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锦涛
2020年春节前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各个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疫情的持续,对各方面的影响将不断加深。就湖南农业而言,此时正处春夏备耕的关键时期。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生产的形势必将影响到全年农业农村经济任务目标。为此,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组织相关专家对疫情可能给湖南农业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研判,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南农业生产的影响
这次疫情来袭,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为餐饮、旅游、交通运输、教育培训、电影、医药医疗、电商平台、在线游戏及部分农业相关行业。农业领域,受冲击最大的是畜牧业、蔬菜、休闲业等。当前,疫情对湖南农业生产的影响只是局部的、有限的和暂时的。但是如果疫情持续时间过长,可能还会凸显一些隐性的、间接的影响,农业的损失会较大。因此,我们认为,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既不能大意,也不必过分夸大。站在农业科技角度,我们认为影响主要如下:
农民收入减少,可能加大实现全面小康和脱贫攻坚的压力
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外出务工收入减少。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的一个大产业,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在农民增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农民工外出就业的主要领域大多在餐饮、建筑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因疫情防控,很多企业实施延迟开工,复工时间还不确定,甚至一些企业可能还支撑不到复工。这将导致农民短期内无法外出务工甚至大批人无业可就,对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造成很大影响,保守估计至少会减少1~2个月的工资收入;二是,以经营为主业的农民经济受损。如从事畜牧养殖、果蔬种植、休闲观光的农民,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非常明显。这两方面对于农民增收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脱贫增收有很大的影响,给全面小康和脱贫攻坚带來了较大压力。
给春耕备耕带来明显影响
主要体现在农资和农业劳动力的供需矛盾及影响生产周期。目前,各地陆续迎来春耕,对种子、肥料、农药、农机等生产资料和人工需求旺盛。一是,农资前期储备不足;二是,因疫情影响,农资企业复工不确定、农资门店关门歇业、物流受阻,春耕面临农资供应非常紧张的矛盾。如果疫情持续到三月份甚至更长,农资产品的物流配送不畅,种子、劳动力、农机作业服务方面存在无工可雇、无机服务的情况,农事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将波及全年的农业生产。此外,粮食生产、果蔬种植等处于秋冬采收、春夏播种的生产周期,也将受到明显影响。
对种植业特别是越冬作物有不同程度影响
对粮食的影响:因疫情交通封锁,可能导致农时耽误、生产资料和人工不足,影响稻谷、玉米等生产。一是,粮食春播可能推迟。二是,很多粮食种植户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可能放弃春播,改种一季稻,可能导致春播面积和夏粮产量减少。三是,人工的缺口、交通的不畅,可能造成现有粮食种子的积压。种子生产方面,因为技术人员无法出行,繁殖和育种基地落实不了,影响明年种子的供应。此外,这个冬天是个暖冬,估计二化螟等病虫害会比较严重。
对蔬菜的影响:作为菜篮子产品,蔬菜周期性、季节性很强,且处于秋冬与春种交接的季节,需要加紧采收开展春播。一是,可能出现越冬蔬菜无人采收、产品运不出去,而市场蔬菜供应不足。二是,可能导致蔬菜田间管理不到位,春季蔬菜育苗期无人打理,可能会影响春季蔬菜正常生产和产量、质量。三是,蔬菜加工也受到影响,秋冬菜的加工率明显减少。四是,农资肥料不足,成本增加,影响蔬菜的下一季生产,甚至影响菜农的积极性。五是,蔬菜的淡季可能提前。
对水果的影响:疫情期主要是短期内销售量大幅下降,而且,水果的生产周期性、季节性很强,又不耐储藏,如果疫情不解除,进入市场不畅通,会导致储藏成本和人工成本的增加。加之一般规模的种植户不具备大批量储藏或加工能力,时令果蔬种植户的损失是极其明显的。此外,因疫情影响,水果生产期内冬春田间管理,如培肥、病虫害防治等都没完成,影响产量和质量。
对茶叶的影响:主要是影响销售,因疫情减少人员聚集,茶馆、酒店、会所等关门,大幅度减少了茶叶消费,造成茶企的产品积压。如果疫情延长,必将影响春茶采摘和销售。
畜牧养殖业遭受双重疫情袭击,压力明显,风险较大
生猪等传统养殖业受冲击较大:猪牛羊禽养殖行业,因为产业链较长,受制于交通不畅,复工延期,生产资料供给不足,损失会相对较大。特别是养殖周期很短的家禽养殖业影响更大,养殖成本大幅增加。种畜、鸡苗、饲料、饲料原料都运不了,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较大影响。如果疫情延长,将进一步导致饲料生产、原料供应和运输困难,导致饲料加工企业和养殖企业同时陷入困境。生猪养殖业因为非洲猪瘟疫情影响还没消退,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产业的恢复需要较长时间,还极大影响了生猪养殖的信心,生猪补栏积极性下降,最终将阻碍生猪产能的恢复进程。我们预计今年猪肉供应仍然紧张,猪价将维持一定的高位。
