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娟
笔者记忆中对口罩最深的印象还是在上小学时。那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那时的小学生每天都有“晨检”,就是每天早上都有老师和值周生在学校门口对每一个来上学的学生进行卫生检查。说起来,其实这“晨检”也没什么,除了衣装整洁外,主要是检查必带的水碗(即那时小学生专用的小号搪瓷缸,现在已难寻了)、手绢、口罩。也就是小学生口中经常说的“三样儿”。所以那时我们上学,大都是家里给缝一个穿上细绳可以收口的小布口袋,先把洗干净的手绢和口罩分别叠好放进搪瓷水碗里,然后把水碗放进小口袋,顺势一收口,最后拴在书包带儿上,这一套“程序”完成后,通过学校门口的“晨检”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2003年“非典”暴发后,口罩开始“大批量”闯进我们的生活。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口罩越来越高的要求,口罩的队伍也日益“成长壮大”。尤其是大气环境变差以后,为了防雾霾污染,年轻的出行上班族,不仅戴口罩者居多,口罩的样式、颜色材质也是五花八门,品种越来越多。归结起来,如果从抵挡病毒、细菌、尘埃、花粉方面看,抵挡力最强的当然是医护人员常用的N95口罩。其次就是一次性医用口罩。至于活性炭口罩,虽可抵挡不少尘埃和花粉,却在抵挡病毒、细菌方面较差,而样子别致的海绵口罩除了保暖不错外,对病毒、细菌的抵挡力就更差了。因此,在防控疫情的当下,很多医生大都佩戴N95口罩,而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显然是我们广大市民的最佳选择。
全家动员 摄影 路保林
随着疫情的缓解,北京于2020年4月30日将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由一级调到二级。当时虽已降低级别,但鉴于国际防控疫情局势,显然防控机制已成为常态化。因此,疫情中一直和我们在一起的口罩,必然还是时刻陪伴在我们身边。疾控专家更是及时提醒广大公众,口罩不仅还要随身携带,而且针对8类不同人群和7类重点场所提出選择佩戴适宜口罩的要求。
6月5日,北京市召开第110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宣布自6月6日零时起,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调整至三级。响应机制虽又一次调整,但仍然要求医疗机构等暴露场所的职业人员、医院就诊、发烧咳嗽等人员,以及前往通风不畅的室内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该随时佩戴口罩。因此北京市提出倡议:市民养成科学佩戴口罩,随身携带口罩的良好习惯,落实好《常态化防控下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指引》。建议在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情况下,户外可以不戴口罩。在严格消毒通风、健康监测、保持社交距离的情况下,举办会议可不戴口罩。这对广大市民来说,无疑更是一个备受鼓舞的好消息。总之,一直陪伴我们的口罩终于和我们一起看到了全国人民彻底战胜新冠肺炎的曙光……(截至稿件编辑时,6月16日晚,北京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调至二级,可见戴口罩仍然是极为必要的防疫措施)
从20世纪50年代小学生上学必带的“三样儿”,到2013年战胜“非典”,再到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悠悠几十年的岁月中,您瞧,这说起口罩,话题是不是还挺多的?真是说不完的“口罩事”,道不尽的“口罩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