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净
许 浩*
张宇婕
李诗韵
赵 进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历史景观逐渐消失,景观遗产保护成为当前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对古城景观的历史特征进行深入研究。苏州古城的形成自春秋时期(公元前514年)开始,经过唐、宋的发展,至明清时期成为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列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明清时期是苏州历史景观演变的重要阶段,也是古城景观的重要形成阶段,开展对明清苏州城市景观风貌研究,对于保护、继承历史城市的景观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清前期,苏州是全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城市。康熙、乾隆皇帝都曾六下江南,在此过程中宫廷画家绘制了沿途的景观风貌。其中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姑苏繁华图》(又称《盛世滋生图》)就是当时宫廷画家徐扬以写实手法描述苏州风貌的历史长卷。《姑苏繁华图》纵36.5cm,横1 280.8cm,画卷从右往左进行叙事,从卷首的灵岩山开始,沿着木渎镇往东行进,经过横山、石湖及石湖边上的上方山,继而从狮子山和何山两山之间进入姑苏郡城,经学士街、黄鹂坊,重点描绘了城西胥、阊两门内外的热闹景象,最后穿过山塘街,至虎丘山止(图1~6)。全卷以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路过的苏州为背景,细腻地描绘了苏州城郊的风景和街市的繁华景象,具有极大的史料价值[1]。
明清时期苏州发展成为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关于这一时期苏州城市化方面的研究已有一定基础[2-4]。也有学者利用历史图像展开研究,如高泳源对《姑苏城图》进行分析,研究了图中寺庙、官署、园林的分布与景观面貌[5]。在关于《姑苏繁华图》的研究中,左沭涟从画家本身入手,对徐扬生平、绘画风格、叙事手法等进行了考察[6]。黄锡之、范金民通过对《姑苏繁华图》内容的分析,论述了清代苏州社会经济与文化繁荣的真实写照[7-8]。王洁论证了《盛世滋生图》对于清代苏州建筑景观研究的资料性,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9]。但是现有的研究还缺乏从整体到细节对苏州历史景观进行系统性分析与论述。
图像是历史信息的载体,对于历史风貌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10-11]。本论文从《姑苏繁华图》内容入手,结合古籍史料,从河岸、街巷、建筑和园林4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清乾隆时期苏州城市景观的空间形态并提炼其景观风貌特征,为苏州古城景观遗产保护提供一定借鉴。
苏州位于长江中下游、太湖之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吴文化的发源地。泰伯与仲雍在梅里(今无锡梅村)、常熟一带建立句吴国,以梅里作为都城。春秋时期,吴王诸樊将都城南迁至今天苏州一带。阖闾即位后,开始营造新的都城—阖闾大城。伍子胥主持营建的阖闾大城始建于吴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设置水陆城门各8座,是苏州古城的前身。
西晋时期,苏州属于扬州管辖,东晋时吴郡与吴兴、丹阳合称“三吴”,是农业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自隋唐以来,由于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苏州成为商品货运集散中心,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人口也日益增多,成为长江中下游的重要城市。
