乐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和经济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力工程建设在人们的生活中也越来越显得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已经大大超过了以前,对电力建设水平的要求也大为提高。在这种背景下,电力企业所面对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输配电力工程是电力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只有输配电力做好了,才能保证电力建设的完整和有效,这是保证人们正常用电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升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电力企业;输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

1引言

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然而,这一技术在现阶段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电力企业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彻底解决存在的问题,达到提高输配电运行效率和用电项目自动化的目的。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面临的困难

2.1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需要大量的电力技术支持,但是部分电器企业缺乏对这些技术科学有序的管理,使得在工作时出现电路混乱的状况,另外,电力员工一般都是身兼多职,工作范围比较密集,难以保证对系统信息的统一性,给工作交接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管理制度的不明确,容易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降低工作效率,更容易产生失误,造成安全事故,给电网的规划以及电路的架设也带来了诸多不便。

2.2素质不高,缺乏专业培训

高素质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对自动化运行过程起着关键作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推广进一步提高了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当前电力专业人才匮乏,现有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在电力工程自动化运行工作中,对新知识接受能力有限,缺乏先进设备的操作能力,企业方面也不注重培训教育工作。另外,用电工程人员流动性较大,人员交接过程不严谨,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相关负责人就离职,容易造成安全隱患。

2.3技术研发与技术维护对接存在不足

目前,单纯针对自动化技术维护而开展的研发活动存在很多缺陷,难以全面精准满足输配电工程技术管理的控制需求,无法为输配电工程更加成熟有效适应技术研发与维护管理诉求提供有利支持。技术研发工作开展过程中,技术维护措施的质量特点研究存在偏差,导致输配电工程具体建设过程中,难以适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无法为技术研发性质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技术研发活动具体推进过程中,对自动化技术的价值和特点研究存在不足,缺乏对输配电技术资源综合性应用价值的关注,导致技术研发活动在缺乏经验支持的情况下,难以完全的达到新时期技术维护工作的发展要求,很难为输配电技术性质活动的全面推进提供支持。技术研发工作实施过程中,缺乏对自动化技术资源应用的充分重视。具体输配电研发活动组织建设过程中,对目前快速变化的市场因素的认知存在不足,导致输配电技术体系的建设措施无法满足技术研发工作的实际开展需求,难以为输配电技术资源的合理应用提供支持。

3 加强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维护的策略

3.1 培养专业型人才,提高管理的水平

因为需要更全力地展现自动化技术在输配电与用电工程领域的重要,电力公司更应大力培养单位工作者的个人知识和专业素养。在个人培训期间,当就自动化技术作一个重要的授课内容,在授课群体中去传播自动化技术的技术价值,不仅如此,也要不时地、周期地展开相关知识技能授课,电力单位可以进行内部的关于整个行业的技术层面交流研讨,尤其是关于自动化方面的,单位同事可以多多互相学习,共同为单位对技术素养的硬性要求作出探索和实践。当然,工作者自身的个人素养需要在电力工作的不断实践和学习中去提升,直到能够熟练新形势下的最新技术为止。他们还需要能参照不同的情况去快速改变和适应不同的技术路线,配合电力单位的工作运行,不断完善和调节个人的技术手法和观念习惯。

3.2 电力自动化运行系统分层技术

在很多城市中,用户工程自动化运行工作一般是采用分层技术来进行的,一般情况下,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主要是包括电力自动化运行的终端设备,是对整个城市电力自动化运行工作的调控设施,也是整个电力自动化运行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的性能将会直接决定城市电气自动化运行的水平。第二层主要是由各地区的发电站和变电站等设施组成的,这一层次主要是负责各地区的配电工作,通过在城市中的不同区域设置配电网,将电力输送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形成一个庞大的城市電力网。第三层次主要是由乡镇的供电局等地方供电机构组成的,他们直接负责对乡镇电力的宏观调控工作,并负责管理区域内用户的电费、用电设施等。

3.3 电力工程输配电自动化可以远程控制输配电工作

电力工程输配电自动化的领域最新情况需要相关从业者参照当下最新的形式去不断参悟,灵活应对它所反馈的情况,当然在电力工程输配电自动化系统总部,可以分析各个输送流程的状态参数信息,别忘记随时做好相关文字台账为日后分析提供参考。也可以使用电力工程输配电自动化系统去代替人工作业处理信息数据,如果发现错误信息系统会及时报告,有效防止了类似危险事件的发生,另外,相关从业者或者负责人此时亦可使用电力工程输配电自动化系统改变出错的环节甚至修复部分组件、零部件,并结合此次教训提出最新改进的经验报告,优化供电系统速率和功能,相信藉由这一大信息功能模块,工作人员和负责人会在硬件上提升对供电流程各个环节的观察监测效用,尽最大可能保障电力工程输配电工作科学、高效的运作。

3.4针对环境问题,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

湿度和温度是影响输电设备的主要环境因素。在设备制造过程中,要注意选材的合理,选用散热良好、密封性强的材料,尽量提高设备对环境的抵抗性。加强输电设备的检修力度,对出现损坏的设备能在第一时间做出补修或更换。优化输配电系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夏季用电高峰期要提前准备,做好演练工作,保证用户用电的质量。

3.5全面实现科学化的管理模式

全面实现科学化的管理模式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摒弃传统的用人模式,注重自动化专人才的引进;注重自动化专业培训工作,设置针对性的相关制度和培训,如果培训不合格者,不能让其上岗,只有培训达到合格的标准,才能走上岗位。一是放弃传统的用工模式,注重引进自动化专业人才;注重自动化专业培训,建立有针对性的相关系统和培训,如果培训不合格,不能让他们去上班,只有培训符合合格标准,才能上岗。第二,相关电力公司和研究机构必须重视人才福利,关心其生活,引导鼓励其自主创新研究。第三,相关供电企业必须实施一定的企业制度改革,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中的无序和懒惰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科学管理制度。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输配电力和用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电力发展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在电力企業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保证电力市场的需求,并且积极改进企业内部的管理方法,争取早日实现电力输配的自动化管理,只要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电力企业的输配电的管理过程,保证电力输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牛旺国.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维护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8(20):154.

[2]胡涛.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7(23):277-278.

[3]温奕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发展问题探析[J].低碳世界,2017(34):71-72

猜你喜欢
用电工程输配电电力企业
电力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研究
输配电系统的过电压保护刍议
输配电系统的过电压保护刍议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措施和策略
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途径分析
新时期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有效性探索
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