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薇薇
摘要:目前,我国对电力行业已经提出了加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性建议,在这个背景下,电力企业应該为客户构建一套可供双向互动的智能化电力营销体系。相比于传统的电力营销模式,实现电力营销智能化网络管理,可以让电力企业的电力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本文重点分析了电力营销智能化网络管理模式下的服务效果,从客户知识管理、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展开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企业;电力营销;智能化网络管理
引言:在智能化网络管理模式下,企业的电力营销体系应该转变原本的电力营销服务理念,注重营销服务策略方面的创新,这样可显著提高服务质量与管理效率。近年来,电力市场环境的变化,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都对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实现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推进,我们要认清当前情况下电力营销工作的要求,注重对电力生产观念、电力产品观念以及电力市场社会营销观念的转变。加强电力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尽快实现电力营销智能化网路管理,这样就能实现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良好互动,进而构建出一套智能化电力营销体系。
为了更好的实现智能电网全面建设,电力企业应该在传统的电力营销基础上,对传统营销模式进行优化改进,根据用户对电力的实际需求,构建起能够实现客户与企业双向互动的智能化营销模式。在该营销模式之下,从客户知识、客户信用风险、客户关系、客户资源价值等多个方面入手,建立起相应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准确获取相应的客户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等信息数据,实现与客户之间的双向互动,这样就能满足智能电网对技术先进性、经济性以及服务多样性的要求。智能化营销模式构建的相关营销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在电力营销智能化网络管理模式下,管理系统将以客户知识管理为核心,下分出客户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客户负荷管理体系以及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电力客户的相关信息资料均能通过智能化营销系统被电力企业获取,在系统支持下实现对数据信息的有效整理与分析,这样就能确保电力企业能够准确掌握市场需求,同时也能了解目前企业电力营销工作之中存在的组织结构问题、经营问题,对企业组织结构加以优化,从而达到控制运营成本,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与用户满意度的效果,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1 电力营销客户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之上,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作为手段,可以显著提高客户知识信息的高校获取、整理与信息共享。而电力营销客户知识管理体系所提供的客户知识信息,又是实现客户负荷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客户资源价值评价工作的重要基础保障。只有做好了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的构建,才能实现对其他子体系的构建。在电力营销智能化网络管理工作之中,必须有完整、准确的数据信息加以支持,客户知识管理体系中的数据库可以自动调取所需的相关数据信息,在数据信息的支持下,各子体系就能完成对客户综合情况的评价,给出准确地测评报告。在电力营销客户知识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配合下属4个子体系,就能够完成数据信息的共享,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高效的闭环。
2.2 客户资源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
客户资源价值评价体系主要的作用就是对客户当前价值以及客户潜在价值的评价,对客户资源价值进行准确评价,是电力企业制定营销策略的重要基础。在客户资源价值评价的支持下,电力企业能够更好的整合现有资源,对存在资源价值的客户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服务,这对提高服务质量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做好客户资源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改变传统的客户资源价值评价工作的不足,进而获取综合性更高的客户数据,另外对售电量、售电收入等数据也能更加直观的体现给管理人员,进而准确的识别出不同用户具备的潜在价值。在客户资源价值评价体系的技术支持下,准确把握电力客户的不同用电需求,给予个性化服务,这样就能提高电力企业的供电服务质量。另外,传统的客户资源价值评价并不能对客户群体进行详细的区分,这不利于电力企业营销业务的制定,而智能化客户资源价值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在评估客户价值的基础上,对客户群体进行更加细致的区分,对高价值客户、中等价值客户以及低价值客户进行详细划分与分析,这样就能掌握不同价值客户的不同需求,这样就能为实现电力差异化服务提供保障。
2.3 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电力营销过程中,客户往往存在拖欠电费、盗用电力的行为,这些行为都大大影响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让电力营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的合法权益,在电力营销之中就必须对客户的信用等级加以评估,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就是为了更加准确地评估客户信用,这有利于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在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下,可以实现对风险客户的预警,这样就可以有效规避拖欠电费、盗用电力问题的发生。由于传统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模式对数据的管理与分析效率较低,不仅给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难度,也给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带来了影响。在电力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对客户的信用等级加以评价,再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服务措施,同时,也能让企业建立起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通过相关的规定来约束电力用户行为,进而达到引导用户改善自身信用水平的目的,最终实现对电力企业稳定发展的有效保障。
2.4 客户负荷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客户知识体系给予的数据支持下,电力企业可以掌握电网覆盖范围内,电力用户的具体用电量,这样就能评价出用户的负荷需求。根据用户负荷需求,电力企业可以更加准确的预测电力市场的未来走势,从而对电力用户的用电模式进行深入挖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多样化的电力服务策略,这对促进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5 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的构建
客户关系管理体系时根据客户数据对客户关系的综合评估,这有助于对企业内部优势以及现存问题加以评估,同时也能帮助企业更好的掌握企业外部风险,这对企业发展也有直观重要的意义。客户关系体系主要有客户满意度评价及正能化响应模块来共同实现,通过量化客户关系管理,来实现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优化,进而达成共赢的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背景下,电力企业必须尽快构建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转变传统的营销理念,在电力营销智能化网络管理模式下,对客户相关信息进行准确分析,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风险管控策略,这样就能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降低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从而实现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盈盈. 智能电网技术背景下电力营销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J]. 营销界,2019(42):207+209.
[2]石翠茹. 智能电力营销环境下优质供电服务创新的思考[J]. 山东工业技术,2018(0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