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引领,让童话故事续编更精彩

2020-08-11 07:39邢秀凤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0年2期

邢秀凤

【摘   要】续编童话故事是一种很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但在实际课堂中,很多教师不擅长对续编活动进行有效引领,导致学生的童话故事续编存在缺乏多样性、艺术性、思想性、合理性和生动性等诸多问题。教师应该在童话故事的价值取向、角色特点、多元理解、结构安排、选材组材规律等方面展开分析,并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恰当引领,使他们的续编合情合理,真正实现教材安排续编童话故事这一练习的初衷和愿景。

【关键词】续编童话故事;多角度引领;合情合理

一天,在一所小学听一位教师执教鲁冰先生所写的童话故事《蜘蛛开店》(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教学快结束时,教师让学生根据课后习题的要求开展续编童话故事的活动,并在课堂上展示了几名学生的作业。具体内容如下。

1.蜘蛛说:“你的脚也太多了吧。”蜈蚣说:“这是我天生的。”“那我要织到猴年马月呀?”蜈蚣知道蜘蛛的辛苦,就说:“那就给你加个5元吧。”

2.蜘蛛说:“你为什么有这么多脚?”蜈蚣说:“妈妈给我生的,我又没办法。”蜘蛛说:“你有这么多脚,我要涨价。”蜈蚣说:“可你的招牌上不是写着每位顾客只需付1元钱吗?”

3.之后,蜘蛛说:“你就可怜可怜我吧。”蜈蚣说:“我就可怜可怜你吧。”蜈蚣给他加了6元钱。蜘蛛边织袜子边想:“以后我可要算清楚几元钱,再不这样我就吃亏了。”

4.“蜈蚣,你怎么有那么多脚,让我织到猴年马月?”蜈蚣说:“这是我父母生的,少一只也不行。”蜘蛛说:“那你能不能给我点时间,我织袜子的材料也快没了。”蜈蚣说:“好吧。”

5.蜘蛛和蜈蚣谈了一下,蜘蛛说:“你那么多脚,我要编好多天,能不能多给我一些钱?”蜈蚣说:“招牌上写着只要付1元钱。”蜘蛛说:“求求你,多给我一些钱吧。”蜈蚣心软了,说:“那我给你多加些钱吧。”蜘蛛心想:“我以后要换别的行业了。”

看着这五名学生续编的内容,不难发现以下问题:第一,五个续编故事与文本内容不一致,缺乏合理性;第二,五个续编故事内容太雷同,缺乏多样性;第三,五个续编故事内容太世俗,缺乏艺术性;第四,五个续编故事内容太苍白,缺乏思想性;第五,五个续编故事表达方式太机械,缺乏生动性。而这五大问题,是学生在续编童话故事时存在的比较共性和普遍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面对这样一个明明很生动、很有趣、很有深意的童话故事,学生的续编却是如此糟糕呢?这是语文教师必须面对并进行反思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受目前追求物质风气的影响,学生一看到“开店”两个字,头脑中首先反应的就是赚錢,所以,当看到织袜子的工序很复杂,花费时间和原料多时,就自然地想到了加钱,却忘了蜘蛛开店的初衷,而教师也没有关注到这一点或者没有进行积极的引导;第二,因为教师没有对文本内涵进行深入解读,所以运用这个文本教学时只是停留于为教故事而教故事的层面,学生学了文本,也只停留在“知道了一个故事”的层面,对这个故事所传递的价值观等根本没有进行深入把握,导致思维封闭和单一;第三,对文本的行文特点和表达艺术缺乏关注,也导致了续编方法的简单与枯燥。可见,要避免学生续编童话故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续编活动真正实现对学生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以及对人生观、价值观等的指导,教师必须做好积极引导,通过多角度的恰当引领,使续编故事合情合理、丰富多元。

