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新芳
【摘 要】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常把教学目标落实在某一课,忽略了单元课文间的内在联系,割裂了教材。采用“回头看”的教学策略能有效改善这一状况,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课文片段“回头看”,学会内容的概括与表达;整篇课文“回头看”,发现文本的结构特点;一组课文“回头看”,掌握同类文章的阅读策略。由此,学生的语言能力在真实的语境中得到锻炼。
【关键词】回头看;阅读;核心素养
日常的教学中,许多教师教完一篇课文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鲜有人会思考:该课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单元中?与其他课有着怎样的关联?类似的文章还有哪些?课堂中学生的哪些关键能力得以发展?……由于教师缺少相关的智慧与策略,单元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被割裂了,关键能力之间的关联与递进消失了。鉴于此,教师应树立“回头看”的理念。那么,“回头看”看什么呢?
统编教材的编排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规律,让“语文要素”与“语文核心素养”融为一体。学生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被分成若干个点,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在课本中。“回头看”就是要看本课的知识与能力点在哪里,是否得以有效落实,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是怎么样的,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否在真实的语境中建构起来了,等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文片段“回头看”,学会内容的概括与表达
《蜘蛛开店》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蜘蛛三次开店,招牌不变,但卖的东西在变。课后有两项练习:“朗读课文。根据示意图讲一讲这个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讲给大家听。”这两项练习同时指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节的反复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搭建了支架,关键语言的反复又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了内容。在此基础上,及时“回头看”,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课时,在初读第一次开店过程的时候,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字音,把课文读正确。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回头看”:“第一次蜘蛛卖的是什么?招牌上写的是什么?来的顾客是谁?结果怎么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没有就此结束,接着给出句式:“第一次蜘蛛卖________,招牌上写着___________,顾客是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引导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把蜘蛛第一次开店的经过简洁地讲出来。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这个故事的内容简单而有趣,读懂故事并不难。难点在于怎样用简洁而又准确的语言,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讲出来。教师在此处设置“回头看”,借助简单的句式,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对蜘蛛第一次开店的经过进行概括。这一做法降低了学生表述的难度,学生学到的是规范的表达方法。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始终将这一句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开始是“一问一答”,然后把答案用句式的形式表达出来;到了“第二次开店”和“第三次开店”,教师就让学生在读好故事的基础上,直接用该句式进行表达。因为有了“第一次开店”的概括性尝试,再加上后续的引导,学生能简洁而顺畅地表达。
此时,“回头看”还没有结束。读完整个故事,教师给了学生三幅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借助黑板上的示意图,把这个故事讲一讲。插图激活了学生的语言思维,示意图构建了学生的语言支架。于是,学生在习得句式的基础上丰富了语言,活跃了思维,这也为第二课时的创编故事奠定了基础。
二、整篇课文“回头看”,发现文本的结构特点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文质兼美。文中有一個泡泡,内容为“我发现这段话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指向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课后练习则指向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有深度地思考,有条理地表达。
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段落中的关键句读懂每一段话,进而读懂全文。读完全文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头看”。
师:课文读完了,我们一路从海上游到海底,又回到岛上,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说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了吗?(大屏幕上出示被学生圈画出关键句的整篇课文)
生:西沙群岛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底有珊瑚、海参、大龙虾,鱼也特别好看。西沙群岛还是鸟的天下。
师:聪明的孩子!理由充分,语言简洁。如果能用上“因为……所以……”来表达会更有条理哦!再试试吧。
生:因为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底有珊瑚、海参、大龙虾,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西沙群岛还是鸟的天下,所以说,它是个景色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师:这些关键句真奇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读懂一段话的内容,把它们连起来,还能帮我们读懂整篇文章的内容呢!这样一来,你知道,整篇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吗?
