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高校科技伦理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0-08-11 14:25季岐卫于雅迪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育

季岐卫 于雅迪

摘要:通过对当前凸显的科技伦理问题的分析,提出理工科高校应加强科技伦理教育以适应高科技时代的现实发展要求,并指出目前理工科高校在科技伦理教育上科技伦理意识淡薄、学术规范教育缺失、科技伦理课程较少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应改革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加强科技伦理课程建设,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并建立整体的科技伦理教育体系。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科技伦理;教育

DOI:10.15938/j.cnki.iper.2020.03.02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0)03-0120-04

随着科技发展所带来人类社会生活福祉不断提高,各种科技伦理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从2005年韓国的“黄禹锡事件”到最近的“基因编辑婴儿”等问题无疑刺激了无数社会公众和专家学者的眼球,产生众多,甚至是无法估计的消极后果。在这种现实的情况下,科技伦理学的研究不断升温,科技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也不断彰显出来。而长期以来,作为我国培养高科技人才重要阵地的理工科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普遍存在过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侧重结果导向而忽视培养过程的现象。理工科高校对科学知识的工具理性和实用价值的过分关注和对其伦理蕴含的忽视很有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时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罔顾科技造福人类的根本宗旨及其科技运用的潜在危害而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将科技伦理教育纳入到理工科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已成为高科技时代的当务之急和紧迫要求。

一、加强理工科高校科技伦理教育的价值

科技伦理学作为研究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在理工科高校的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科技伦理教育有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协调互动,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是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保障。

1.有利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1959年,斯诺在剑桥大学的演讲中明确地提出了目前所存在的两种文化,“一极是文学分子,另一极是科学家,特别是最有代表性的物理学家。二者之间存在着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特别是在年轻人中间)还互相憎恨和厌恶,当然大多数是由于缺乏了解。”而这种分别代表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两种文化之间的鸿沟在斯诺提出之后,反而愈演愈烈,最终导致1996年的“索卡尔事件”的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大论战。即使斯诺早已指出要重新思考我们的教育,然而仍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理工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追求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或综合性人才,理工科大学生除了要掌握科技知识,同时还应将R.K.默顿所述的“科学的精神特质”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科学的精神特质要求以追求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精神去探索自然的本真面貌,而人文精神则决定科学的追求应以人的价值、尊严、自由、自我实现作为其基本前提。以往过分追求科学研究的价值中立势必会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加强理工科高校科技伦理教育无疑能真正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从而顺应人的全面发展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2.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科学技术乃是一把双刃剑,可因不同目的而被人类所利用,既可成为造福于人类的有效工具,也可成为毁灭人类的帮凶。美国的曼哈顿计划虽然能够较早地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却给日本的普通民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在世界上加重了核军备的竞争,使得整个世界笼罩了无法消弥的核阴云。人类科技研究成果的最终价值判断不在于其科技进步的可能性而在于其对人类本身是否有益。有鉴于此,汉斯·尤纳斯最早提出了责任伦理思想,强调技术的发明、创造和使用要建立在符合自然规律、尊重自然和人类以及未来世界尊严和权利的基础上,要正确认识与处理人类的各种利益的辩证关系,这样的行为才是符合伦理道德的。“科技到底是扮演天使的形象还是魔鬼的化身,取决于科技工作者的伦理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理工科高校作为培养国家科技人才的重要载体,从中走出的万千学子将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和发展的中流砥柱,因此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加强科技伦理方面的知识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坚守道德底线。在进行科技活动时,正如习近平所倡导共同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样,应从整个社会、人类、自然的全局出发,有效地预估和规避科技活动的潜在负面效应,从而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思维方式