下面就以《蜘蛛开店》为例,对此作深入探究。

第一,蜘蛛为什么而开店?——从童话故事的价值取向角度作恰当引领。

文中的蜘蛛为什么而开店?课文第一自然段就有非常明确的语言提示:“有一只蜘蛛,每天蹲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好寂寞,好无聊啊。”之后,第二自然段写道“蜘蛛决定开一家商店”,接着就“在一间小木屋外面挂了一个招牌,上面写着:‘口罩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也就是说,蜘蛛开店是为了改变“好寂寞,好无聊”的生活,赚钱并非它的本意。沿着这样的方向思考,可以发现,将童话故事续编为要加钱,甚至很可怜地请求加钱,就不符合课文原意了。思考蜘蛛为什么而开店,不仅可以弱化该文中赚钱因素的影响,而且可以让其他方面的内容得以强化和丰富。比如蜘蛛因为开了编织店,使它原来枯燥的生活得到了改变,丰富多彩的生活让它感到很快乐;又如因为不厌其烦地为河马织口罩、为长颈鹿织围巾、为蜈蚣织袜子,而且都只收一元钱,蜘蛛收获了友谊,结交了很多朋友,经常和朋友聚会,从此改变了生活状态;又如蜘蛛在为朋友编织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内心拥有了满满的成就感,生活的寂寞无聊感也就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充实和快乐;等等。沿着这样的思路续编的故事,其合理性、丰富性等可以得到提升。

第二,蜘蛛为什么选择开编织店?——从童话故事的角色特点角度作恰当引领。

学生续编的故事都以增加钱作为内容的一个原因是他们习惯于用人的思维方法去面对动物的特点。对于蜘蛛来说,钱的意义并不大,而且如上所述,其开店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因此,它会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本领来开店。那么,对于蜘蛛来说,最擅长的是什么?当然是织网,作者是由蜘蛛善于织网这个特点想到开编织店的。如果厘清了这一点,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就不会脱离蜘蛛善于织网的特点。即使续编的不再是关于编织的事情,他们也会遵循蜘蛛的其他特点,比如利用蜘蛛网的韧劲和黏性等为其他动物提供帮助,这样就不会偏离童话中角色的特点,而能使续编的故事合乎情理了。其实,任何童话故事的创作都必须以符合故事角色的特点为基础,童话故事的续编当然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

第三,怎样看待蜘蛛不断改变编织物件?——从童话故事的多元理解角度作恰当引领。

在该童话故事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以蜘蛛没有恒心、缺乏坚持、面对困难就改变主意(即三心二意)等观点来进行评价,即对该童话故事的主角蜘蛛的评价是负面的。这种观点当然也有其一定的合理之处。但如果作反向思考,是否可以发现这只蜘蛛的很多优点,并且沿着这样的思维方向进行续编呢?比如优点之一是善于通过行动并发挥自己所长来改变寂寞无聊的状态,即从被动地等待小飞虫落到网上面到主动地去改变和创造一种新的生活。那么,在续编中是否可以让蜘蛛意识到编织不适合它,于是选择了另外的方式去改变寂寞无聊的生活状态呢?优点之二是蜘蛛尽管遇到了困难,但依旧坚持把承诺的物品织完,织口罩用了一天,织围巾用了一个星期。那么,在续编中是否可以在蜘蛛“吓得匆忙跑回网上”后又让其出来,按照承诺完成袜子的编织呢?优点之三是这只蜘蛛并不是一只贪婪的蜘蛛,它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了一元钱的回报,它追求的是一种精神层面获得满足的生活方式。如果基于这样的想法,当它面对蜈蚣后是否又会转念一想,想起了自己的初心,然后又乐呵呵地重新出现在蜈蚣面前呢?另外,如何看待蜘蛛不断改变编织物这一行为?如果以传统观念看,持之以恒是一种优秀品质。坚守于一个工作单位在过去看来是有情有义的象征。但随着观念的转变,很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恰恰喜欢有很多次跳槽经历的应聘者,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人员经验丰富。所以,对于蜘蛛不断改变编织物的故事内容,不能光有批评的声音,而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不同的观点。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认为的,年轻人最好尽可能多地尝试不同的职业,以此来获得体验,获得对自己能力和兴趣的正确认知,帮助自己选择并最终确定最感兴趣也最擅长的工作。如按照这样的想法,那么续编故事时就可以将蜘蛛对改变寂寞和无聊的生活状态的方式的再选择作为内容。这也是合乎该童话故事的逻辑并能使学生在续编过程中衍生出新的童话主题的方式。

