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堰捕鱼

2020-08-10 16:37曾宝俊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20年3期
关键词:围堰鼹鼠耳朵

曾宝俊

“围堰捕鱼”并不是三十六计中的原计,而是根据课堂实际需要新增的一计。“堰”原指修筑在内河上的既能蓄水又能排水的小型水利工程,或者田边用以分界或防止水土流失的土埂。“围堰捕鱼”是海南儋州临海盐田人的捕鱼古法:构筑围堰静待鱼群入“冲”。当地人称“石冲”,也称为“渔冲”“冲篱”。“冲”就是在潮间带区域,堆砌弧形石堤或水坝,海水涨潮时淹没石堤顶部,鱼群随着潮水进入“冲”内觅食;退潮时海水流走,鱼群滞留“冲”内,人们便可下“冲”捕捉。这种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先人们的生存智慧,是对自然规律的认知与利用。

由此,笔者想到,在科学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如这池塘里的鱼儿,在场域情境中欢快地玩耍游乐,进行科学探究,教师则在其中推波助澜,悄悄地筑起隐形的“堰塘”。一旦时机成熟,“海水”退去时,学生便进入两难境界。此刻,他们获得的感受应该是最深的。“围堰捕鱼”不失为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周密思维的一着妙招。

这是一堂对鼹鼠吃什么进行研究的课。

课的开始,教师把学生吸引到一个装着鼹鼠的笼子旁边,问他们鼹鼠吃什么。学生有的说吃糖块,有的说它不吃面包,也不吃火腿。这时候一个声音冒了出来:我看过鼹鼠吃生菜!

教师抓住这个问题,围起了第一道“堰”,问学生:“鼹鼠是怎么知道它吃的是生菜?”

学生有的说是闻见的,有的说可能是看到的……由于学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猜测和理解,教师就顺水推舟围起了第二道“堰”,提出这堂课要研究的一个问题:鼹鼠吃食物究竟是看到的还是闻到的?这个问题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在问题提出以后,教师紧接着围起了第三道“堰”。教师追问:“我们通过什么方法才能知道鼹鼠吃食物到底是看到的还是闻到的?”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怎么才能知道它们不是闻到的而是看到的呢?这个问题提出来后,学生立刻沿着问题的指向,积极地开始思考了。

为了证明“鼹鼠不是闻到而是看到了生菜才过去吃的”这个观点,有个学生开始“突围”:把鼹鼠的鼻子堵上,排除掉这个干扰因素。第二个学生也赶紧补充:“我们应该仿造一个像生菜的东西,看它吃不吃?”教师说:“你们怎么仿造呢?”有的学生说:“我用绿色的蜡笔画一棵生菜。”教师又问:“还有什么办法?”学生说:“我可以找一张绿纸……”教师这时候又开始围 “堰”:“你们为什么要选择绿色的东西?”学生说:“为了让这些东西看起来更像是生菜,这样我们就能够明白鼹鼠到底是不是用眼睛看来发现生菜。”

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只是让学生发现鼹鼠喜欢吃什么,只要把鼹鼠喜欢吃的食物归纳起来,就达到教学目标了。以探究为中心的教学应该关注探究的过程,关注通过什么方法,才能知道鼹鼠在吃食物的过程中是怎样发现食物的。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教师“围堰捕鱼”的教学指导策略。这里面首先有一种假设,假设鼹鼠是先看到的,然后闻到的。怎么验证这种假设?要搜集事实和证据。怎么搜集证据?就要“围堰捕鱼”,引导学生设想这个科学实验应该怎么做,这就是研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多年来,国内教育不太重视从小鼓励学生思考,不论是对课本还是对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少有机会去质疑、辨析。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犯得最多的错误表面看是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其实归根结底是学生思维的不严谨。应该如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呢?