唐末藩镇割据,兵祸连绵,苏州遭到较大的破坏。北宋时期,苏州升为平江府,城市的经济、人口都有了进一步发展。宋朝时苏州城市格局已经形成,后期没有太大的变化。从南宋时期的《平江图》石刻上可以看出,城市平面为长方形,有5座城门,分别为齐门、盘门、娄门、葑门和阊门,内部为棋盘状的街道路网。城市外围有护城河,内部具有与街道平行的棋盘状河道水系,通过水门控制内外水上交通。城内有子城与衙城,为平江府治所所在。城内寺观很多,有报恩寺、能仁寺、定慧寺、开元寺、瑞光寺和天庆观等,郊区还有枫桥寺、云岩寺等。
元朝改平江府为平江路,明朝改为苏州府,先直属中书省管辖,后改为南京管辖,此时苏州成为东南大都会,全国丝织业、手工业的中心城市,经济发达,文化氛围浓厚。明末清初苏州遭到兵祸,清代经济、人口逐渐恢复,保持原有的东南名城的地位[12]。
图1 《姑苏繁华图》灵岩山段
图2 《姑苏繁华图》木渎镇段
图3 《姑苏繁华图》胥门枣市街与怀胥桥段
图4 《姑苏繁华图》万年桥与半截街段
图5 《姑苏繁华图》黄鹂坊、阊门段
图6 《姑苏繁华图》山塘街、虎丘段
苏州位于太湖流域,原始的自然地理特征决定了自春秋阖闾城建城以来,苏州一直是一个水网密集的城市。唐代杜荀鹤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形象地说明了晚唐苏州水网与城市的关系。对比南宋《平江图》(图7)和清代乾隆年间的《姑苏城图》(图8),可以发现,城墙轮廓未经过大的变动,河流水网空间依旧是清代苏州景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13-14]。
《姑苏繁华图》中的水体有石湖、香水溪、胥江、下沙塘、护城河和山塘河等,其中山塘河、护城河、木渎香水溪段清晰地呈现了西城墙外河岸空间形态。
山塘河段北岸较为繁华,多为商铺,而南岸为住宅和公共建筑。河岸形状与水面宽窄时有错落,形成船只停泊和人们交流的空间。万年桥旁护城河堤岸与城墙之间形成商业街道,靠城墙一侧为连续的二层楼店铺,部分地方加建一排单层店铺,店铺与护城河间有较小的过道,如万年桥碑亭旁边的街市空间。这段与山塘河段相比,街道与河流间的间距相对较小,这是在有限空间内商业活动为适应这种固定尺寸而形成的。盘门与胥门之间的护城河,岸边是临河的商业店铺,台阶直接伸入水中,形成码头。木渎镇香水溪走向较为平直,石砌护岸,岸边多为2层高的商铺,建筑相对于河岸稍作后退处理,商铺与河岸之间形成了行人的通道,与河中船只的交流性较弱。
河流的位置、走向对周边建筑和街市空间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形成了3种主要的空间界面关系(表1)。河岸的处理大致分为土坡护岸和石砌护岸2类。土坡护岸多存在于木渎镇的郊野空间中,岸线呈现自然形态,多栽植柳树,形成比较自然的水岸景观。石砌护岸如木渎镇香水溪、山塘河和护城河,商铺相对于石岸退后,房屋与河岸之间形成人行通道。胥门外的码头空间,以石砌的护岸加上台阶的形式来强化水陆的联系。
表1 《姑苏繁华图》中河流与近郊街市空间界面的关系
《姑苏繁华图》中所呈现的城墙外主要街巷包括枣市街、半截街、阊门外街道和山塘街。枣市街位于苏州西南胥门外,与胥江平行,明清时代曾因枣子市场而得名。这条街道不仅是进出苏州的西南出入口,也是胥门外的重要商市之一。由于胥江在此与护城河交汇,沿着河道形成了“T”形街巷空间,2条轴线均沿河道展开。万年桥下靠城墙的半截街是繁荣的商业街,沿街商铺均面向河道,靠近护城河一排的商铺为一层,留出的道路很窄,便于从水路直接进行交易;靠近城墙面的店铺都为2层,形成了背墙面河、街河相夹的空间形态。
阊门作为吴国都城的八门之一,向来都是繁华的街市区。到了明清时期,阊门地区更加繁荣,阊门吊桥上两边布满小型商铺,桥下运货船只往来不断,是重要的货物集散场地。阊门外街市位于阊门南面的童梓门处,此处受到城墙、城门、护城河形态影响形成了一个“之”字形的街巷空间。2排店铺面河而设,除靠近桥头的船行和酒铺为单层建筑外,其他店铺均为2层。
