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铭 王晓南
摘要:针对成都市旧城区社区公园,基于POE相关理论及方法,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多个老龄化社区公园、访谈居民等方式,从空间分布、设施配置、景观绿化等多方面,提炼出成都市老龄社区公园主动健康空间现存共性问题,并提出一定的改造策略,使之满足老年人这一社区公园主要人群的使用需求。
关键词:POE理论;社区公园;主动健康空间
1相关概念
1.1社区公园
在我国2002年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社区公园被正式定义为“为居民提供一定地域范围内相应配套设施的集中绿地”,内容包括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2类,两者具有不同服务半徑。本研究中的“社区公园”更侧重居住区公园,强调游客以附近居民为主的“半私密”属性。社区公园面积根据各地区有一定差异,其中成都市规定社区公园面积为10000~50000m2。
1.2主动健康
传统的健康一般以医疗建筑为主导,因其具有被动特征而称为“被动式健康空间”,与之相对.“通过对人的感知方式和行为习惯研究,从规划和设计层面对城市空间进行干预而提升市民对公共活动参与意愿,以达到激发城市空间内公共活动的强度,实现主动式健康目的”的空间称为主动式健康空间。其主要特点有:①该空间的核心是对“人类身体体验的重新发现与挖掘”;②方法论主要来源于建筑的人类学和社会学;③其设计应偏重于空间的游戏性。本研究中的“主动健康空间”主要指行政区划下辖的社区层面1 5分钟生活圈以内居住区层级的社区公园等。
2成都市主城区社区公园调研情况及分析
2.1公园空间格局
2.1.1区位地理环境。由于当今社会老人与子女在生活方式、居住习惯等方面往往存在差异,子女成年后往往与老人分开生活,在成都市主城区社区公园的调研中发现,成都市区北部社区中老年人占比较大,因此,为体现社区公园的老龄化背景,所选取的社区公园也存在很大程度的聚集性,多位于成都北部二、三环范围内。总体来说,社区公园周边15分钟生活圈多为社区,联系较为紧密,居民丰富的健康活动与公园空间格局和功能布局休戚相关。
2.1.2服务半径。根据面积大小情况,4个社区公园的服务半径略有不同,但总体来说,有效服务半径满足《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要求》,约为lkm左右,部分公园可达2km左右,可辐射周边社区老年居民,借助汽车、地铁等交通工具来公园游玩观赏。总体来说,附近的老年居民仍是人群构成主流,一般选择步行方式来公园。
2.1.3空间布局。在空间布局方面,三洞古桥公园和茶文化公园空间功能组织上较为多样,两者通过路径串联各个节点空间,达到规划布局丰富多样的效果,其中三洞古桥公园路径十分多样,将入口不规则以草坪为主的休憩空间和规则的月牙形、方形广场空间和假山空间、大片绿植景观空间融为一体,空间富于变化,功能性强,活动类型丰富,后者则主要将微地形处理作为规划布局要点,模拟茶园的高度变化。而石人公园和北湖凝翠公园功能较为单一,前者受限于面积,后者除景观绿植外功能多样性有限,均不利于满足居民需求。
2.2老龄人群及使用情况
通过对前期公园的相关调查,选取相关区域作为观察节点,根据各公园布局节点选择略有不同,但其主要空间类型均为硬质场地、主要公园路径、水域、林区4类,从7:30~1 9:30每隔2个小时进行相关节点老龄人群的观察并进行相关记录,间隔的过程中结合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总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其中有效问卷数557份,有效率92.8%。
3成都市主城区老龄社区公园主动健康因素分析
3.1分析模型
通过对社区公园环境的指标进行归类划分,确定了空间场地、设施配置、绿化景观、环境情况4类10余项指标,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来解释各指标与社区公园平均每小时每类健康活动类别人数的关系,如下:由上文相关数据可知,同一季节不同日期到访社区公园老年人数总体差异较小,而冬夏不同季节、各公园情况则有一定影响,考虑到其差异,选取4个社区公园冬夏不同季节各1个工作日共计8个工作日,根据季节分别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3.2结果分析
3.2.1空间场地对主动健康活动相关影响。场地面积S1和草地面积比例S4为显著性变量。由回归系数可知,每增加1000m2的场地面积,夏季每小时每类健康活动增加5名老年人,冬季每小时每类健康活动增加2名老年人活动;每减少10%的草地面积,夏季每小时每类健康活动增加2名老年人,冬季每小时每类健康活动增加1名老年人。步道长度s:、林地面积比例s。、铺地面积比例s5对老年人活动并没有显著影响,其中s2、s5有弱正向影响,s3有弱负向影响。
3.2.2设施配置对主动健康活动相关影响。健康设施数量F1、休憩遮蔽设施数量F2、休息座椅数量F3为显著性变量。由系数得知,每增加1处健身设施,夏冬季每小时每类健康活动老年人数分别增加7人、3人;每增加1处休憩遮蔽设施,夏冬季每小时每类健康活动老年人数分别增加37人、34人;每增加1处休息座椅,夏冬季每小时每类健康活动老年人数分别增加2人、1人。其他休息处数量F4、有无卫生处理设施F5、有无照明设施F8、有无安全标志F7对老年人活动各类别人数没有显著影响,其中F5有弱负向影响,其余变量有弱正向影响。
4成都市主城区老龄社区公园主动健康空间措施
4.1增加场地面积,减少仅有草地面积比例
在访谈中,老年居民普遍反映,仅有草地,缺乏高大树木的地块舒适性较差,如夏季午后2~3点太阳直射,老年居民更多是在树荫下进行诸如打牌等强度较弱的活动,对林地依赖较强,而仅有草地的场地难以满足活动需求,而场地面积,对于老年人健康活动类型、各类型活动人数提升均有裨益。
4.2适当增加步道长度,但不能过长
可适当设计步道走向,设置步行引导标志,使其有一定趣味性。如新桥公园步道长度约为600m,较为适中,且每隔100m有距离提示标志和铁艺造型、健康小贴士等等,社区公园步道设计可借鉴参考这类城市公园。
4.3适当增加铺地面积
增加硬质铺地能够一定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活动类型和健康活动参与人数,尤其是对于参与人数较多的健康活动提升效果更为明显,且这类活动往往伴随着老年人之间的社会交流,对于老年人健康有显著效果。
(收稿:2019-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