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菊仙
“动物的繁殖与植物的开花结果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我在科学课上问四年级孩子们。一个男孩率先发言:“老师,我的‘小鸡鸡就相当于雄花的花丝,两个‘小蛋蛋就好比花药。花药里有花粉,‘蛋蛋里有精子。”第二个孩子迫不及待地说:“我现在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一再叮嘱我们要保护好‘小鸡鸡了。”
我提问的本意并未让孩子们拿自己去与植物比,但是他们一听到“动物”两字,最先想到的竟然是自己!
《地球的卫星——月球》一课,第一次教学时,我让学生梳理相关的资料,相互交流对月球的认识,他们只是无聊地机械罗列——那是月球的,与自己有多大关系?第二次教学,我提出改进:请阅读资料库,交流文中提到的趣事,并解释其科学道理。这次教学关注了整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但那些趣事是别人的!第三次教学时,我再次改进:若有机会让你上月球旅行,你应带哪些必需品?请说明理由。学生兴味盎然,主动求索月球的相关知识,同桌交流,小组讨论……
比较两次教学,孩子们的状态让我震撼:为什么会这么投入?原来讨论的问题是自己的迫切需求,是与每个人都休戚相关的大事!我顿悟:文字有没有意义,课堂有没有吸引力,关键在于教师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是否让每个人遇见自己!
怎样的课堂是美丽的?
让学生遇見自己!
浙江省龙游县西门小学(32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