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影点亮思维的火花

2020-08-11 07:38蓝玉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7期
关键词:瑞恩形象思维高中语文

蓝玉

新一轮中学课程改革最显著的特点是各学科提炼核心素养,研究学科本质、思想方法和学科的教育价值。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电影是兼具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综合艺术形式,它的直观性、故事性和思想性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情感体验,激发思维活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将优质电影资源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找准教学切入点,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益,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借助电影色彩,在散文阅读中培养形象思维

在许多电影中,色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往往由导演精心设计的,用于营造氛围、提示剧情、定义人物等,并以此影响人们对世界的情感认知。电影借助色彩让我们找到了一个观察世界的全新方式。

形象思维是以具体的形象或图像为思维内容的思维形态,形象思维通过独具个性的特殊形象来表现事物的本质,致力于追求对已有形象的加工,因而具有生动、直观和创造性等特点。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借助电影色彩,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可以在散文阅读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的《囚绿记》之前,老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电影《拯救大兵瑞恩》。这是一部真实反映二战的影片,诺曼底登陆后,瑞恩家4个在前线参战的儿子,有3人已在两周内战死,小儿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下落不明,生死未卜。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得知瑞恩家的遭遇,出于人道主义精神的考量,特令前线组织了一支八个人的小分队,在枪林弹雨和茫茫人海中寻找到詹姆斯·瑞恩,并将其平安送回后方。为了拯救瑞恩,8人小分队中有6人先后阵亡。电影以老年瑞恩回忆的视角切入往事,在奥马哈海滩上,修剪整齐的草坪郁郁葱葱,遮盖着战士的坟墓。草坪那生机勃勃的绿色,富有新鲜的活力,标志着死寂冬日的结束,然而成百上千的惨白墓碑却冷酷地提醒人们,躺在地下的年轻人再也看不到春天了。在这里,绿色为故事提供了视觉语境,使复杂的情感意义在这里得以展开。

陆蠡的《囚绿记》创作于1938年,当时的中国一方面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一方面遭到日军的大规模侵略,可谓内外交困。作者住在沦为“孤岛”的上海,看着“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由此他怀念起一年前,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暂住北京之时,阴暗潮湿的房间窗外的一树常春藤。散文“形散”的文学特点往往容易给学生带来阅读的困扰,所以造成学生理解文本的困难。借助电影的色彩,我们可以让学生以更直观的方式来理解其文中的深意。《拯救大兵瑞恩》和《囚绿记》,反映的是不同国家中普通人的生活,但是,面对残酷的战争,不同形式的作品共同选择了用绿色来传达对和平的向往,对富有生命力、充满生机的绿色的眷恋,这一抹绿色,寄予了普通人对爱和幸福的珍视,对自由与光明的赞美。

通过观影,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可以迁移到散文阅读当中,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其实,不止一种颜色、一篇文章可以进行这样的知识迁移,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在同一单元的《故都的秋》中去探索郁达夫为什么“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而且强调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为佳,因为蓝色代表宁静、忧郁和理性,与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与作者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最为契合。

此外,我们还可以总结出不同颜色所传递的不同情绪和情感,例如红色蕴含着力量,或者具有浪漫的情调,但有时候也充满焦虑、愤怒、挑衅;白色在天主教的礼拜中代表幸福和喜悦,在战争中表示停战或者投降,在印度表示神圣,在日本则意味着死亡。了解颜色在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不同历史环境中的区别,我们就能够借助色彩从具体的形象深入作品的内核,深入作者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的情感认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二、借助电影情节,在小说阅读中培养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人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过程,是人的理性认识的高级阶段,主要是把感性认识阶段所获取的对具体事物的认知抽象成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按照一定的逻辑联系进行推理,从而产生新的认识。逻辑思维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基础,是思维创新的关键。中国社会科学院杜国平认为,基础教育阶段正是一个人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进行逻辑思维培养,对一个人一生的思维品格可以说具有培根铸魂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逻辑思维培养的价值,积极构建逻辑思维培养的理论体系,并融贯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逻辑思维是高中生亟待补齐的思维短板。笔者认为,在短时间内对中学课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可能难以实现,但是在学生喜闻乐见的电影中融入逻辑思维教学,容易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以电影《卡萨布兰卡》和高中语文必修五的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来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中的逻辑问题,并力图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卡萨布兰卡》男主人公瑞克的形象分析如下表:

