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气设备不断替代劳动力的形势下,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就是电气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行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所以必须重视工厂中电气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做到定期维护的常态化管理,并要求相关技术人员不断学习,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电气设备保养与维护,保证企业效益的稳步增长。本文主要分析了工厂电气设备维护与管理有关内容,可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设备;设备维护;设备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1工厂电气设备问题产生的原因
1.1电气设备接触不良
造成接触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长期使用而导致的接头松动,或者是在工作中受到了冲击所致,设备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由于氧化、腐蚀等造成设备接触不良尤为突出。此外,电气设备安装是否得当,也是导致接触不良的原因之一。
1.2电气设备三相不平衡
三相不平衡问题是电气设备运行方面的一大问题。确切的说,电气设备其驱动能源是电力,三相电机在电气设备中比重较大,通常,三相交流电所供应的频率和振幅是稳定的,并且是相位差在120°的电力,这种情况下的电力称为平衡状态,在此基础上,电阻和电流所形成的热量都是平稳的,为此可以确定这时的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平稳安全的。但在实际中,要确保运行状态的理想化是非常困难的,相不平衡的问题是一种常见性问题,任一相失衡超过一定限额,均会导致额外的热量超标而烧毁电机。所以应针对此项问题进行及时检查,如察觉到异常震动及噪音问题,则应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来判断故障原因,并提出维修策略。
1.3電气设备过热
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热量,在允许的范围内,这样对电气设备的损害不大,但有时由于设备的过负荷运行,散热通风条件不良,安装布局不合理,运转设备润滑不良,短路等异常情况时造成电气设备过热,严重时损坏设备,所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应严格控制电气设备热量的产生,采取有效的散热措施,进而保证机器设备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
1.4电气设备绝缘损坏
电气设备的绝缘防护由于材质和设备结构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常见如电缆终端头碰触、刮擦导致的绝缘损坏,绝缘板缺陷导致的树枝状爬电,电机绕组受潮、绝缘漆老化或碰触转子,过电压保护器非正常击穿,启动式电抗器接线柱爬电后导致的三相弧光短路等
2工厂电气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管理理念落后。根据我国工厂管理的发展情况,相关领导层对于设备管理意识不强,相应的管理理念较为落后,不重视相关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仅片面追求经济利润方面的工作,而忽视相关电气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这样看起来节省了当前的成本,却造成电气设备发生故障隐患的问题变得日益严重,造成了更大的故障损失。
第二,电气设备落后。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随着电气化科技能力不断提升,很多新建的工程已能够实现现代化和自动化,但仍有部分工厂的电气设备老化问题严重,使用年限长且不重视维护保养,这样就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出现故障的话,则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第三,检查力度不够。结合当前的电气安全管理要求,针对工厂电气设备管理还存在检查力度不够的问题。相关的专业电气维护人员比较少,业务能力素质不高,很难有效开展电气设备的全面检修工作,这样就难以全面综合性的了解电气设备,也难以排除相关故障问题。
3工厂电气设备维护方法
3.1电气设备的检查
工厂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科学的维护与有效的管理。因此电气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只有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融为一体,工厂才能高速而有效的运行,提高工厂效益,降低设备损耗,延长设备寿命。常规性检查和周期性检查是常见的工厂电气设备的两种主要方式,对于前者来说,仅通过较为粗略的巡视等方法进行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判断和检查,以便能够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安装较为分散的电气设备则是一般采用这种情况,这样技术人员能够了解到相关涉及到生产中的各个工艺设备的总体情况,能够为点检及周期检查奠定必要的基础。所谓的点检,也就是结合工况实际,在综合考虑使用情况、质量需求、运行工况以及维护需求的基础上,定期进行检查和管理,检查周期一般可分为时、班、日、周、旬、月检查点,制订相应的点检表格,规定好周期,分级定员的方式做好设备点检,确保隐患的及时处理。
3.2电气设备的维护
第一,先保障硬件维护,再进行电路维护工作。维护电气设备中,首先应该重点进行硬件维护,在保障硬件部分不存在故障问题的情况下,再检测相应的电路,同时还应该尽量应用先进的仪表仪器进行电路检测。
第二,先结合故障情况进行询问,根据运行人员反应的实际情况,了解当时的情况,确定清晰的思路后方可进行具体的实时操作。应该在具体操作前,充分了解并认识到设备的运行状态,掌握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方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拆卸和维护工作。
第三,先进行外部处理,然后进行内部处理。在进行工厂电气设备维护的过程中,应首要进行外部相关情况的巡查,针对表面存在的缺损、断裂以及破损问题等进行判断和思考,检查设备使用年限、维修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相关内部故障的排查,以及开展设备拆卸工作,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进行,避免因为二次拆卸而造成的附件损坏。
4加强工厂电气设备管理的对策
第一,不断加强业务人员的素质能力,加大培训力度。结合当前业务能力不足的情况,应该加强在岗培训工作,保证从业人员的理论和实践技术能力不断提升,能有效处理相关的故障问题,保证技术人员的操作更加规范化。
第二,加强人员的责任意识,增强责任制度的落实。应该要求电气设备检查、操作、维护等工作的明确分工,保证能够针对存在的设备故障仔细分析,弄清楚故障原因,担负起自身的工作职责。例如,当出现人为失误而造成的电气设备故障,则应该根据规章制度来严格惩处负责人,这样能够有效规范化操作规程,同样的,利用合理的奖惩方式,能提升工作积极性。
第三,根据实际设备的具体情况来确立合理的设备维护程序。参考电气设备工况要求,结合相关的温度、地形等条件,保证制定设备维护管理的程序化模式,建立工厂科学合理的交接班制度,保证人员的合理分配,高效完成电气设备的维护管理,保证电气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5结语
总之,在新时代高科技广泛应用的前提下,电气设备在企业的产业中得到了大量应用,由此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力提升。工厂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故障,所以一定要选用合理的维护和管理方法来解决,这样不但能够保证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投入、增大经济效益,还可以使国民经济得到稳步提升,在产业转型中发挥促进性作用。
参考文献
[1]牛孝伟.自动化系统下的电气设备维护与检修[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9.
[2]于洋,欧志豪,郑卢毅,等.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检修问题探讨[J].清洗世界,2019.
作者介绍:
刘能文(1983.10.14-);性别:男;籍贯:湖南新化;民族:汉;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职务:电仪主管;研究方向:电气设备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质量控制;单位名称:湖南湘钢梅塞尔气体产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