对于理工科大学生而言,其长期所接受的专业教育更多的是侧重于归纳、演绎等逻辑的、理性的思维培养,但是对于思维能力而言,是需要理性与非理性思维的辩证统一。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非理性思维的参与,凯库勒在苯环结构的发现中得到梦的启示,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在研究黑猩猩的学习现象中发现了“顿悟学习”,波普尔强调了科学发现过程中的直觉和灵感的重要性,“理智的直觉和想象极端重要,……我们可以承认,我们的探索常常为灵感激发。”在教育过程中渗透科技伦理知识,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和启发学生运用感性的直觉、灵感、想象、顿悟等非理性思维去更全面地把握问题,更进一步的讲,通过学习哲学家们对技术本质的反思,如海德格尔所认为的作为技术本质的座架,既显示人类的历史命运,同时也隐藏着对人的严重威胁;埃吕尔的技术自主性思想所强调的技术对社会控制的摆脱而发展成不可抑制的力量;马尔库塞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单向度的人”分析等无疑使大学生能够对科技发展过程中的负面效应有着清醒的批判性反思的思维能力。从而确保大学生在将来走向科技岗位能有效增进社会的公共福祉和人与自然的发展。

4.有利于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党中央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做出了明确部署。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发展战略布局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作为基本理论框架,并具体提出了“两山论”、“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的生态发展观,从而在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为美丽中国的建设勾勒了总体的宏伟蓝图。担负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重任的理工科高校是支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沿阵地,理工科高校应牢牢把握住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科技、文化优势。在其中,科技伦理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载体,两者之间肩负着共同的时代主题,即提升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和未来。

二、理工科高校科技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层出不穷,国家和社会也不断认识到科技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尽管中科协陆续出台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科技工作者道德行为自律规范》等文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就目前理工科高校有关科技伦理的教育和落实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现实性问题。

1.科技伦理意识淡薄

王前等对国内高校理工科学生科技伦理意识进行了调研,认为目前理工科学生在学术道德、科学伦理、技术伦理、工程伦理等方面普遍存在着认识的误区。但这种情况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学生本身,其根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片面追求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不良社会风气以及理工科高校人文素养教育未曾得到足够重视的消极影响。数字时代所塑造的新型社会生活模式对传统社会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各种混杂、甚至是不良的信息充斥在网络上,使人难辨是非,很容易使大学生迷失在功利主义、拜金主義、急功近利等浮躁情绪中,从而导致理工科大学生为了片面追求学术成果、经济利益而出现学术造假、谋求私利等科技伦理问题。另一方面,理工科高校因其“理工”特色,很容易不仅在大学生方面,甚至是学校领导干部、教师等方面仍然存在过时落后的重理轻文的观念,认为只有科学技术的学习和研究才是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人文社会科学无法马上变现,带来经济效益和价值,不如科技来得实在。从而导致在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方面仅仅流于形式。然而,习近平明确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因此,理工科高校加强科技伦理教育,强化科技伦理意识是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应有之义。

2.学术规范教育缺失

在当前,学术界的科研越轨行为、学术失范等行为时有发生,同时伴随着网络信息化的时代,这些不良事件很容易被无限放大,对高校、科研工作者的声誉造成极大的负面效应。从整体上而言,国内理工科高校在学术规范教育方面,其重视程度呈现出按学历高低递减的趋势,即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教育相对重视,并开设相关课时的学术规范教育,而在本科阶段,基本属于空白。这种情况存在一定的现实依据,即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而言,其学术越轨行为相对较多。高校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功利主义态度是不可取的,对于学术规范教育而言,其教育的起点至少应从本科开始,若大学生从本科撰写毕业论文开始就存在数据造假、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甚至是花钱找枪手代写论文,很难想象其到研究生阶段会一改前非。另外,高校学术规范教育的隐性教育也不容忽视,其中高校教师的身体力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在现实中,很少有导师专门地对学生进行学术规范教育,更有甚者,因其学术地位、资源优势,寡廉鲜耻地占据和发表学生的科研成果,完全无法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其不良后果。