特种养殖业可能出现长期低迷:有研究证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源头是野生动物,将会造成消费者心理上对野生动物的排斥,预计特种养殖将会处于一段较长期的“冰冻”期,也会对活禽销售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畜禽养殖的防疫压力较大:目前,湖南畜禽市场上还处于非洲猪瘟与禽流感防疫的重点时段,春季又是动物疫病高发期,防疫压力非常大。由于交通原因,可能出现兽药等投入品供应不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复工难,防疫计划难以实施,养殖风险和成本都会相对提高。
部分水产品短期负面影响较大:各地实行交通运输管控,人员流动较少,农贸集市关闭,部分地区还禁止特种水产品交易,因此水产品市场需求大幅萎缩,水产流通及交易量锐减,大部分养殖外销的鲜活水产品滞销。特别是对虾等养殖量大、生产周期短的品种,由于销路不畅、市场价格暴跌,养殖户正处于观望中,短期内对产业的打击较大。
农业技术推广出现短暂的空缺
春季正是种植业春播技术、病虫害防治、动物的防疫等需求旺盛期,而因为疫情的防控封路、风险以及内心的恐慌担忧,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将会大幅减少下乡服务。这样可能形成技术服务的短暂真空,造成局部和短期的农业技术服务的供需矛盾。
乡村休闲旅游业受到短期抑制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假日经济”特征明显,近年来春节乡村休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产值也在大幅增长,成为农业产业的一项重要领域。疫情的爆发及各种防控措施的实施,使乡村休闲旅游业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包括餐饮、民居在内的农业休闲旅游基本处于关门歇业状态,特别是体验型的休闲采摘业如草莓,影响最为明显,完全无人光顾。但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该产业应当会较快恢复。
中药材种植可能会迎来机遇
近年来,随着普通大众对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加上这次疫情的爆发促进,民众对中药材的关注会达到预期的顶点。今后,大众可能对中草药材的制成品的需求依然会持续,这将进一步推动中草药材种植收益的增加。因此,估计未来两年,中草药材种植会持续增加,种植规模会进一步扩大。
农产品出口与农业对外合作交流受到某些制约
一方面,部分国家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可能会设置新的贸易壁垒,提高检疫标准和质量要求,甚至采取其它限制性措施,导致农产品出口减少。另一方面,对外农业经贸活动因疫情隔离等导致原有计划不能按期执行,人员、设备和生产资料等无法按期出入境,部分合作建设项目无法落实,一些对外农业合作交流被迫取消或者推迟。
乡村防疫工作压力大增
一是“新冠肺炎”防控压力大。因文化知识水平有限,公共卫生和医疗救助条件差,农民防疫意识普遍不高、防疫能力不足。串门聚会的习惯一时难改,加上春耕马上开始,农村人员流动性会相对加大,增加了防控难度。二是畜禽防疫的压力。非洲猪瘟还未彻底散去,禽流感又频现踪影。这都对乡村防疫提出了挑战。
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确保实现湖南农业生产目标的建议
未来一段时期,“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的影响还将继续存在。但在党中央的坚强统一领导下,我们国家一定会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为了应对和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对我省农业的影响,湖南省农科院党委积极组织科技专家认真研究应对之策。现从科技的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加强宏观调控,做好四方面工作
全面加强全省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加强宣传,提高各方认识,要加强农村防疫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资金和药品的投入、供给,提高防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防止疫情在农村蔓延、扩散,防患于未然。春季正是动物疫病防控的关键时段,要重点防控包括非洲猪瘟、禽流感、口蹄疫等疫情发生。建议,加大科技防疫力度。如加强各级农产品鲜活市场防疫防控,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加快建设“互联网+农”等平台建设,发挥大数据的基础作用,加强疫情预测、预警;加大研究和提高对非洲猪瘟、禽流感等的检测水平,加强相关疫苗的研制。
解决好农民工务工增收问题:今年是脱贫攻坚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年,也是“十三五”收官年。因此,面对突发疫情,当前必须周密部署,全力以赴,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持久战”和全面小康“攻坚战”。重点要解决好农民返程务工的问题,要采取“返岗包车特别通行证”等措施有序组织农民工务工就业,保障务工收入。
抓好春耕备耕服务工作: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春耕备耕。重点做好田间管理、农资供应和防疫期间农企复工对接。管理部门要采取措施确保种子、肥料、农药、柴油等生产资料和农机具供应,指导农民开展农资集中采购,减少人员集聚,专门开通主要路段的农用生产物资运送“绿色通道”,确保农业生产物资及时发放到位。科技部门要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做好春季病虫害预测、防控,借助网络、微信等平台,开展线上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推动关键技术落地。
