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琴
“工程与技术”领域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新增的重要内容,理应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关注和足够的重视。“工程与技术”领域重在解决“做什么”“怎么做”,对于学生设计与创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进行“工程与技术”教学时,对于“怎么做”,我们不能停留在单纯的技能指导或走过场上,而应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深入探索,深入实践,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动手做”的成功和乐趣。
苏教版教材中的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旨在让学生有机会经历一次丰富而完整的工程活动过程。教学时,我通过开展“自制望远镜”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类似工程师一样的活动过程: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展示交流,在活动过程中凸显“在思中做”“在做中思”的理念。
教学片段一:设计望远镜的镜片
师:(出示单筒望远镜)听说这种望远镜是由两个孩子发明的,有一天,他们拿着两片透镜在手上玩,发现远处的东西仿佛就在眼前。同学们,你知道他们手上可能拿的是哪两块透镜呢?
生:我觉得物镜可能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
生:我觉得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因为凸透镜有放大的作用。
师:还有其他想法的吗?
生:我觉得物镜、目镜可能都是凹透镜。
生:我觉得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
师:我们用A表示凸透镜,用B表示凹透镜,那么物镜和目镜的组合一共有四种:AB、AA、BA、BB。同学们,你们觉得那两个小朋友手上到底拿的是哪两块透镜呢?先请小组讨论、商量一下,然后把你们的组号贴在你们支持的“设计方案”后面。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的物镜和目镜组合方式如图1。)
图1 学生选择的物镜和目镜组合
师:同学们,下面把你们的设计方案与大家分享一下。
生:我们是第3小组。我们组认为放大镜是凸透镜,有放大的作用,所以我们组认为物镜就应该是凸透镜。
生:我们是第9小组,我们的想法和他们有点相同,望远镜要把远处的物体看清楚,所以一定要把远处的物体放大。
师:你们为什么认为BB这种组合就不能成功呢?
生:我们认为,凹透镜不仅不能放大物体,而且还将物体缩小,所以我们认为不可能。
师:同学们,听了大家的交流,请各小组再次商讨一下,如有修正的小组,请组长上黑板修正一下。
设计意图:制作一个成功的望远镜,关键之一就是要有合适的物镜和目镜的组合。所以,本环节运用板书图帮助学生考虑透镜的所有可能的组合,通过“小组讨论”“师生讨论”引导学生交流设计方案,再次修改设计方案,经过深入思考的设计才具有价值。
教学片段二:设计望远镜的镜筒
师:同学们,判断大家的方案到底能否成功,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按照设计方案来做一做、试一试。我们需要哪些材料呢?
生:我们需要两块透镜和一个镜筒。
师:(出示凹透镜、凸透镜、纸筒、一个带孔的塑料盖) 同学们,纸筒用来做镜筒,那这个带孔的塑料盖对你们的制作有帮助吗?
生:可以把凸透镜、凹透镜先固定在塑料盖上,然后可以盖在纸筒上。
(学生分组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动手制作。)
师:同学们,望远镜制作完成了,我们应该怎么来判断自制的望远镜是否成功?
生:看远处的物体要很清楚。
生:看远处的物体好像到了眼前,看上去变大了。
师:好的,我们就以“把远处的物体拉近、看清楚”作为制作成功的标准。
(学生测试,把测试结果贴在黑板上)
师: 同学们,通过测试,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同样是选择AB透镜组合,有的小组成功,有的小组不成功。
生:我发现只有选择AB透镜组合的小组才有成功的。
师:是呀!同样是选择AB透镜组合,为什么有的小组成功,有的小组没有成功?
生:我觉得可能跟镜筒有关系。
生:我也发现我们组的镜筒与他们组的镜筒长度不一样。
师:那到底是不是跟镜筒的长度有关系呢?你有解决的办法吗?
生:我们可以找一个长的镜筒、一个短的镜筒来试一试。
生:我觉得要多找几种长度来试试。
师:还有更简单的解决办法吗?
生:我们可以用伸缩的镜筒。
师:好主意!我这里有两个直径不一样的纸筒,你有办法吗?
(学生演示伸缩镜筒,把直径小一些的纸筒插入直径稍大的纸筒。)
师:好的,现在请边操作边按照下面的观察要求,进行观察测试:1.要求镜筒变化为“短—长—短”,仔细观察,你看到的树叶有什么变化?2.量出观察到的树叶最清楚时的镜筒长度。
(学生分组领取材料、制作、观测。)
设计意图:合适的镜筒长度是自制望远镜成功的另一个关键,为了突破这个重点,教师运用“解决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单筒镜筒向可以伸缩的镜筒逐步推进,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要想成功制作一件作品是需要不断思考、不断改进的。
教学片段三:探究镜筒长度的秘密
师:同学们,刚才观察到的树叶最清楚的时候,你们量出镜筒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生:我们组大约是20厘米。
生:我们组19.8厘米。
师:是的,这个最合适的镜筒我也量了一下,大约20厘米。
生:为什么镜筒大约20厘米的时候看得最清楚呢?
师:同学们,这种透镜组合的望远镜叫伽利略式望远镜,仔细观察,镜筒的长度与望远镜的物镜、目镜的焦距有怎样的关系?
生:镜筒长度是20厘米,正好是物镜焦距30厘米减去目镜焦距10厘米。
生:我发现:镜筒长度是物镜焦距减去目镜焦距的差。
师:如果你拿到的物镜焦距60厘米,目镜焦距20厘米,那镜筒应该设计多长呢?
生:镜筒长度大约是40厘米。
设计意图:“怎么做”是工程与技术领域内容教学的核心,但是“怎么做”绝不能停留在“做”的表层,学生通过自制望远镜的活动,不仅要会“怎么做”,而且“为什么”这么做也是不可忽视的。
教学反思
1.“怎么做”方案设计要有梯度
在方案设计环节,我们通常的做法是為学生提供必要的一些材料和工具,然后让学生画出或写出自己的想法。有效的方案设计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设计的难点梯度而不断提升,如自制望远镜时,教师紧扣“透镜组合”“镜筒长度”引导学生进行有梯度的设计,逐步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深度思考与设计。
2.“怎么做”动手制作要有坡度
通过平时的课堂观察,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学生在课堂内是无法完成自己设计的作品的。究其原因,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而且这种能力需要长期训练,因此“怎么做”动手制作要有坡度训练,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内对于制作的难点可以提供支架,降低坡度,课内有了成功的经验,课外再让学生继续自我制作挑战。
3.“怎么做”工程思维要有深度
“工程与技术”教学,目标不应定位在学生是否完成作品制作,而应定位在通过作品制作学生有没有获得新发现。如自制望远镜活动中,发展学生思维深度的点有很多,如伽利略式望远镜的镜筒长度与什么有关?同样的透镜组合,为什么有的能成功、有的不能成功?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这样的望远镜的镜筒大约有多长?只有有了深度的思考,学生的作品制作才会显得更有意义。
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2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