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芳
◆摘 要:《母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通过与《猫》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作者在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二是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崇敬以及对母爱的赞颂。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策略
《母鸡》是略读课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①内容上一般是粗知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语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重点;②方法上,老师要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因此,在教学时,我紧扣阅读提示设计问题,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的前后对比自读自悟,弄清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然后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及母爱的伟大。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母鸡》与《猫》两课的写法特点。
按上述思路授完课后教学效果明显。结合平时的心得,对于“如何上好略读课”也有了一点个人的浅见。
一、思想上重视,区别“精读”与“略读”
从教多年,深知不同课型应按不同的方法去教,可往往为了成绩却忽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大家一直都说:讲的那么细,有些学生都啥也不知道;那讲的粗了,岂不是“放羊”了?正是这种心理作祟,观念上的错误认识,使我们把孩子教的越来越差。叶圣陶曾说过:“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精读课文好比数学例题,而略读课文则是后续的练习、巩固。试问:例题讲的再扎实,没有后续的练习、巩固,知识能内化?所以说,从思想根源上重视略读课教学,是改变现有教学模式的根本所在。
二、紧扣单元重点,借助链接语,精设问题
一篇课文要教的内容很多,不需要面面俱到。我们根据单元重点及本课的链接语,对教材进行取舍,尽量设计出“精”而“整”的问题。以少胜多,使教学效果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如:《母鸡》一课,最初设计的教学流程是:
1.检查预习勾出学习要求后,思考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态度是怎样?找出作者直接写出母鸡态度的句子。
2.品母鸡之短体会讨厌,母鸡之长体会母爱。①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讨厌母鸡,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不讨厌母鸡?并以此为依据把课文分成两段。②研读文本第一部分,自由读在1~3自然段思考作者是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写老舍先生写笔下的母鸡让人讨厌的?读一读,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③什么原因使作者改变了看法?在文中找到能概括说明这一原因的句子,画下来。围绕“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研究第4—10自然段,看看哪些词、句写出了母鸡的这些特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就勾画,批注在旁边。
3.《母鸡》与《猫》两课的写法比较。第二个环节问题设计过碎、过细,第一次试讲,写法比较这块仓促收尾,没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课后反思再设计将前面的两个环节改为:①初读课文思考,这是一只()的母鸡?②为什么我一开始讨厌母鸡,而后来不敢再讨厌母鸡?通过这两个问题引领学生由浅入深有效地开展有层次地阅读,问题“精”而“整”就为后面小组讨论交流《母鸡》与《猫》两课的写法特点留有足够的时间,教学效果明显。
三、有意训练,多种阅读方法,获取信息
略读课我们总感觉时间不够,一是教师的设计繁、细;二是学生读的没效果。想要提高略读课的教学效果,要抓好读。扫读、跳读、默读、浏览等多种读书方法在平常的学习中要经常训练。如默读训练:先轻读,再引读,将句子的前部分轻声读,而后部分闭上眼,用眼睛看,然后指读眼光随着手指或笔尖,一句句一行行扫视,不出声地读。最后默读不动口,不出声,不用手指,能边看边想。在平时的教学中将默读方法指导落实,使学生在读、会读、用心读。课堂上读得形式多样,学生学得有兴趣,读得效果明显,教师也就不会“瞻前顾后”,能“有的放矢”了。
四、架桥铺路,师引生读,感悟解疑
略读课上,学生学得更自主、更开放,教师说得更少、更精到。因为这样,教师有时就干脆退让一边,一言不发,课堂似乎成了学生的天下。疏视了略读课是学生有目的的自主阅读,不是一味自由读,它是不同层次的读。不同层次的读需要老师引领,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细读解疑,方能在内容上理解,情感上感染与语言感悟上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四单元的略读课文《青山不老》的教学难点是:知道“青山不老”的含义。如何突破难点,要老师放缓坡度逐步引导。可这样设计:①引导: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了──引读“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与日月同辉了”,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引读并出示“青山是不会老的”。②指导:“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老农能和山水共存,像日月一样永放光辉吗?联系上下文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小结: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③总结: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讓我领悟到──(生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
略读课文是学生习得阅读本领后进行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迁移的有效平台。虽然“教无定法”但也“有法可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何上好略读课,自己会不断去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