山塘河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3.5km,故俗称“七里山塘到虎丘”。这条河与阊门外的护城河相接,在河塘旁筑堤建造房屋,形成山塘街。山塘街的街巷空间主要受河流的影响,店铺全都向河面开放,街巷与河道平行。山塘街段的街巷空间横向界面比较长,其中山塘桥、半塘桥、普济桥3座桥梁横跨河上,以桥梁作为分界点,将山塘街段的诸业态分为3个部分。山塘桥至半塘桥之间的街巷空间,由于山塘桥的作用,在桥的西面形成了与桥方向一致的街道,街道北面的店铺向街道开放,而街道南面的店铺向护城河水面开放,此时河道充当了街道的功能,来往的船只在此停靠进行各色商业活动。普济桥至虎丘段的街巷空间,此段有各色店铺,店铺均为一层,沿河面展开的横向空间与虎丘山的竖向空间形成强烈的对比。
《姑苏繁华图》中重点描绘的城墙内街巷空间分别为藩台衙门东街和苏州府衙西面的学士街。藩台衙门东街及学士街走向平直,街道的宽度明显大于城外的街道,两侧的商铺建筑排列整齐,这2处街巷空间是城市规划的产物。商铺后侧多为官署机关,衙署建筑群进深较大,为沿街店铺提供了较长且连续的界面。
植物基质沙垫是江苏绿东坡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采用高密度、耐用、防腐蚀特殊性聚酯纤维和特殊工艺编织成的双层或多层编织物,现场铺设在受保护的坡面上,按顺序注入各种混合基质,使坡面受到保护,并可迅速恢复原有植被,达到自然状态。植物基质沙垫无骨料,无钢筋,水上水下整体施工,无需围堰和船舶拖排,施工简易,安全可靠,整体性强,防护性好,抗冲刷(5~6m/s),抗水压(30t/m2)、防淘蚀,适用性强,生态美观。植物基质沙垫根据各种工况要求,可设计成反滤型、无滤型、植草型、抗浪型等多种类型,可广泛应用于堤岸防护、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中。
藩台衙门东街在东侧辕门外,街道宽阔,人流密度明显小于城墙外街道。藩台衙署是图中的主要建筑之一,采用庭院式布局有规划地集中布置。藩台衙门坐北朝南而设,正门与大门照壁相对并以木栅栏相连,南北之栅栏门即是辕门。辕门外悬有牌示及抄录的批扎之类,当时叫作“辕门钞”[15]。进入正门,建筑有明显的轴线关系。入正门所见第一道门为仪门,是衙门的第二重门。此处仪门为硬山顶,屋面材料是筒瓦。穿过仪门是衙门的正厅,是全衙最重要的核心建筑。面阔三间,向南开敞,次间前置栅栏,正厅前有抱厦,抱厦之南为月台。图中上描绘的是官员在月台上检查银两的情景。大堂之后,还有两进院落。
从图中描绘的业态可以看出,藩台衙门东街的商铺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官府机构,因此商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官府机构需要保持肃静的氛围,沿街也并未见游商小贩随意设置摊点,因此相比于城外,这里的街市少了几分喧嚣与繁华。图中作者描绘出的店铺有生漆店、菜油店、三进斋靴铺、棉花行、南北杂货和纱灯店。纱灯店和杂货店在室内外空间交界处设有封闭式的柜台,空间的开放性和准入性较弱。三进斋靴铺面阔四间,店中也设有长条形封闭式柜台,但是将柜台做了退后处理,留出店铺前面的空间,所以它的开放性和准入性比杂货店和纱灯店要强。
学士街中,作者描绘的店铺有衣庄、点心店、馄饨店、名人字画、金珠、瓷器、帽铺、手巾、桐油、命馆、考具和名酒等,其中仅见一处二层建筑。其中命馆的入口处有2扇红色的格栅门,门上写有“命馆”二字,所开入口比较狭窄,空间的开放性较弱。
图7 南宋《平江图》(引自张英霖《苏州古城地图》)
图8 清代《姑苏城图》(引自刘镇伟《中国古地图精选》)
建筑是构成街区和城市的基本单位,建筑的形态是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影响因素。《姑苏繁华图》中的主要建筑类型包括普通民居与商铺、寺庙建筑、衙署建筑和慈善建筑4类。《姑苏繁华图》中所绘房屋2 000余栋,大部分为民居和商铺。在图中商住混合的形式很多,向我们展示的多为繁华的商业空间,商铺广泛存在于主要街道两侧、重要的河道边,间以普通民居。屋顶形式有卷棚、硬山、歇山3种。
