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云青
傅云青,义乌市中心医院 浙江省义乌市 322000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其常用治疗方法是化疗,不仅可提高临床疗效还可延长生命质量[1].但化疗引起的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对患者产生的生理及心理痛苦很少得到医护人员及家庭成员的关注.医务人员关注较多的是生理痛苦,而容易忽视心理痛苦.心理痛苦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心理及社会情绪体验的复合心理症状群,影响患者治疗信心、健康行为和生命质量等[2].希望是一种动态的心理能量,能有效缓解风险性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个体应对压力的重要心理资源[3].目前,临床上关于EC化疗心理痛苦和希望水平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对EC化疗患者的心理痛苦、希望水平和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临床采取合适的心理干预提供客观依据.
1.1 材料
1.1.1 一般资料:按照便利抽样,选取2018-06/2019-10在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EC化疗患者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52-67岁,平均年龄60.4岁±7.2岁;肿瘤部位:上胸段10例,中胸段42例,下胸段28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10例,大专及以上58例.家庭人均收入>5000元43例,<5000元37例;职业:农民10例,工人20例,干部35例,个体15例.
1.1.2 纳入标准:(1)均为EC化疗患者,且均完成第1次化疗;(2)患者均了解疾病诊断;(3)具有一定的语言沟通交流能力;(3)均知情同意参加者;(3)均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者.
1.1.3 排除标准:(1)EC尚未化疗者;(2)已经有脑转移者,沟通障碍者;(3)同时行放疗者;(4)有精神系统疾病或严重心肝肾疾病者;(5)免疫力低下者.
1.2 方法 发放问卷,调查前向患者讲解问卷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对于患者不明白的问题可给予解释,问卷当场回收,均于患者第一次化疗后1 wk内调查.(1)心理痛苦温度计包括(0-10) 11个尺度(0:无痛苦,10:极度痛苦),得分≥4分为“显著心理痛苦”[4];(2)Herth希望量表包括对现状和未来的积极的态度、与他人的关系、采取积极行动3个维度,12条目,采用1-4级评分,分数越高希望水平越高[5].重测信度为0.92,Cronbach α系数=0.87,结构效度=0.85;(3)生命质量测定量表[6]:包括生理状态、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4个维度,共27个条目,采用5级(0=4)评分法,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值=0.884.分值越高生命质量越高.本研究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6份,有效回收率95.0%.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3.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计量资料采用(mean±SD)表示.采用Pearson分析希望水平与心理痛苦、生命质量的相关性,采用中介效应检验分析希望水平在心理痛苦、生命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EC化疗患者希望水平、心理痛苦、生命质量得分情况 本研究80例患者的心理痛苦得分为2.98分±0.65分,其中无心理痛苦占20.0% (16/80),轻度心理痛苦占40.0% (32/80),显著心理痛苦程度占40.0% (32/80).希望水平得分(34.98±4.65)分,生命质量得分为103.56分±18.47分.
2.2 EC化疗患者希望水平、心理痛苦程度、生命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Pearson分析患者希望水平与心理痛苦程度呈负相关(P<0.01),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P<0.01),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呈负相关(P<0.01) (表1).
2.3 EC化疗患者希望水平在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及其各维度间的中介效应 通过中介效应方程分析,希望水平在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总体、情感状况、功能状况之间均有部分中介效应(P<0.05) (表2).
本研究80例EC化疗患者40.0%存在显著心理痛苦,40%存在轻度心理痛苦.由此说明,EC化疗患者心理痛苦较明显,这可能与癌症疾病导致自身身体痛苦和化疗产生副作用导致的身心痛苦有很大关系,使患者容易产生悲观、焦虑抑郁等痛苦心理,对疾病恢复的希望水平较低,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7].因此加强EC化疗患者心理干预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内容.
本研究通过Pearson分析患者希望水平与心理痛苦程度呈负相关(P<0.01),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P<0.01),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呈负相关(P<0.01).由此说明,患者的希望水平越高,心理痛苦越小,生活质量就越高.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要注重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如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会活动,与病友相互交流,聆听音乐等.
本研究通过中介效应方程分析,希望水平在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总体、情感状况、功能状况之间均有部分中介效应(P<0.05).由此说明,心理痛苦对生命质量有直接影响作用,而且心理痛苦可以通过希望水平影响生命质量.即心理痛苦程度高的患者,其希望水平较低,生命质量也相应下降.希望水平是患者内心世界发生变化的原动力,高希望水平患者可超越现状对生命产生正向的价值观[8-10].同时也产生更多的精力和动力采取积极的方式去处理问题,从而获得较高的生命质量[11].所以在临床工作中要多关注患者希望水平,采取积极措施减轻心理痛苦,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生命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希望水平是心理痛苦与社会家庭状况间的完全中介变量.由此表明,患者希望水平可消减疾病带来的心理痛苦,进而消减心理痛苦对社会家庭状况造成的负向作用,使患者在社会、家庭中仍能保持良好的角色,改善其社会家庭状况[12,13].所以在临床工作中要鼓励患者多参与家庭及社会活动,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保持家庭生活的角色,提升自身价值,从而改善社会家庭状况.本研究表明希望水平在心理痛苦与情感状况、功能状况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高希望水平患者具有较高的情感功能,能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压力事件,减轻悲伤、抑郁等心理痛苦,从而使情感、功能状态得以改善.当然心理痛苦对患者的生理状态产生直接负作用,这可能与患者受癌症疾病造成不可逆的躯体损害以及化疗的副作用,使患者生理状况无法完全恢复正常,从而表现出无奈的痛苦[14,15].
综上所述,心理痛苦和希望水平对EC化疗患者生命质量均有影响作用,且希望水平在EC放疗期患者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患者心理痛苦和希望水平的评估,采取措施提高希望水平,减轻心理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表1 食管癌化疗患者希望水平与心理痛苦程度及生命质量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r)
表2 希望水平在食管癌化疗患者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各维度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文章亮点
实验背景
希望是一种动态的心理能量,能有效缓解风险性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个体应对压力的重要心理资源.因此,本研究对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化疗患者的心理痛苦、希望水平和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临床采取合适的心理干预提供客观依据.
实验动机
探讨希望水平在EC放疗期患者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之间是否具有中介作用.
实验目标
探讨希望水平在EC放疗期患者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为制定EC患者的心理管理提供依据.
实验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80例EC放疗期患者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Herth希望量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进行调查分析.
实验结果
通过Pearson分析患者希望水平与心理痛苦程度呈负相关(P<0.01),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P<0.01),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呈负相关(P<0.01).通过中介效应方差表明希望水平在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总体、情感状况、功能状况之间均有部分中介效应(P<0.05).
实验结论
心理痛苦和希望水平对EC化疗患者生命质量均有影响作用,且希望水平在EC放疗期患者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
展望前景
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患者心理痛苦和希望水平的评估,采取措施提高希望水平,减轻心理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