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子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大部署。辅导员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队伍中的重要力量之一,更要加强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提升。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整体较为年轻化,职业定位不明确,科研能力薄弱,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亟须提升。综上,本文认为:要充分重视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辅导员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影响,充分发挥辅导员在高校思政课中的重要作用,整合多方资源,提升辅导员队伍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教育能力。
【关键词】职业定位;专业化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课老师提出了新要求,也是对整个思政工作队伍的要求。同年4月2日,《光明日报》以《高校辅导员·你的使命崇高不可替代》为题,对高校辅导员进行了专题报道,明确了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体系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但在当下,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性不强,学术地位和教师角色弱化等因素严重制约了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辅导员队伍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提升面临一系列现实的困境。
一、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升面临的困境
(一)职业认同感和吸引力不足,职业定位不明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了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实际工作中,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在许多高校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和体现。从社会层面来看,外界普遍认为辅导员就是处理学生事务的负责人,甚至被称为“保姆”,社会认可度不高;从学校层面来看,许多高校并没有将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与学校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来进行统筹规划,辅导员晋升难度大;从辅导员结构层面来看,目前辅导员队伍结构呈多元化年轻态,有专职辅导员、教师兼职辅导员、管理人员兼职辅导员、学生兼职辅导员等,缺乏队伍的整体统筹,不利于辅导员工作经验的积累,导致该队伍科研能力较为薄弱。同时,实际地位和待遇与其他教师的差距,使得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降低。不难看到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职辅导员选择转岗的现象,而年轻辅导员也因为工作的繁琐和待遇的差距而选择另谋出路。
(二)事务性工作影响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升。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一支特殊的队伍,需要拥有多门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尤其是辅导员的身份属性对其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是有高要求的。但实际工作中,由于辅导员是掌握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动态的一线工作者,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使得辅导员不能腾出足够的时间跟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在辅导员平均所带学生比例远远超过1:200的现状下,想要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存在困难。在这种困境中,辅导员既要保证日常工作需要按质按量完成好,又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升科研能力,实现专业化发展,这必然是对辅导员队伍的巨大考验。
(三)当前辅导员队伍结构与新时代思政队伍要求差距大。2017年教育部公布第43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了辅导员新的工作要求和职责,做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从辅导员的工作要求的更新,到工作职责的提高,清楚表明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属性,更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提升。目前来看,辅导员队伍整体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与新时代思政教育队伍的标准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据教育部相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约13万人,拥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70.9%,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不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或相关专业知识背景,部分拥有专业知识背景的辅导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对课程进行深入思考,与专任课教师相比,缺乏理论深度,难以在科研方面产生高质量的成果。在职称晋级方面,辅导员专职不专业的现象使得辅导员双线晋升困难。目前辅导员队伍90%以上的人职称在讲师及以下。《光明日报》关于辅导员现状调研显示:71.8%的人认为知识储备不足,75.7%的人提出迫切需要提升理论水平和学术修养。由此可见,大多数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边做边学的状态,再加之辅导员队伍整体年轻化,难以从人生经验、知识积累、人格魅力等方面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工作缺乏说服力和权威性。
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升的路径探究