寺庙建筑有法云庵、明月寺、瑞光寺、文庙、报恩寺塔和云岩寺等,这些寺庙建筑均呈现出院落式布局的形态,并有明显的中轴对称关系。其中虎丘山建筑群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轴线关系较弱。衙署建筑包括藩台衙门和臬台衙门,慈善建筑包括义学、社仓、普济堂等,大多有规划地集中布置,采用庭院式布局,建筑规模视其等第而定。建筑具体的功能、形式、布局如表2所示。
《姑苏繁华图》中所绘各色桥梁50余座,这些桥梁分布于各河道之间,承担着联系两岸交通的重要作用。其中图上细致描绘了万年桥上的繁华景象。万年桥为石质三孔平桥,位于胥门和阊门之间。桥梁栏杆为木质与石质交替布置,装饰精美。桥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其余桥梁形式多样,有单孔拱桥、九孔拱桥、单孔平桥,建造材料多为石质,桥拱略高便于船只通行。其中有明确名称的分别为斜桥、行春桥、越城桥、怀胥桥、万年桥、吊桥、山塘桥、半塘桥和普济桥。桥梁的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姑苏繁华图》中以大幅篇章描绘了姑苏城西郊的山水名胜灵岩山、石湖和虎丘,以及私家园林遂初园和怡老园(图9)。
《南巡盛典》卷九十六中记载:“灵岩山,在苏州府西三十里,一名石鼓山,又名砚山,吴王置馆娃宫于此,今灵岩寺其址也。内有响屧廊、琴台、吴王井诸遗迹,顶有月池、砚池、玩华池虽旱不竭。西南石壁峭拔者为佛日岩。欣然如立,弛然如卧者为寿星石、醉僧石。又有松啸、迎晖二亭,并据胜地。”在《姑苏繁华图》中,灵岩山位于卷首。上山蹬道两侧多为古松,在路边和山腰处有用于观景、休憩的景亭和山榭。一亭坐落在峭壁之上,为四角攒尖亭,此亭名为松啸亭。另外一亭为歇山顶,此亭更具休憩功能,根据《南巡盛典》推测,此亭为迎晖亭。松林下有数位文人正在座谈,这表明灵岩山是当时苏州人重要的游览地。
根据《南巡盛典》记载,石湖是太湖之支流,相传范蠡从此泛五湖,宋范成大因越来溪故址为亭榭,孝宗书石湖二字赐之,中有千岩观、天镜阁、玉雪坡和盟鸥亭诸迹。画面中,石湖水面广阔,与越来溪、太湖连贯成一体,十分壮阔。人们依据这里的地理条件,在水中开辟出田野,还围建了鱼塘。《姑苏志》载:“太湖支流自胥口又东,出吴山南,曰白洋湾;折北汇于楞伽山(上方山)下,曰石湖……”可知石湖周边的山为上方山,山上有楞伽塔[16]。石湖中有两桥一亭,行春桥跨石湖北渚,是石湖的标志性建筑。从图中可以看出,行春桥为半圆拱九孔亦有一座拱桥,即为越城桥。此桥横跨越来溪,也因此得名。湖心亭四面临水,外有环形围廊,南北两侧各有一栋歇山顶亭子,在南面还有一座亭子,为六角重檐攒尖顶。从此亭可观四面湖光山色,具有极强的游憩和观赏功能。
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郊,是苏州西山的余脉,绘制于《姑苏繁华图》卷尾。虎丘一名由来据东汉《越绝书》载:“阖庐冢,在阊门外,名虎丘。下池广六十步,水深丈五尺……扁诸之剑三千,方圆之口三千。时耗、鱼肠之剑在焉。千万人筑治之。取土临湖口,筑三日而白虎居上,故号为虎丘。”另一说,丘如蹲虎,故名。虎丘山上云岩寺历史可追溯至东晋时期王珣、王珉兄弟营建的东寺和西寺[17]。南宋时期,虎丘山与云岩寺成为东南“五山十刹”之一。图中寺院建筑群布局因地制宜,有塔、殿、桥、亭、楼和阁等,建筑群依上山路依次展开。
遂初园和怡老园均为图中出现的城市宅园,营造精致。遂初园位于木渎镇东街,康熙年间江西吉安府知府吴铨(字容斋)所筑。清·沈德潜《遂初园记》记载,园中“疏者为池,因池之曲折,界以为堤,跨以为桥,楼阁亭榭,台馆轩舫,连缀相望”[18]。图中遂初园呈院落式结构,前后有五进院落,建筑有十余栋。根据记载能判断出名称的有补贤堂和掬月亭。补贤堂建在基座之上,卷棚歇山顶,四面无墙,有角柱,柱与柱之间有围栏。堂中高朋满座,2个人正在表演。由此看来,补贤堂具备观演建筑的功能。掬月亭位于距视点较近的花园中,仅露出部分屋顶,但能看出其为六角攒尖顶。画面中此亭周边为一个小水池,池上架有带栏杆的石板路。园中山体在园之北侧,是一个小型的土丘。山边即是园中清流,水中立有太湖石。山石水体互相映衬,构成围墙内的山水画卷。
怡老园为明正德年间王鳌的宅园,清代为布政使司所有。根据清·王芎孙《怡老园图记》载:“当先文恪公时,尚宝府君作居第城西,前曰柱国坊,后曰天官坊,又辟其馀地为园,曰怡老园。”文震亨《王文恪公怡老园记》云:“入园,古栝老桧,百章花竹称是,石骨如铁,藓蚀之藤萝,蛇绾汀蓼,石发、钱菌、云芝、皆作山典殷盘色;鸟雀不惊,苍翠极目,无一不遂其性。”园子整体呈院落式布局,最北端有两排排列整齐的房屋,南侧是一扇月洞形的拱门。园子西侧的花园中有2处筑山,上面种满植物,内有精巧的置石假山。竹林掩映中,露出一座用于观景和休闲的四角攒尖茅草亭[19-20]。