严谨形容態度严肃谨慎,做事细致、周全、完善,追求完美,既是一种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做事作风。通常,科学家不仅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根据已知预测未知的能力,还具有严谨的思考力,善于判断推理。

“围堰捕鱼”教学策略不仅能锻炼学生观察的敏锐度,还能培养他们从如何观察单个物体或现象特征,到如何观察几个现象的共同特征,再到如何把自己的观察与已有的观察经验产生联系的能力。

如引导学生认识季节,教师先让学生看一幅有关季节的图画,观察里面动植物的状态,这是围起了第一道“堰”。接着,教师让学生对比另一幅季节图,观察不同季节动植物的变化,这是围起的第二道“堰”。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场景,找不同事物的联系,这是第三道“堰”。这三道“堰”可以帮学生理解季节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仅学到科学知识,还提升了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例子。风靡全世界的迪士尼动画片《米奇妙妙屋》里有一个情节:米妮老鼠包裹了三盒圣诞礼物,可是她忘记把红色蝴蝶结包在了哪个盒子里。

米妮老鼠看着眼前的三个盒子,用自己的手比着蝴蝶结的大小,在三个盒子前比较,她觉得第一个盒子太小了,先排除了第一个盒子。那么,蝴蝶结应该在第二个或者第三个盒子里吗?米妮老鼠给出的答案是必须在第二个盒子里,因为它的大小刚刚好。然而,为什么没有其他的可能性呢?难道米妮老鼠不可以把蝴蝶结折叠好,放在第一个小盒子里吗?或者把蝴蝶结放在一个更大的盒子里。可见,动画片的作者在写剧本的时候,并没有教给孩子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

学生如果习惯了接受标准答案,他们就会把标准答案当作真理,而不去考虑其他的可能性。但是,“围堰捕鱼”教学策略教给学生不要墨守成规,而是通过对多种可能性的逻辑分析、评估,最终找出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一位教师对一年级学生进行观察动物的教学中,就比较好地运用了“围堰捕鱼”的教学策略,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讲求证据的实证意识。这一课是自编课文《西瓜虫》,西瓜虫学名鼠妇,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本课要观察学校花坛中的西瓜虫,了解其生活环境、生存方式及身体特点,引导学生关心周围的小动物,爱护小动物,训练他们观察小动物的方法等。

课堂上教师交代本节课的任务后,引导学生在花坛边进行观察。28分钟之后,学生回到教室,汇报自己的观察成果:

生:我们知道了西瓜虫的身体会缩拢,它受惊时,会缩成一团。

生:我看到西瓜虫有许多脚。

师:有没有数清楚,西瓜虫有几只脚?

生:它在爬动很难数清。

生:我们数清楚了,是十四只脚。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西瓜虫有没有耳朵?

师:你认为呢?

生:我不知道。

师:哪个小朋友知道,西瓜虫究竟有没有耳朵?

生:我认为西瓜虫有耳朵。

生:没有。

生:有。

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这时候,学生的思维是零散的、无序的,最需要“围堰捕鱼”的策略了。教师是这么做的:

师:我来调查一下,赞成西瓜虫有耳朵的举手。

(共15人举手。)

师:赞成西瓜虫没耳朵的举手。

(共24人举手。)

师:还有两位同学不举手,心里还拿不定主意。我们怎么办?

这是教师围起了第一道“堰”,将各种意见归纳为三类:同意的、不同意的和拿不定主意的。

生:做实验。

师:这个实验怎么做?(围起了第二道“堰”。)

生:用放大镜看,有没有耳朵。

生:放大镜看不出,用显微镜看。

生:抓个西瓜虫放在桌上仔细看。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拓展其他的“堰”。)

生:让西瓜虫听声音。

师:听声音有什么用?

生:有一个好办法,我把西瓜虫放在桌上,看它爬动,然后在它的后面大声喊,吓它一下,如果它缩拢了,说明它听到了,有耳朵;如果它不慌张,说明它没有耳朵。

师:这个办法好吗?

大部分学生都赞成用这个方法,至此,“堰冲”基本完成。

师:你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为大家解决了困难。现在,分小组到教室外做实验,做完之后,立即回教室。

(顿时,校园响起了“嘭”“啪”“喂”的声音,还传来一阵阵欢呼声,5分钟后,学生陆续回到教室。)

师:把你们的实验结果告诉大家。

生:西瓜虫没有耳朵,因为它听不到响声。

生:我们在它后面大声叫喊,它一点反应也没有,说明它没耳朵。

师:大家的意见很统一,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们组发现西瓜虫有耳朵,我们把它放在桌上,然后在它后面敲一下桌子,它就把身体缩起来了,说明它有耳朵。

师:你们同意这组的意见吗?