生:“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师:找得真准!你看,我们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就能轻松地读懂文章的内容!以后,我们读文章就要这么读!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文章的内容有了更清晰准确的把握,而且对这类文章的表达方式也有了形象直观的感知。这样就为这一单元余下的两篇课文的学习做好了方法上的铺垫,也为习作教学的展开打下了基础。至此,无论是语文要素的落实,还是语文能力的培养,都呈现了清晰的序列,展现了良好的态势。
三、一组课文“回头看”,掌握同类文章的阅读策略
语文教材大致以三至五篇课文为一个单元。编者将主题相同的几篇文章整合到一个单元中,这些课文既相互独立,又有内在的关联。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是一课一课地教,学生也是一课一课地学;教师缺乏整合的意识,学生缺乏对类别的归整,即使学到一些方法,也都是零碎的、静态的,难以对语言信息进行深层理解,也缺少整体的阅读眼光和前后关联、比较的阅读思维。因此,一组课文的“回头看”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将学生获得的零散方法汇聚分类,并引领学生由篇及类,深入阅读。最佳实施路径便是单元的整合与梳理,即在整理单元内容的基础上,掌握一类文章的表达形式,并进行同类文章的拓展阅读,习得相关的阅读方法,将学生的阅读视野由“一篇”引向“一类”。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物故事”为例,具体策略如下。
(一)文题再读,发现单元主题,树立“类”的阅读意识
第三单元由三篇课文组成:《三顾茅庐》《祁黄羊》和《公仪休拒收礼物》。在这一单元的梳理课上,教师先让学生读读课题,说说发现。学生发现这三篇课文写的都是历史故事,且都是通过具体的事件来写人的。
在此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人物故事,如《虎门销烟》《徐悲鸿励志学画》《李时珍夜宿古寺》等,激活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打通学习路径。于是,借由“人物故事”这一个“点”,一篇篇课文被串联起来。在学生的意识中,一个丰满立体且具有明显特征的课文类别得以建立。
(二)内容再究,明晰概括方法,锻炼“类”的阅读能力
四年级学生应具备基本的概括能力,这样的能力是需要历练的。在引导学生发现单元主题后,教师带领学生梳理三篇课文,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到人物故事的内容概括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将文章的题目和内容放在一起看,用提问引导学生扣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发现内容和题目之间的关联。例如《三顾茅庐》一课,教师抓住“三顾”追问:“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三次拜访分别是怎么样的?结果怎样?”学生在追问中发现,理解《三顾茅庐》的故事内容就等于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意思。
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以“问”入手,但此时给出的课题是学生没见过的,如《郑和远航》《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林冲棒打洪教头》,引导学生回忆之前的做法,紧扣关键词追问。在追问中,学生明白了读懂并概括这一类人物故事的方法:从题入手,扣题设疑,解答疑问。学生习得了方法,针对这一类课文的阅读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语言再品,拓宽评析视角,培养“类”的阅读思维
抓住人物的语言感受人物形象,这是学生通过文字认识人物的自然通道。该如何去品评人物的语言?从哪几个角度来感受语言背后的形象呢?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例。课堂上,教师先带领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关注人物说话时的细节描写,发现品析人物语言的第一个视角——察言观色。接着,教师让学生在“如果没有这一段话”的假设中,捕捉人物的变化,从中发现品析人物语言的第二个视角——顾及全局。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公仪休前后矛盾的语言中发现问题,进而找到品析人物语言的第三个视角——前后关联。这样一来,学生找到了人物故事的寫作规律,形成了阅读这一类课文的思维模式。
(四)主次再议,关注谋篇布局,提升“类”的阅读质量
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关注文章全局,抓住能成为学生思维生长点的内容。在本单元的梳理课上,教师提问:“在人物故事这类课文中,已经有了主要人物,为什么还要写次要人物?”这一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他们再次深入故事,到字里行间寻找依据,发现奥妙,组织语言,表达观点。
三篇故事中,次要人物之间存在着共性。学生发现,每一个次要人物的出现都伴随着主要人物的登场,且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在同一个情境中存在着鲜明的个性差异。学生由此得出,次要人物的设定是为突出主人公的形象而服务的。由此可见,学生的阅读在不断走向深入,深度阅读的思维习惯也在逐渐养成,阅读的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提升。
(五)同类再赏,迁移阅读之法,丰富“类”的阅读体验
对同类文章进行欣赏,能帮助学生回顾习得的阅读方法,同时检验其学习成果。在单元梳理课的最后,教师引入人物故事《刮骨疗毒》,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扣题设疑,快速读懂故事的内容;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通过察言观色、顾及全局、前后关联等方法感受关羽的形象;关注故事中次要人物华佗和将士们的表现,思考为什么在关羽的故事中要写他们。学生有了正确方法的指引,能很快进入阅读状态,对同类文章也有了更深刻的阅读体验。
总体而言,“回头看”能帮助学生将阅读由一篇引向一类,由方法引向实践,由浅表引向深入。“回头看”是一种思维,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智慧;“回头看”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素养,更是一种成长!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狮山实验小学校 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