图9 《姑苏繁华图》中的园林名胜
《姑苏繁华图》主要呈现的是苏州城西景观,其中重点描绘的木渎镇、枣市街、半截街和山塘街等街道均呈现河街相邻的景观肌理。自京杭大运河贯通以来,历代统治者均注重运河河道的治理。视察河工是清代康乾南巡的重要目的之一。苏州是太湖水系与京杭运河交汇的节点,尤其是胥江、香水溪、护城河和山塘河构成的水道网络在历代漕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也是苏州保持繁荣的基础。河流的平面形态对街市格局有很大的影响,图中显示重要的街市空间均沿河道平行布置,河流与街市空间之间形成了多样化的交往空间。
表2 《姑苏繁华图》主要建筑形态特征
中国城市在宋代开始逐步打破传统坊里制的封闭性,形成街市空间。《姑苏繁华图》显示,清代苏州的街市空间已突破城墙的限制,往城门外延伸,阊胥城墙外、木渎镇和山塘街上形成了繁华热闹的商业景观。城市内部街市,如阊门内大街等,受到周围居住空间、衙署建筑的影响,形态较为规整。城外沿河道兴起的街市空间兼具装卸货物、商业售卖、日常交往的功能,四通八达的水系强化了街市空间的开放程度。街市空间界面的形态除了受到河道走向的限制外,还与街市中分布的诸业态有密切的关系。城墙作为传统的空间物理屏障,已经不能限制街市景观的外溢。
表3 《姑苏繁华图》中的桥梁
《姑苏繁华图》中描绘各类建筑2 000余栋,民居、商铺、寺庙和衙署等不同功能的建筑物在形态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别性,建筑等级制度明显。图中出现的大量硬山顶房屋是苏州普通民居的基本样式。在主要街市的空间中出现了商住混合模式,居住空间与商业空间的界限模糊。非街市地段的建筑以传统合院式住宅为主。寺庙建筑和衙署建筑呈现明显的沿中轴线多进院落格局,且屋顶形态与建筑物装饰色彩与普通民居商铺差异明显。而桥梁作为水乡苏州的重要建筑,不仅发挥了其连接交通的作用,在一些主要的桥梁周边还形成了街市空间。
苏州古城城墙轮廓方正,城内建筑密集,道路平直,总体来说属于规整性较强的城市。苏州古城周围的自然山水构成了城市外围的基本骨架,河道水网将自然因子引入城内。城内除了遂初园等私家宅园外,还有很多精致小巧的园林空间,将自然山水浓缩于数亩宅园之中。城内外绿化丰富,花木繁茂。灵岩山、石湖、虎丘等风景名胜开发较早,不仅成为苏州市民休闲游乐的重要场所,更是与城墙内人工景观相得益彰,成为影响苏州古城景观形态的重要因子。山、水、园和宅形成内外相扣的空间。山水因素交错置于城镇街市空间格局中,形成开合有度的“城-园”空间结构关系。
《姑苏繁华图》作为记录乾隆时期繁华盛世的宫廷图像,以界画的绘制手法描绘出苏州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风貌。本文从《姑苏繁华图》的图像要素内容入手,结合文献资料,从河岸空间、街巷空间、建筑形态和园林名胜4个方面,对苏州古城景观风貌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提炼。苏州所在的太湖流域,京杭运河南北纵贯,水网交通发达,且气候温和湿润、经济繁荣,明清时期文人仕宦与商人多在此居住。在这一时期,苏州形成了河街相邻的景观肌理、开放外溢的街市形态、特色鲜明的建筑风貌和开合有度的“城-园”空间的景观风貌特征。康熙、乾隆南巡均驻跸苏州,通过徐扬等画师所绘图像,将苏州的园林名胜与小桥流水的景致传播到京城,从而影响了皇家园林的建设。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辨析清代苏州景观特征,推动明清园林史、城市景观史的研究。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引自徐扬的《姑苏繁华图》。
致谢:感谢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硕士生李欢欣、博士生刘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