3.科技伦理教育课程建设缺乏整体统筹

对于现有的理工科高校的课程教育体系而言,几乎很少有高校专门开设一门《科技伦理学》的必修课程,即使有教师在其授课过程中加入科技伦理教育的内容,其内容渗透的能力也相对有限。如在本科生教育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当中,只能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章节中渗透极少量的科技伦理知识,且因课程进度等原因无法系统展开论述。其余在理工科高校的选修课程中虽有《科学史》《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等相关课程渗透科技伦理教育,但却无法对全校本科生做到完全覆盖。在研究生培养阶段,目前开设的与科技伦理相关的课程有《自然辩证法概论》,其中有章节包括科技伦理部分,但课程学时明显不足,讲授科技伦理知识比较有限,无法做到知识面的完全覆盖;工程类硕士学位专业目前已开设《工程伦理》的课程,显现出国家对科技伦理教育开始日益重视起来,但目前仍然无法做到科技伦理教育对科技类专业完全覆盖。就科技伦理课程讲授的内容而言,因研究生专业方向原因,讲授科技伦理知识应侧重于各专业特色进行讲解,但由于学时、师资力量分配等原因,仍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从总体而言,理工科高校科技伦理教育课程的建设仍呈现一种散发状态,未形成系统的体制化教育模式,缺乏成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相关课程融入科技伦理教育难度大,重视程度较低。

三、理工科高校科技伦理教育的实施对策

1.改革培养目标。强化科技伦理教育课程建设

在新的形势下,时代的要求倒逼理工科高校在科技伦理教育方面必须做出自我调整,如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学生毕业要求的十二条能力中,其中就有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工程与社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等方面的要求是与科技伦理相关的。这就要求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尤其是相关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中必须涉及到科技伦理方面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为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专门开设一门科技伦理的必修课程已成为目前的紧迫要求,并且同时还需要开设一些诸如计算机伦理、医学伦理、工程伦理等相关的科技伦理其它分支学科的公共选修课程以起到相应的支撑作用。此外,除了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可在不同的章节和主题中渗透科技伦理教育,在理工科专业课程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也可在理论教学、课程实验和课程实践环节中积极结合渗透科技伦理知识,培养大学生的科技伦理意识,或者,换句话说,科技伦理教育不是仅仅局限在科技伦理课程教育的环节中,乃是需要全员参与、各个渗透的“大”思想政治教育。

2.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科技伦理教育是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应克服传统的过于侧重单向度的“主体性”教育模式,建立“交互主体性”教育模式,在课堂、生活、网络媒体等载体中进行积极引导教育,通过生动、详实的科技伦理案例、社会调研、生活感悟等形式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中,从而使大学生在面对科技伦理问题能够进行积极的自我反思,发挥主观能动性。正如习近平所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认识到自身对于学生的示范作用,教师的思想观念、治学态度、人格特质无疑耳濡目染地影响着学生的治学态度,尤其是到了研究生阶段,导师与研究生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联系的都较为紧密。这个时候,导师对自己的学生的思想态度、科研能力都有着相对全面的把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对学生做好科技伦理方面的教育工作。

3.构建整体的科技伦理教育体系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科技伦理观的形成和实践并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育,还应进一步开辟“第二课堂”的教育场所。高校的校园文化无疑对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健全人格素养的塑造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因此,应着力加强理工科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文化宣传、社团组织活动使广大理工科大学生养成关注当前社会科技发展问题以及与其可能相伴随的系列科技伦理问题,并通过相关指导教师的正确引导,围绕“培养什么人”的教育的首要问题,启发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将自身的发展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有机地统一在一起。除此之外,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科技伦理教育不应仅仅局限在大学的校园,因为这是关乎全人类“生命共同体”的科技伦理建设问题。习近平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除了需要对相关的科技人员进行科技伦理教育,同时还需要对相关的技术使用者、社会公众、企业、政府建立面向科技的社会伦理新秩序,因而科技伦理教育在总体上而言是一种整体的、社会性的、系统性工程。

猜你喜欢
教育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区域教育大扫描
“探求·明理”生本教育的探索实践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节俭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