保障菜篮子等农产品供应:一是解决运输问题。采取绿色通道的等措施保障蔬菜、畜禽水产等农产品和农资、饲料及生产原料的流通、交易与有效供应;二是解决用工和采收问题。稳妥有序推进农民工返岗复工,支持畜牧业、菜业等相关企业复工复产、保证正常生产;三是加强越冬蔬菜采收。可采取延期采收、产销衔接等措施,加强存园越冬菜的培管和有序采收,及时上市,减轻疫情影响带来的损失,保障市场供应。加大贮存和加工。对于有储存能力的基地,适量采收储存。对无法及时储运的蔬菜等,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进行加工处理;四是抓好蔬菜等产销衔接问题。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大数据等手段,透明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促进产销对接,帮助农民加快越冬产品的采收和进入市场;五是加强市场管理监督,确保质量安全,杜绝扰乱市场的行为。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畜禽养殖生产和畜禽产品运输销售。依法规保证当前畜禽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和价格基本稳定。完善和严格野生动物保护法,大力度杜绝野生动物交易。
强化科技支撑,确保疫情期间及今后农业生产正常进行
藏粮于技,全力稳定粮食生产:要千方百计保证春季粮食的播种,加强田间管理,保证配套的农资、肥料、农药等供应,确保夏粮丰收。一是,确保粮食种子供应。如果疫情影响春播推迟,还要针对性选择早熟、高产的早稻品种。二是,根据疫情持续的时间调整粮食春播的种植模式、种植品种和种植方式,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三是,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组织农业科研院校专家从农艺、生物、化学、农机和工程等方面,提出各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指导农民全力抓好春耕粮食生产。科研部门要对可能出现的倒春寒、低温及二化螟、及后期可能出现蝗虫等灾害要早做预案,提出有效的科技措施。
确保菜篮子农产品正常生产:一是,加强春季育苗的管理,各地应提高应对“倒春寒”的防范意识,做好育苗设施维护管理,加强保温防寒。二是,组织实施集成推广壮苗培育、精准施肥、轻简化栽培等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提高蔬菜生产科技水平。三是,加强早春菜基地的生产管理,保障我省“春淡”蔬菜供应和提高菜农收益。为保供应,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选择抢播一批速生叶类菜品种,如普通白菜、苋菜等,丰富和满足市场需求,保障蔬菜均衡供应。四是,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监测与防控,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减轻病虫危害损失,确保4月上中旬我省早春菜的如期上市。五是,提高菜农防灾减灾意识。科技专家要从技术上做好极端天气防范应急预案,提出有效的防灾减灾技术措施,全力保障蔬莱安全生产。
做好畜禽水产养殖的科学指导:一是,要加强对畜禽水产养殖企业和大户防疫工作的服务指导,同时,在政策上给予相关费用的减免或补贴,帮助养殖企业度过难关,提振信心。二是,要加快构建区域大数据平台,协调物料、养殖过程、畜产品销售,研发绿色和智能养殖防控技术和开发功能绿色优质畜禽产品。三是,开展优质畜禽水产品种的保护与开发。深入实施畜禽良种遗传改良计划,提高和保护良种繁育水平,开发新型抗病毒强的优质畜禽品种,形成一个以畜禽精准育种为中心的育种农业链条。四是,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手段,全面开展畜禽疫情监测排查,防范非洲猪瘟、禽流感、口蹄疫等畜禽疫情发生。严格把好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关。五是,加大投入,在保障畜禽生产和提供优质畜禽产品、提高畜禽机体免疫功能、评估病原体对人畜感染危险性、畜禽病害防治及优质畜禽品种的保护与开发等相关重大科学问题需开展联合攻关。
建议职能部门提前做好重大病虫害疫情及灾害防控方案:因疫情的影响,农业上许多病虫害及疫情防控的基础工作都没有来得及做。根据预测,2020年度农作物病虫害会相对严重,而且春季也是动物疫情高发期。因此,要组织植保和畜牧专家,研究水稻、油菜、水果等作物及畜禽水产等春季病虫害和疫情的防控工作,加强监测预警和技术指导,特别是要针对性做好二化螟、草地贪夜蛾、非洲猪瘟、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病虫害疫病的科学防控防治方案。要充分利用网络、在线教育平台等建立线上农业技術学校,开展技术推广和服务。
建议政府部门组织专家研究疫情影响下的农业科技支撑方案:凡事预则立。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还在持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正在加深。建议省政府职能部门尽快组织省农科院等农业科研院校,就做好当前农业发展和春耕工作,研究科技对策。要根据疫情可能持续的不同时长,对水稻、蔬菜、油菜、畜禽水产、水果、茶叶、休闲农业等各个产业的影响大小、产业的季节、周期等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科技支撑和解决预案。(作者系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处,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