生:不同意。你用手敲桌子,西瓜虫不是用耳朵听到声音的,它是通过脚知道声音的,所以还是没耳朵。

生:不同意,他们敲桌子的时候把西瓜虫弹起来了,西瓜虫被吓坏了,就缩起来了。

师:我们来试试用手感受桌子的震动。

(学生一只手放在桌面上,一只手敲桌子,感受桌子的震动。)

师:我们经过仔细研究西瓜虫,用大多数同学的意见来说西瓜虫没有耳朵。

对学生的疑问,教师没有轻易地下结论,而是采用“围堰捕鱼”教学策略,细心地引导他们想方设法收集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学生用简单的方法,验证了西瓜虫没有耳朵的猜想,体现了用证据说话的思想。这样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实证意识。

有一位教师上《电路出故障了》一课,当学生检测一个电路时,检测器的小燈泡不亮,他马上判断:灯泡坏了!教师笑眯眯地看着学生问:你就这么肯定灯泡坏了?(围堰)检测的学生愣了一下,旁边有学生提醒他:有可能灯座也坏了。于是那个学生又检测灯座,发现灯座也坏了,就说:灯泡坏了,灯座也坏了!教师还不表态,说:你再想想看,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再围堰)检测的学生就想了,还有什么其他原因呢?会不会自己的检测器出毛病了呢?一检测,发现自己检测器果然坏了,原因是检测器中的电池没电了。这位学生马上换上新电池再检测,检测器好了,再检测电路里的灯泡、灯座,发现都有问题,其他部件没有问题。这下学生说:可以确定电路中的灯泡、灯座都坏了。教师笑着点点头,表示肯定。

这个过程很细致。其实,这是教师特意设计的,通过“围堰”策略让学生思考周密,认识到故障要一个一个地排除,排除到不能排除为止。这个过程蕴含的是我们需要的逻辑思维。科学研究中程序很重要,程序错了往往影响最后的结果。程序的背后是逻辑思维,是理性的思考,是理性思维的培养。科学探究活动有一整套比较严密的、完整的探究方法,这个方法的背后就是严密的思维。

思维是一种积极的有目的的认知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本质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是智力结构的核心,恩格斯将人类的思维赞喻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爱因斯坦认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他还强调指出,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吴阶平院士在《智慧,在于思维》一文中指出,人的智慧的差别,在于应用思维的能力。脑力也需要锻炼,一辈子不停地努力思考,思维能力就会不断提高。思维的严密性(科学性、辩证性、深刻性、逻辑性)主要表现在通过细致缜密的分析,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与关系中认识事物的本质。为了完整地反映整个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更为了思维成果在付诸实践的过程得以顺利施行,必须多视角、多侧面、多因素、多向度地进行思考和论证,必须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可能起作用的因素、可能发生的后果逐一进行考察和预测,然后经过分析、综合,做出科学的抉择或决策。“围堰捕鱼”的教学策略其实就是帮助学生确定抉择与决策的把握性,而这取决于多向思维的严密性。没有“水银泻地”般的严密性思维做前提,便不可能有果断抉择与决策。

我们几乎都听过下面的问题。

教师问: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孩子十有八九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九只!”标准答案是:一只不剩!理由是,枪声一响,没打死的鸟都飞走了。

可是,有这么一位孩子,他上了大学,一天教师向全班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他和教师发生了如下对话:

师: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

生:是无声手枪吗?

师:不是。

生: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

师:不犯法。

生: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了吗?

师:确定。(老师已经不耐烦了)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OK?

生:OK。鸟群中有没有耳朵聋的?

师:没有。

生:有没有鸟是关在笼子里的?

师:没有。

生:打鸟的人眼睛有没有花?

师:没有花,就十只。

(老师已经满头是汗,下课铃声响起,但学生继续问。)

生:有没有鸟傻得不怕死的?