第四,蜘蛛編织为什么要反复多次地写?——从童话故事的结构安排角度作恰当引领。

这篇童话故事写蜘蛛编织,采用了反复的结构形式。一是内容呈现的反复,分别是“口罩与河马、围巾与长颈鹿、袜子与蜈蚣”。二是过程呈现的反复,都采用了“蜘蛛想→挂出招牌→来了顾客→出乎意料→终于织完→改变主意”的方式。三是在反复中又有细微的变化。如写顾客特点时,分别写了河马“嘴巴那么大”、长颈鹿“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脑袋从树叶间露出来,正对着蜘蛛笑呢”,写蜈蚣则结合运用了心理与动作描写——“吓得匆忙跑回网上”和直接陈述——“原来那位顾客竟是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在写蜘蛛编织时所付出的辛劳时,分别用了“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蜘蛛织啊织,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才织完那条长长的围巾”等话语方式,而对袜子的编织经过则干脆不写;在写蜘蛛编织后的心理活动时,还分别运用了“晚上,蜘蛛想”“蜘蛛累得趴倒在地上,心里想”的方式。通过对反复结构的把握以及对反复之中又富有变化的内容的分析,学生就能尝试续编另一个反复而又有变化的独立片段。

第五,蜘蛛编织的顺序为什么是口罩、围巾和袜子?——从童话故事的选材组材规律角度作恰当引领。

在这个童话故事中,蜘蛛确定开编织店后,其编织的内容分别是口罩、围巾、袜子。为什么是这样的材料组织顺序呢?因为蜘蛛开店的目的是改变寂寞无聊的生活,所以它首先选择了最简单的口罩。对一个动物而言,它所需要的编织物包括帽子、耳套、口罩、手套、围巾、毛衣、毛裤、袜子等,其中体积最小而且以单只形式出现的就是口罩了。因此,选择口罩符合蜘蛛开编织店的初衷,只是没想到来了大嘴巴的河马。那第二个为什么会选择围巾呢?因为比较而言,围巾的技术要求是最低的,没有太多的结构变化,只是没想到来了长颈鹿。第三个为什么是袜子呢?因为和剩下的其他编织物相比,袜子也是比较小且比较简单的,只是没想到来了蜈蚣。因此,以“织起来很简单”的认知来选择确定编织物,是符合蜘蛛开店的初衷的。而编织口罩却来了河马,编织围巾却来了长颈鹿,编织袜子却来了蜈蚣,这些都是作者的有意安排。这种安排使童话故事具有了诙谐幽默的色彩,富有生活气息和文学情趣。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童话故事的选材和组材特点,那么学生就会沿着织完袜子又织什么、又碰到什么动物的思路进行续编,比如织耳套却来了大象等,使童话故事的创作更具逻辑性、幽默性、生活性和情趣性。

可见,如果注重从上述内容对学生的续编进行引导,那么学生对该童话故事的续编就不会仅仅停留于“多付一点钱”这样简单、表层及低品位的状态,或许就会出现以下情况:(1)再编写一个独立故事,如不放弃编织,只是改为编织耳套,但来了大象,进一步体现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2)突出蜘蛛始终以编织为工作,并在不同动物的不同要求下不断丰富编织内容而成了编织专家的过程;(3)面对困难,始终坚持,兑现承诺,因此收获了友谊,最终改变了寂寞无聊的生活状态;(4)最后蜘蛛放弃了编织这项自己不太擅长的工作,而选择运用自己的丝线具有韧劲与黏性等优势帮助动物们做其他工作,从而使生活更有意义;(5)动物们看到蜘蛛这么辛苦,主动提出要加钱,蜘蛛却笑着拒绝了,因为它认为它的初心就是改变寂寞无聊的生活,现在通过努力,不仅自己改变了,而且还给动物们带去了帮助和快乐,这真是一件双赢的事情……上述内容只是笔者想出来的一些续编童话故事的可能。一个班的学生一般有四十多个,假设一个学生拥有一种续编的思路和方法,那么这个童话故事的续编方式会有多少呢?

通过以上阐述,可以看出,面对统编教材提出的续编童话故事的要求,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多角度的恰当引领,在童话故事的价值取向、角色特点、多元理解、结构安排、选材组材规律等方面展开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续编具有多样性、艺术性、思想性、合理性和生动性,也才能真正实现统编教材安排续编童话故事这一课后练习的初衷和愿景。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   3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