电影从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的逻辑基点出发塑造人物,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遵循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符合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随着叙事的推进逐步发展变化,小人物的炽热情感在大时代的波澜壮阔中悄然变化,让我们洞视人类心灵的伟大,真爱的可贵。电影有可视的画面,有可听的语言,在演员的精彩演繹中,观众更容易领会其内在的逻辑联系。理性地分析电影中塑造人物的逻辑,理清研究的思路和思维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去解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梳理导致林冲性格发生变化的重要情节,理清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学生就容易理解安于现状、忍辱负重的林教头为什么会奋起反抗,成为“官逼民反”的代表和象征。

三、借助电影语言,在作文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求真思维,是一种开放思想,秉持真诚客观的态度,对不同的意见采取包容的态度,防范偏见的可能,具有分析性和系统性,能鉴定问题所在,以充分的理由和证据去理解症结和预计后果,并在此基础上有组织、有目标地去解决问题,它的核心在于發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有证据意识,具有逻辑思维习惯。

电影和文学都被称为语言的艺术,电影语言通过对人的视听感知经验和主观思维活动进行模拟来表现影片的主题。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堪称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教科书。影片讲述了法罕、拉朱和兰彻在大学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兰彻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大学生,他公然顶撞院长,质疑他的教学方法,并用智慧打破了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教育观念。电影开头,绰号“病毒”的院长就在新生面前宣称,教育就是竞争,“没有人会记住第二名”,要如鸠占鹊巢一样毫不留情,“为了自己的成功,你务必把别人挤下去”。在学院中,院长自然有他的追随者,比如查尔图这样的“优秀”学生,每天埋头苦学,成为学习的机器,对别人漠不关心,为了达成目标不择手段。而兰彻则说:“你们都陷入疯狂的比赛中。就算你是第一,这种方式又有什么用。你的知识会增长吗?不会,增长的只有压力。这里是大学,不是高压锅。”法罕面临“学习是为了完成家长预设的目标还是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的现实困境,兰彻告诉他,我们无法在自己不爱的东西上投入热情,强行去学只能是三流的平庸。而兰彻本身因为热爱会废寝忘食地做科研,能开创性地思考问题,有意识地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对他而言,知识本身就是目的和乐趣。最终法罕放弃稳定的工程师之路,成为荷兰著名动物摄影师安德烈·伊斯特凡的助理,后来成为著名的动物摄影师。《三傻大闹宝莱坞》设置了很多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两难处境,电影通过角色的语言来表达,让观众去观察、比较、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审视自我、深刻反思,最终学会以一种开放、包容的思维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思维品质是非常可贵的。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强调“文以载道”,这个“道”就是学生对生活真切的感悟和深刻新颖的见解。例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日本捐助武汉抗疫物质的外包装箱上,印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同气连枝,共盼春来”……语言典雅、古朴,浸润着浓浓的中国文化味,充满友情与诗意。而中国各地乡镇村落各类“土味标语”令我们捧腹:“今年过年不串门,来串门的是敌人,敌人来了不开门”“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带病回乡不孝儿郎,传染爹娘丧尽天良”……语言直白、通俗,充满着乡野特色。两种风格的语言,孰优孰劣?我们该“厚此薄彼”吗?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像兰彻那样去观察、分析和比较,在现实语境中学习语文,用批判性思维去寻求答案,在作文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教学,相信学生会爱上作文,学会独立思考。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迫切需求,还是教育教学的难点。我们不妨由浅入深,以学生喜欢的电影作为载体,将电影的画面、声音、色彩,演员声情并茂的表演与语文教材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提供更有趣、更有效的教学途径。

[作者通联:南宁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瑞恩形象思维高中语文
《天·水》《时空》
小学数学形象思维的培养分析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瑞恩的井
金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