师:都怕死。

生: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

師:不会。

生:嗯,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

你看,这位大学生采用的就是“围堰捕鱼”的策略,对于一件事情要进行复杂、缜密的分析和思考,看到事物的本质,以更全面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所谓科学思维能力,是指科学思维的逻辑性、敏感性、周密性和条理性。小孩子的思维往往是单向的、线性的,思维的周密性差,考虑问题不够周全,常常顾此失彼,这也是他们做实验常常失败的原因。科学研究特别讲究思维的周密性,要考虑到各种各样可能的情况。比如航天员上天,必须考虑可能发生的任何情况,包括吃喝拉撒等。科学史上因一个细节考虑不周全,而导致发生灾难事件的例子举不胜举。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考虑探究过程中会发生的种种情况,尤其是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种种可能性。

《煮鸡蛋需要多长时间》是一堂科学探究课,在这节课上,教师着力培养学生周密计划的能力,让他们意识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周密的计划有助于探究的顺利实施。这节课的话题从大家都吃过的煮鸡蛋谈起,许多人吃过鸡蛋,甚至亲手煮过鸡蛋,却不知道煮熟一个鸡蛋需要多长时间。

教师先让学生基于自己原有的经验进行预测:多长时间能煮熟鸡蛋?学生预测:2分钟、5分钟、8分钟,也有说15分钟的。预测的结果让学生知道在一个什么样的时间范围内鸡蛋会被煮熟。

预测过后,教师抛出第二个问题:鸡蛋被煮成什么状态才算熟呢?也就是确定一个熟的标准:蛋黄要处于凝固状态,不能流淌。

在这个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哪些因素会影响鸡蛋熟的快慢?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认为水的多少、水的温度、容器的大小、容器的材料、鸡蛋的个数、火力的大小等因素都会影响鸡蛋煮熟的快慢。为了比较的公平性,要规定统一的标准:放的水刚好淹过鸡蛋、用一样的锅、统一放热水或者冷水、统一用酒精炉子(剪开易拉罐,放上棉花和酒精)。

讨论到这里,似乎可以开始实验了,学生也跃跃欲试。

这时候,教师又抛出一个关键的问题:放几个鸡蛋?

教师描述:放一个鸡蛋在锅里,过几分钟捞出来打开一看,熟的,能不能确定是这个时刻被煮熟的?学生一愣,转念一想,还不能确定!那么怎样才能知道鸡蛋在哪一分钟熟的呢?于是就有学生提出,我们多煮几个鸡蛋,每隔一两分钟,就捞出来一个打开,就可以知道鸡蛋是在什么时候被煮熟的。

煮几个鸡蛋呢?太多了锅装不下,太少了又不能知道确定的时间。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就在一步一步的思考中被培养起来。

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想到:刚煮出来的鸡蛋,烫手怎么办?要准备一盆冷水。几个鸡蛋在水中容易混淆,怎么办?要用记号笔做记号。用什么工具打开鸡蛋呢?提醒学生用刀的时候注意安全。此外,还要准备抹布等。

材料都准备好了,教师让学生把6~8个鸡蛋放到水里同时煮,每两分钟捞出一个出来打开,看看鸡蛋是在什么时候熟的。实验结束时,学生的桌上有一排鸡蛋,依次从生到熟。

煮鸡蛋之前的那些讨论有什么意义呢?那就是“围堰捕鱼”——要让学生知道做事情之前要经过深思熟虑,考虑周详;要在动手实验之前,思考实验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有什么危险,遇到危险以后怎么办?这样教学,关注了动手前的动脑,让学生“想好了再做”。这里面不仅包含着教学方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包含了老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问题。“想好了再做”让教师的引领从追求结果到追求过程,从关注课的顺利进行到关注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增长。“想好了再做”让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观察更到位,实验更有效。

猜你喜欢
围堰鼹鼠耳朵
好饿好饿的小鼹鼠
奇妙的大耳朵
闪亮亮的耳朵
耳朵在哪里?
探析水利工程围堰施工技术的要点
借我用一下
我想做穿越的“小鼹鼠”
某水电站扩建工程尾水围堰设计
板桩围堰施工计算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