(一)辅导员队伍内涵式发展。1.树立职业理想,坚定从业信念:在高校教师队伍中,辅导员从来都是一道别样的美丽的风景线:他们的任务很崇高,因为他们肩负的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他们的心态很年轻,因为他们是和学生走得最近的人;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他们的工作很繁琐,因为他们是学生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人。加入辅导员行列,就应该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高远的教育情怀,只有拥有对教育的敬畏和对教育事业的情怀,才能跳出当前的现实困境和利益,用更加长远的目光看待未来。当前,部分辅导员对于这个职业诸多抱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一些辅导员对该岗位的职责和要求认识不到位,在进入这个行业时就没有树立职业理想,因而很容易被现实环境影响而左右摇摆;另一方面,不是这项工作没意义,是一些人没有摆正心态。为青年学生服务,是一项需要用真心去做的事,而不是只作为应付事务性工作就完事。当用心培养出来的学生遍布五湖四海,成为祖国栋梁之材,这项工作体现出的价值、尊严、幸福是远远不能用社会地位、名声、金钱来衡量的。2.磨炼工作技能,提升专业能力。新时代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迈进新的台阶,对思政队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顺应时代变化,从思想观念、政治素养、道德修养、专业水平等方面着手,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能力。一方面,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的一员,必须深刻领会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要求,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性知识,积极参加校内外培训,旁听优秀思政教师上课,积极承担思政相关的科研项目;另一方面,在学生日常思想政治管理中,辅导员要通过深入接触,细致观察,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将第一手资料及时归纳总结,形成理论科研成果,并用以指导思政课和日常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3.走好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道路。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曾说:“社会职业有一条铁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立德树人”确立为高校的根本任务,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来抓,随之相应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相关体制也在不断完善,开始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新阶段迈进。如《普通高等學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修订,出台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等,增强了辅导员工作发展的导向性,对于促进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学校层面的积极改革,内外环境逐渐形成的良好氛围,让立志于长期从事该项工作的辅导员有了切实可行的制度依托和保障。
(二)高校切实履行辅导员队伍建设职责。1.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整体年轻化,有活力,干劲足,但积累度不够。许多年轻辅导员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没几年就选择了离职或转岗。有数据显示:辅导员离职或转岗的平均年限为5.1年,其中,男性辅导员转岗或离职的比例远高于女性辅导员,队伍流动性较大,男女辅导员比例严重不协调。由于辅导员的配备不足,许多高校每年都要招聘大量辅导员。高校应立足实际,把好入口关,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和建设思路,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首先,高校应努力在校内外营造良好氛围:“双线晋升”要落到实处,将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与学校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同等重要位置来进行统筹规划;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提供科研项目,设置科研奖励;做好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鼓励辅导员走上讲台,增强教师身份的归属感。其次,制定辅导员高层次人才培养政策,鼓励优秀辅导员攻读思政专项博士,引进愿意从事学生工作的思政博士,树立辅导员队伍中的专家化典型,提升辅导员整体思想政治理论水平。2.建立辅导员研修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中提到:要依托基地建设与管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建设,为辅导员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高校建设与发展的主旋律,就是教学与科研。高校应在学校教学和科研建设中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建立一套完善的辅导员支撑体系,如辅导员专项培养计划、辅导员科研项目申报培训等。为辅导员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如成立辅导员学术研讨会,国家级、省级、校级辅导员俱乐部,辅导员座谈会等,给辅导员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进一步提升辅导员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高校只有确立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科学管理体系,才能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培养高层次人才,确保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3.树立优秀辅导员典型。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每年都会表彰一批优秀辅导员,涌现了曲建武这样的全国“时代楷模”先进典范。高校应积极创新辅导员队伍建设,如高校每年举行的“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比赛中,都会涌现出一批综合能力较强的辅导员,积极支持这些有能力、有干劲的辅导员成立工作室,鼓励他们做出特色,做出成效。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在校内外都有影响力的辅导员工作研究团队,开展实践与理论工作。如本人获得了第五届四川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称号,也是我校连续第三年获得该项殊荣的辅导员。学校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创建了辅导员工作室,组建了工作团队,极大地提升了辅导员在学校的影响力,受到了学校师生的高度认可,示范效果显著。另外,高校应鼓励辅导员参加校内外的教师赛课比赛,树立优秀典型,成立辅导员讲师团队,在网络阵地、课堂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中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将日常实践贯穿于理论教学,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不仅贴合当前国家打造一批优秀的宣讲队伍的要求,同时也提升了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增强了辅导员的教师属性。
【参考文献】
[1]陈子季.高校辅导员你的使命崇高不可替代[N].光明日报,2019.
[2]李辉.从“24号令”到“43号令”——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进展和导向[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5).
[3]李霄鋒,赵成福.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教育探索,2015(7).